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45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04篇 |
农学 | 227篇 |
基础科学 | 181篇 |
174篇 | |
综合类 | 1299篇 |
农作物 | 305篇 |
水产渔业 | 122篇 |
畜牧兽医 | 802篇 |
园艺 | 187篇 |
植物保护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117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137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91篇 |
2011年 | 193篇 |
2010年 | 217篇 |
2009年 | 175篇 |
2008年 | 149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52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5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进行净作大豆(T1),净作大豆十钼肥拌种(T2,播种大豆前取5 g钼酸铵用温水完全溶解,然后加水至0.5 kg,即为1%钼酸铵溶液,然后拌种),间作大豆(T3),间作大豆十钼肥拌种(T4)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净间作条件下,钼肥拌种大豆能明显改善地上部的农艺性状,T2处理大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比T1处理增加28.9%、T4处理比T3处理增加15.1%;单株根瘤数T4处理为47.2个/株,比T3处理增加24.5%,且比T2处理增加12.9%;净间作大豆的根系活力分别比相应对照增加55.8%和33.6%,产量分别增加550.25 kg/hm2和340.4 kg/hm2,增产幅度为23.4%和38.03%.钼肥拌种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净间作大豆株高,促进根瘤数增多、根瘤体积增大、固氮能力提高,进而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能力增强,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995.
996.
为了研究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指标的内在关联性,以宁都黄公鸡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6周龄的睾丸总质量和7个不同周龄的第二性征指标,分析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并对16周龄睾丸总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的指标中16周龄睾丸总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85.89%,冠长、冠高、冠厚、肉垂长、肉垂厚等第二性征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5.40%~37.90%,胫的变异系数最小,在5.13%~11.77%;除了与16周龄胫直径不相关外,宁都黄公鸡16周龄睾丸总质量与不同周龄鸡冠、肉垂、胫等性状的各指标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16周龄冠长的相关系数最大(0.688);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12周龄开始,冠长对16周龄睾丸总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肉垂长;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从12周龄开始,16周龄睾丸总质量与冠长、冠高、冠厚和肉垂长度可归为同一主成分。以上结果提示,可以通过选择12周龄的冠长与肉垂长这2个指标对宁都黄公鸡16周龄睾丸总质量进行间接选育。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研究了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folia Scop)在旱农地区的结瘤固氮作用。研究表明,在该地区红豆草结瘤状况良好,单株根瘤量多达1.9—3.0克,但多属无效根瘤。用乙炔还原法测定根瘤的固氮活性为0.048毫微克乙烯分子/毫克根瘤/分钟。此外,研究了红豆草结瘤固氮的环境因素(包括土壤有效养分、微量元素及水分、光照等)。研究认为,在该地区肥力较低的土壤,需要施用一定氢肥,这对提高红豆草的经济产量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9.
全波长扫描对油菜籽粒中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利用全谱多组分分析方法对油菜籽粒中硫代葡萄糖甙(下称硫甙)进行了测定,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可将甘蓝油菜6种主要硫甙(PRO、GNL、GNA、GBN、4-OHGBS、GBS)同时检测出来。在波长为210-400nm范围内,对样品进行进行全波长扫描,扫描数据经傅里叶变换,采用目标因子分析法(TFA)和最小二乘(LS)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首先以20份标准样品建立数学校正矩阵,并对其进行了优化,优化的操作参数值为:启始项=0、项数目=16、矢量数目=8,优化后的数学校正矩阵标样的总SEE=1.320、%Resid=0.108,然后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样品的%Resid=0.138,CV≤5.92%。与HPLC测定法比较,结果准确,而样 品不用分离,操作简便,速度快,重复性好,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