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林业   705篇
农学   332篇
基础科学   546篇
  264篇
综合类   4249篇
农作物   292篇
水产渔业   135篇
畜牧兽医   2487篇
园艺   535篇
植物保护   488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544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616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51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89篇
  1981年   95篇
  1980年   63篇
  1979年   44篇
  1960年   24篇
  1959年   40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6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黄杉小蠹     
黄杉小蠹(Dendroctonus pseudo-tsugae Hopk.)为害美国西部、英国、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的大多数地区的黄杉林。黄杉小蠹在西部落叶松倒木上产卵,但不能在落叶松活立木上产卵。黄杉小蠹一般为害较轻,引起小面积林木死亡,但在大发生时期也能造成严重损失。1950~65年在西部俄勒岗和华盛顿曾四  相似文献   
962.
作者将马拉硫磷和杀螟松配成乳剂,施药于硬质红春小麦中,剂量为8ppm,药剂处理后的小麦分别置于-35℃、-20℃、-5℃、5℃、10℃、20℃、27℃温度下贮藏,贮藏72周中定期测定各种温度下贮藏小麦中两种药剂的残留量,发现贮藏温度越高,小麦中残留量越低,贮藏期越长,小麦中药剂残留也越低。两种药剂相比较,杀螟松比马拉硫磷在小麦中滞留性要长些,尤其是在低温下。以8ppm和12ppm剂量的马拉硫磷和杀螟松处理含水量为12.5%的小麦,分别贮藏在-5℃、10℃、20℃温度下12个月后将小麦加工成粉,发现,随着贮藏温度的增高和贮藏期的延长,研磨后小麦各组份中药剂残留量而降低。小麦各组份药剂残留相比较,麦麸和粗粉中的药剂残留比面粉中要高。  相似文献   
963.
美洲赤松(Pinus resinosa Ait)主要分布在 Great Lakesst.Lawrence 林管区和Acadian 林管区(Rowe 1972)。因它干形良好,生长速度均匀,喜沙壤土,在安大略(Ontario)和 Quebec 已大面积造林。1900—1965年加拿大(Cayford 和 Bickersfaff1968)营造美洲赤松145,000英亩。美洲赤松是否适于遗传改良已进过热烈讨论,Fowler(1964a)提到,美洲赤松的遗传性是迄今为止的研究所有松树种中最稳定的;所以优良个体或品种的选择可能是无效的。随后(Fowler 和 Heimburger(1969)估计,美洲赤松的遗传改良是困难的,但决不是不可能的。预期的改良与加拿大所产的其他针叶树相比将是小的,但在粗放造林的地方,甚至美洲赤松改良不大,而在经济上也是有利的。Petawawa 林业试验站的  相似文献   
964.
通过对盆栽狗牙根(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狗牙根品系)、矮生天堂草以0、0.4%、0.8%、1.2%、1.6%五个土壤盐浓度进行处理,对其K+、Na+离子变化情况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盐浓度水平下,狗牙根体内K+、Na+离子含量茎叶大于根系,茎叶是K+、Na+离子累积的主要部位;K+/Na+比茎叶大于根系,说明茎叶耐钠性大于根系;随着盐度水平的递增,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狗牙根K+、Na+离子吸收选择性系数增大,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矮生天堂草.由此初步认为,狗牙根抗盐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新农一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3狗牙根>矮生天堂草.  相似文献   
965.
复杂盐碱条件对星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及2种碱性盐Na2CO3、NaH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24种盐度和碱度各不相同的复杂盐碱条件,并用以处理星星草种子,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结果表明,不同碱度的盐分组成对星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基本一致,即均随着盐浓度的增高发芽延迟,发芽率降低,而且均在盐浓度超过300 mmol/L时发芽率降至零。对各胁迫因素与发芽率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盐浓度是影响星星草种子萌发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的作用很小。本实验结果表明,吸水是决定星星草种子萌动与否的关键,由于盐浓度决定水势进而决定种子吸水,所以盐浓度表现为影响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由于pH值、缓冲量等代表碱度的指标与水势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对星星草种子萌动阶段没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966.
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时空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苹果、香梨、葡萄、桃、杏、红枣等林果品种资源近60年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其时空分异规律进行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在时间变化上,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也存在阶段性波动变化的规律,以2000-2009年全疆各地州的林果业面积年变化率最大,且南北疆分布不均衡;在空间上,呈非地带性的条—带、块状分布,沿山麓—河流地带分布,沿盆地—绿洲分布等不同分布规律,从而形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大范围大杂集,小范围小聚集的不均衡性总特征。从时空分异规律分析上看,在极端干旱区发展林果业必须因地制宜,一方面要加强对林果业资源配置的区域性调控,以质促产,以品促效,另一方面强化林果业资源经济-环境效益整合,构建林果业经济-环境可持续、和谐发展格局,借助新疆地缘优势,凸现绿色,走无公害林果产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67.
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地衣生态地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色反应(CT)、微量结晶 (MCT)和薄层色谱 (TLC)等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地衣的物种组成及生态地理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地衣资源较为丰富,共有7目、23科、51属、114种、9变型、9变种。含5种以上的大科共有7个,占总科数的30.43%,分别包括本地区50.98%的属和68.42%的种。地衣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类, 包括欧亚-北美成分(39.47%) 、北半球广布成分(13.16%) 、中国特有成分(12.28%)和世界广布成分(10.53%)。该地区地衣种类与北美、欧洲等地在地衣区系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有种类。  相似文献   
968.
根据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荒漠过渡带哈德、肖塘2个试验点的风、温梯度观测数据,利用风速比法计算了中性大气层结、无风沙运动条件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WTBX](z0),并分析探讨z0[WTBZ]与下垫面状况、大气稳定度及风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哈德、肖塘中性条件下z0的取值范围分别为 1.81×10-11~1.20×10-3 m,1.00×10-11~1.65×10-3 m,平均值为2.70×10-5 m 和6.05×10-5 m,与平坦沙面的值较为接近;z0随下垫面性质变化明显;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总体上随着理查逊数(Ri)增大而变大,但又呈现出一定的离散程度;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2 m高度风速呈显著的负指数关系;大气稳定度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影响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  相似文献   
969.
新疆耕地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949~2007年全疆及各地州耕地总量、水浇地面积等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结合GIS的空间表达功能探讨了新疆耕地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时间序列趋势模型对其变化态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60a来,耕地总量净增290.45×104hm2,增幅高达240.10%,其中水田、水浇地、旱地面积分别增长了0.83×...  相似文献   
970.
以塔里木河下游胡杨为研究对象,对雌、雄株胡杨的开花期、展叶期、第一次展叶期、第二次展叶期、果熟期、叶黄期及落叶期分别进行观测并对其物候特征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雌、雄株胡杨的落叶期以外,其余的物候期均有差异。雌、雄株胡杨同时开花,但个体上下部分和雌、雄个体之间存在时空差异,开花期重叠较长,雌株开花期持续时间比雄株长3天,雄株花粉能被充分利用,有利于雌花授粉。雌株胡杨比雄株早7天展叶,雌株叶子要尽快地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物质,提供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从而保证胡杨顺利完成生殖过程。胡杨果实成熟发生时间有很大程度的不一致性,并果熟期的持续时间也有很大差异。胡杨种子生命力很低,如长达4个多月的果熟期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时间相吻合,并执行漫溢式放水措施,有利于更多种子的传播、着床萌发。胡杨雌株叶黄期比雄株早,表明雌株胡杨受到的干旱胁迫强度比雄株大。雌、雄株胡杨的落叶期几乎没有差异。以上胡杨的物候特征是对环境条件适应所形成的一种生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