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近年来,牛病毒性腹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严重损害牛群的免疫机能和繁殖机能,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本文主要从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综述,以期为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是一种严重危害养殖鲤和锦鲤的病毒。2014年在北京地区确诊的首例鲤浮肿病意味着该病已进入中国。为调查CEV在养殖鲤、锦鲤中的流行现状,同时筛选适宜的CEV普查方法,探索其发病条件,试验于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共采集13个样品,采用日本学者建立的Nest-PCR法及英国学者研究的Nest-PCR法、Real-time PCR法进行CEV检测。结果发现,13个样品中共检测到5个CEV阳性,3个为锦鲤样品,2个为普通鲤或杂交鲤样品。Real-time PCR法检出所有阳性,日本的Nest-PCR法检出3个锦鲤阳性和1个普通鲤阳性,英国的Nest-PCR法仅检出3个锦鲤阳性。在阳性样品中,3号和10号样品的养殖鱼并未发病死亡,且3号样品鱼体内的病毒拷贝数高于有临床症状并出现死亡的7号、8号和13号样品。说明目前养殖鲤、锦鲤的CEV阳性率较高,亟需加强该病毒的监测、防控。英国学者建立的Real-time PCR法不会漏检,更适合用于中国CEV的监测普查。没有外界环境条件刺激,养殖鱼即使感染CEV或CEV在其体内增殖,也不一定发生鲤浮肿病。结合鲤浮肿病发病温度范围较宽,提示环境条件刺激才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关键因素,避免环境刺激是降低该病发生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3.
巴彦淖尔市纳林湖渔业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系统地阐述了纳林湖水体水质状况、饵料生物状况,科学地评估了鱼产力,并对水体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4.
试验采用“两高一优”的方法,在2001m^2的池塘中采取高密度放养,放养密度为8500尾/667m^2,经150d的生长,每677m^2效益为1797元,投入产出比为1:1.57,效益比常规养殖方式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5.
为了解黄河流域湿地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生态环境现状,于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调查了济南段城市湿地—济西湿地公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监测分析了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济西湿地公园全年共采集鉴定出浮游动物4大类66种,平均密度为181.8 ind./L,平均生物量为0.210mg/L;浮游动物划分为7个功能群,春季、夏季、冬季均以功能群RF和PF为主,最高占比分别为62.86%、20.75%,秋季以功能群RF和SCF为主,占比分别为58.54%、12.20%;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2.50、0.71、2.3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济西湿地公园水质整体处于中营养化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WT、COND、DO、NO2--N、SS、TP、PO43-和Chl-a是显著影响浮游动物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该研究对济西湿地的生态效应评估和水资源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6.
犊牛感染性腹泻是一类严重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畜牧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常见疾病。犊牛常因饲养条件不佳与环境卫生管理不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引起腹泻。近些年,犊牛感染性腹泻的比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致病因素主要是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犊牛腹泻常见病原包括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和隐孢子虫等,其中部分病原还会发生混合感染,导致犊牛继发呼吸道疾病、乳房炎、蹄病等,极大地增加治疗的难度。各个地区流行情况的监测有助于加强地区的治理,保护动物和人类健康,以免感染性腹泻的暴发。本文对犊牛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病原特征、检测和防治手段结合临床治疗经验进行综述,以期为犊牛感染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7.
为探究保定地区羊源致病性粪肠球菌的致病性与耐药程度,采集30只同时发生肺炎与腹泻的病羊肝脏、肺脏等内脏器官,进行病理学观察及病原体的分离培养、溶血性鉴定、16S rRNA测序、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到17株致病性粪肠球菌,分离率为56.67%(17/30)。在这些菌株中,检测出6种毒力基因,其中ace基因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100.00%(17/17)。分离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4种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为100.00%(17/17);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G等3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76%(2/17),11.76%(2/17)和0.00%(0/17)。耐药基因中,大环内酯类ermB基因检出率为100.00%(17/17),未检出β-内酰胺类基因TEM。本研究为羊源致病性粪肠球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