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研究旨在研究妊娠后期营养限制对母羊胃肠道葡萄糖转运载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20只同期受孕的湘东黑山羊,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自由采食)和限饲组(40%采食量限制),每组10只。预试期15 d(妊娠81~95 d),正试期39 d(妊娠96~135 d)。正试期结束后,屠宰并采取瘤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及盲肠的黏膜样品,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Na+-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Na+-葡萄糖共转运载体3(SGLT3)、易化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和易化葡萄糖转运载体5(GLUT5)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限饲组与对照组相比,SGLT1基因表达量在瘤胃显著降低(P0.05),在空肠和回肠中有降低趋势(0.05≤P0.10);GLUT5基因表达量在盲肠显著降低(P0.05);而其他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胃肠道表达量在限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母羊妊娠后期营养限制对胃肠道中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引起母羊机体内葡萄糖转运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和空肠黏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建立山羊瘤胃上皮细胞(ruminal epithelium cell,REC)和空肠黏膜卜皮细胞(iejunum epithelial cell,JEC)的原代培养方法.首先进行胃肠道微生物去除的研究,设计9种不同种类和剂量的抗生素洗涤液,按随机区组原则冲洗采集到的瘤胃上皮和空肠黏膜.根据微生物去除试验结果,选择最佳种类和剂量的抗生素洗涤液对瘤胃上皮和空肠黏膜进行洗涤,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对REC和JMC进行分离与培养,根据分离所获的细胞特征以及细胞增殖活性结果确定适合山羊瘤胃上皮和空肠黏膜特性的分离方法.结果表明,为有效去除黏附的微生物,瘤胃上皮需分别经过5倍青链霉素和2倍庆大两性霉素洗涤液的冲洗,而空肠黏膜需分别经过5倍青链霉素和5倍庆大两性霉素洗涤液的冲洗.瘤胃上皮和空肠黏膜分别经2.50%胰蛋白酶+0.02%EDTA和0.20%Ⅳ型胶原酶+0.50 mmol/L CaCl2消化后可获得理想的细胞分离效果以及细胞增殖活性.本研究结果提示,根据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特征以及组织特性选择所确定的抗生素洗涤液以及组织细胞分离方法可用于山羊REC和JEC的原代培养.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中应用玉米替代象草,增加能量水平对肉牛生长、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肉牛育肥过程中合理使用能量饲料提供依据。选取30头21月龄左右的杂交公牛[(449.4±45.7)k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低能组、中能组和高能组,对应饲粮干物质中玉米和象草的含量分别为12.5%、22.5%、32.5%和60.0%、50.0%、40.0%,每组10头。试验期4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正试期内测定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并计算经济效益;最后5 d用全收粪法测定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后2 d分别于晨饲前及晨饲后2.5、6.0 h测定瘤胃液pH;最后1 d采集血液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平均日增重以高能组最高(1.31 kg/d),中能组次之(1.21 kg/d),低能组最低(0.96 kg/d),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为高能组中能组低能组,高能组与低能组差异显著(P0.05),而料重比则反之;2)晨饲前瘤胃液pH以高能组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能组、中能组晨饲后2.5和6.0 h瘤胃液pH显著低于低能组(P0.05);3)经济效益以低能组最低,低能组毛盈利分别比高能组和中能组低46.10%和40.28%;4)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得出,肉牛育肥期以象草为唯一粗饲料时,提高饲粮中玉米含量以增加能量水平提高了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平均日增重和经济效益,降低了料重比;当饲粮中玉米含量达32.5%时对瘤胃发酵和肉牛健康也无不利影响,具有最大的养殖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4.
15.
硒(selenium)是动物必须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参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提高繁殖性能、增强动物免疫力、维持动物机体健康和改善动物产品品质等作用。本文阐述了硒在动物体内的主要作用、不同的硒源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等,为在猪生产中合理地应用不同来源的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利用化学分析法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法对5种人工牧草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和瘤胃降解及发酵特性的研究。试验采集饲用谷子、甜高粱、全株玉米、高丹草、小黑麦样品,利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其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然后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法测定6、24、48、72 h的干物质降解率和48 h累积产气量以及24 h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氨态氮(NH3-N)浓度。营养成分含量上,5种牧草的干物质、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总能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全株玉米叶片的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和总能均高于其他牧草;体外发酵参数差异亦显著,甜高粱和高丹草的理论最大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高丹草累积产气量最高。饲用谷子在6、24、48 h三个时间点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全株玉米体外瘤胃发酵的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饲用谷子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其他种类牧草(P<0.05),小黑麦乙酸与丙酸比值最低。小黑麦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高丹草NH3-N浓度最低。综上...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玉米品种[普通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简称高直玉米)]和淀粉老化处理对其营养成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子结构以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并探索玉米FTIR分子结构参数与体外发酵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和淀粉老化处理对部分FTIR结构参数、体外发酵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丁酸占比存...  相似文献   
18.
母猪的生产性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日粮矿物质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钙在调控母猪的生产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体钙吸收的方式有3种,即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囊泡运输,激素或者其他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大多是通过调控钙吸收方式进而影响日粮钙的利用率。母猪对日粮钙的利用率直接影响其生产性能的发挥,一方面,适当的日粮钙水平可以促进母猪发挥最大的生产潜能,提高养殖效益;另一方面,当日粮钙水平不足或者钙利用率低时,首先,母猪的生产性能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如产仔数或活仔数低,仔猪的生长速度慢。其次,母猪由于钙利用不足而导致骨骼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猪,最终使其淘汰率居高不下,这一系列的因素最终导致养殖业的生产效益大幅度降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影响母猪对日粮钙利用率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钙的饲喂时间、日粮钙磷比、维生素、激素和消化道pH均影响母猪对日粮钙的吸收利用。因此,研究母猪钙吸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作者简述了机体钙吸收的作用机制,同时介绍了影响母猪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旨在为母猪日粮钙的饲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测定瘤胃液中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样品选用湘东黑山羊和荷斯坦奶牛的瘤胃液,18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将上层清液与25%的偏磷酸按照9∶1(v∶v)的比例混合均匀,静置0.5 h后,4℃条件下18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以DB-FFAP毛细管柱进行分离,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在9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结果表明:这7种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5%,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分别在0.8~121.0μg/mL、0.3~3081.0μg/mL、0.4~1165.2μg/mL、0.4~275.1μg/mL、0.2~543.0μg/mL、0.5~129.9μg/mL和0.4~271.5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8以上,检出限(3倍信噪比)在0.069~0.252μg/mL。山羊和奶牛瘤胃液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8%~103.8%和78.7%~95.2%。本试验建立的测定瘤胃液中甲酸以及其他6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选择性强、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可为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甲烷生成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生命早期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定植可影响动物机体,且具有长期健康效应,详细了解早期瘤胃微生物的定植状况对动物健康及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反刍动物自出生后开始与外界微生物接触,其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生剧烈变化,且易受动物日龄、品种以及饮食结构的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含有复杂的微生物菌群,主要由厌氧细菌、古生菌、真菌和原虫构成。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幼龄阶段瘤胃细菌、古生菌、真菌和原虫的定植组成及其变化,同时阐述了饲粮组成和饲料添加剂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旨在为幼龄反刍动物实现分阶段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