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林业   367篇
农学   185篇
基础科学   337篇
  289篇
综合类   1613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197篇
畜牧兽医   1105篇
园艺   334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研究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减量施药对雾滴沉积效果以及稻飞虱防治效果的影响,促进水稻减量施药技术发展。方法 采用M45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开展水稻施药田间试验,选取15.0和22.5 L/hm2 的施药液量,以及人工施药推荐剂量100%、90%、80%的3种减量农药剂量,研究不同施药液量和减量农药剂量对雾滴沉积效果以及稻飞虱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 水稻冠层上部的雾滴沉积量明显优于冠层下部,2种施药液量以及3种减量农药剂量对雾滴沉积量的影响不显著;施药1周后稻飞虱数量显著减少。在相同施药液量条件下,减量农药剂量的变化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影响不明显。80%的农药剂量能满足稻飞虱防治要求。结论 无人机水稻施药作业中可选择80%的农药剂量进行减量施药。本研究可为水稻减量施药、减少水稻植保作业成本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2.
通过基础日粮中 (含铜 7 4 6mg·kg-1)添加不同水平的铜 ( 0 ,10 ,2 0和 30mg·kg-1)对生绒期绒山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确定其日粮铜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 :1)基础日粮添加铜对采食量、氮代谢、DM及ADF消化率没有影响 (P >0 0 5 ) ,但NDF的消化率有升高趋势 ,添加 10 ( 5 6 72 %为NDF消化率 ,下同 )和 2 0 ( 5 7 16 % )mg·kg-1铜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 5 0 35 % ) (P <0 0 5 )。 2 )添加 2 0mg·kg-1铜组日增重 ( 4 2 5 0g·d-1)和饲料转化率 ( 6 2 5 6 g·kg-1)与对照组 ( 2 9 17g·d-1,4 3 5 8g·kg-1)和添加 10mg·kg-1铜组 ( 31 39g·d-1,4 6 5 0g·kg-1)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显著高于添加 30mg·kg-1铜组 ( 2 6 6 7g·d-1,39 86g·kg-1) (P <0 0 5 )。日粮铜水平对绒山羊绒毛的细度没有影响 (P >0 0 5 ) ,但添加 2 0mg·kg-1铜组绒毛生长率 ( 0 4 4mm·d-1)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39mm·d-1)和添加 10mg·kg-1铜组 ( 0 38mm·d-1) (P <0 0 5 ) ,而与添加 30mg·kg-1铜组 ( 0 4 0mm·d-1)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3)绒山羊生绒期日粮铜的适宜水平为 2 7 4 6mg·kg-1。  相似文献   
63.
关于黄河流域农业节水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64.
种植密度对渭北旱作区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渭北旱作区主栽小麦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设置梯度种植密度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铜麦6号’‘长航一号’2个小麦品种的生育时期、群体性状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对小麦生育时期无明显影响;随种植密度增加,小麦成穗率先增后降,330×104株/hm2时成穗率最高;4个种植密度对小麦穗数影响明显,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铜麦6号’在种植密度为330×104株/hm2时产量最高,达4389.50 kg/hm2,‘长航一号’在种植密度为390×104株/hm2时产量最高,达4531.20 kg/hm2,但270×104~390×104株/hm2种植密度下,各小麦品种间产量均没有达到显著差异(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结合生育时期、成穗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表现,揭示330×104株/hm2是2个小麦品种在渭北旱作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65.
膳食纤维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被称为人体的第七大营养素。通过简要介绍开发膳食纤维食品的意义,系统地阐述了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6.
正江苏省灌南县是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和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拥有多家现代化食用菌生产企业,栽培杏鲍菇、纯白金针菇、双孢菇、草菇等中高档品种,产品销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多个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双孢蘑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可鲜销、罐藏、盐渍,其菌丝还可作为制药的原料,有世界菇之称。双孢菇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随着双孢菇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实现了双孢菇的工厂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旨在探究葡萄糖氧化酶(GOD)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70只产蛋率相近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另外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300 mg/kg GOD(活性为1 000 U/g),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预试期7 d,正试期50 d。结果显示:1)150 mg/kg GOD组和300 mg/kg GOD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300 mg/kg GOD组的平均日产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与150 mg/kg GOD组(P<0.05),150 mg/kg GOD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00 mg/kg GOD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150 mg/kg GOD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个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破壳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50或300 mg/kg GOD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饲粮中添加300 mg/kg GOD可显著...  相似文献   
68.
人工鱼礁对渔业资源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建设人工鱼礁对渔业资源增殖的影响,并以广东省汕头市人工礁区渔业资源调查情况为例,分析建礁前后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变动情况.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的资源密度明显比投礁前高,增加了25.63倍;礁区海域各类资源种类均比投礁前丰富,总种数由投礁前的23种增加至41种,比投礁前增加了0.78倍;表明人工鱼礁投放后,鱼礁区集鱼效果明显提高、群落结构明显改善,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增殖效果.并对我国工人鱼礁事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9.
百脉根总RNA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百脉根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百脉根叶片为材料,比较异硫氰酸胍法、SDS-LiCl法及SDS-LiCl改进法提取总RNA的效果并探讨活性炭、抗坏血酸对RNA提取质量的影响。[结果]异硫氰酸胍法所提取的百脉根总RNA降解严重,盐类去除不充分,该方法不适合百脉根总RNA的提取;SDS-LiCl法提取的总RNA有一定程度降解,加入液体抗坏血酸会降低百脉根RNA的提取质量;SDS-LiCl改进法提取的总RNA较为完整,有较高的纯度,在研磨过程中加入固体抗坏血酸能够提高百脉根总RNA的提取质量。活性炭对百脉根总RNA的提取无影响。[结论]研磨时加入固体抗坏血酸的SDS-LiCl改进法能提取出高质量的百脉根总RNA。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干旱区盐渍化严重地区芦苇与盐分关系,揭示芦苇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野外实地采样得到了较准确的芦苇种群地下生物量数据,利用统计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芦苇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通过试验测定了芦苇湿地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求取了C/N比值,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模型。[结果]芦苇种群地下总的生物量集中在10~40cm土层,粗根在总的生物量中起明显的决定性作用。有机碳和全氮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50cm以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变化趋势稳定。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干旱区盐渍化地区芦苇地下生物量的获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