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563篇
农学   321篇
基础科学   289篇
  224篇
综合类   2075篇
农作物   517篇
水产渔业   166篇
畜牧兽医   1246篇
园艺   382篇
植物保护   17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8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草铵膦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水稻耕作方式的革新,如何高效防除杂草成为当前水稻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的培育成功为此提供了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稻组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成功培育了具有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抗性的“香125S/Bar68 -1”和“株1S/Bar68 -1”等多个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组合,并进入到生产性试验阶段.近年来,课题组围绕草铵膦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大田栽培中的应用开展了系列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香125S/Bar68 -1”和常规杂交稻“株两优819”为材料,采用直播、抛秧和手插3种栽培方式,设置草铵膦除草、常规1次除草和不除草3种除草处理,初步探讨草铵膦除草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草铵膦除草剂对“香125 S/Bar68 -1”的直播、抛秧和手插3种栽培方式稻田中的杂草防除效果均比常规除草剂好,在直播栽培中的效果尤为显著.“香125S/Bar68 -1”在各处理间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优势为:抛秧和手插田草铵膦除草>直播田草铵膦除草>抛秧和手插田常规除草>直播田常规除草.(2)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株1 S/Bar68 -1”为材料,常规除草剂2次除草方式为对照,比较了草铵膦除草剂1次除草方式在直播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除草相比,草铵膦除草对供试材料株叶形态无明显影响,但使田间杂草数量(主要为千金子)减少577%,同时显著增加了有效穗数和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增加了千粒重,实际增产49.4%,节约成本37.5%.(3)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香125S/Bar68 -1”为材料,常规除草剂2次除草方式为对照,比较了草铵膦除草剂1次除草方式在抛秧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草铵膦除草处理区杂草茎数(主要为双穗雀稗)仅为常规除草剂处理区的11.7%,实际增产12%,节约成本42%.(4)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组合“株1 S/Bar68 -1”为材料,采用草铵膦除草剂1次除草的除草方式,进行了手插和抛秧的栽培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草铵膦1次除草效果良好,手插和抛栽区基本无可见杂草,手插栽培产量和有效穗数均比抛秧栽培高5.2%,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初步提出了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栽培中应用草铵膦1次除草的技术要点为:草铵膦有效成分浓度0.6 g/L,每公顷用量480 ~ 960 L(有效成分剂量288~ 576 g/hm2),于分蘖盛期或末期(视杂草发生情况而定)紧挨冠层均匀喷雾,冒头杂草重点喷施.同时认为开展培育矮秆少蘖的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应用于直播栽培研究、大田应用草铵膦同时除草除杂技术研究和草铵膦施用浓度及喷施技术研究等,将能进一步发挥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982.
2007和2008年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龙S及其后代进行稻瘟病菌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龙S对稻瘟病菌的抗谱较广,对供试26个菌株均表现为高抗,其稻瘟病抗性强于广谱抗瘟基因Pi9的携带亲本75 -1 - 127;龙S的稻瘟病抗性由主效显性基因控制,无论配组所使用的父本品系对接种菌株表现抗、感或高感,龙S的杂种F1代均表现高抗;龙S对菌株RB13的抗性表现为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983.
介绍了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不对行玉米籽粒收获机的几个关键点,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84.
陆地棉棉铃组分性状的基因型差异及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陆地棉不同产量潜力品种棉铃性状的特点,于2008—2009年比较了3个大铃基因型与3个小铃基因型棉铃组分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铃基因型的单铃纤维重、单铃种子重及单铃种子数显著高于小铃基因型,单粒种子重和单粒种子纤维重差异不显著。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单铃种子数与公顷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0.660**),但偏相关系数或直接通径系数较小或为负值(0.179,-0.052);而单株种子数与公顷皮棉产量的简单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值(0.771*,0.650**,0.917**)。因此,单株种子数可作为皮棉产量选择的可靠指标。单粒种子纤维重和铃壳率受基因型效应的显著影响,受年份效应和年份×基因型互作效应的影响均不显著。说明单粒种子纤维重和铃壳率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85.
马尾松复层林伴生树种生长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不同马尾松复层林伴生树种的生长及土壤环境效益,在浙江开化研究了马尾松林下5个伴生树种[黄檀(Dalbergia hupeana)、红茴香(Illicium henryi)、乌冈栎(Quercus phillyraeoides)、红豆树(Ormosia hosiei)和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生长状况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伴生树种中黄檀和红茴香保存率较高,黄檀和红茴香树高、胸径和冠幅显著大于其他3个树种;马尾松复层林的构建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尤其是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得到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种伴生树种对改善林地土壤养分效果为乌冈栎>红茴香>红豆树>黄檀>浙江楠,综合来看,红茴香更适宜构建马尾松复层异龄林。  相似文献   
986.
转人乳铁蛋白基因山羊乳对大鼠生长及代谢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0只100 g左右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3组,转基因乳组每天2次灌胃转人乳铁蛋白基因(hLF)波尔山羊乳1 mL(蛋白含量0.93 g·mL-1),普通乳组灌胃未经任何处理的普通波尔山羊乳1 mL(蛋白浓度0.93 g·mL-1),生理盐水组灌胃等量灭菌生理盐水;自由采食、饮水,连续15 d;颈部静脉采血致死,收集血清.结果显示:灌胃转hLF基因山羊乳显著提高了雌、雄大鼠的日增重,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普通乳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普通乳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灌胃转基因和普通山羊乳对其他表观及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表明:短期灌胃转hLF基因山羊乳能够促进大鼠的生长,但对大鼠的代谢机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87.
球虫病是影响家兔健康甚至是威胁家兔生命安全的一大杀手。针对当前我国规模养兔方式及球虫病流行的新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与生产实践的积累,提出了对该病必须坚持常防不懈、综合诊断、科学用药、重在预防等方略,旨在为养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88.
假定顾客已经同意购买当顾客一再显示购买意向,却又犹豫不决时,可采用"二选其一"的技巧。譬如,推销员可对顾客说:"请问您要那部浅灰色的车还是银白色的呢?"或是说:"请问是星期二还是星期三送到您府上?"此种"二选其一"的问话技巧,让顾客选择其中一个,其实就是卖家帮买家拿了主意,买家就不难下决心购买了。  相似文献   
989.
卢青成 《农村科技》2011,(11):38-39
一、植株调整技术 技术要求:主要采用吊蔓方式及单秆整枝和双秆整枝,及时调整植株叶、侧枝、花、果实数量和植株高度,保持植株良好通风、透光条件,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例,搭好丰产架子。  相似文献   
990.
以直立型绿豆品种辽绿5号和半蔓生型绿豆品种辽绿6号为试材,施用不同量的磷酸二铵(0kg/hm2、150kg/hm2、225kg/hm2)进行试验,探讨磷酸二铵对不同株型绿豆品种叶片的光合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图为株型绿豆品种合理选用磷酸二铵用量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绿豆叶片中的叶色值、光合速率、叶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值的影响都是以适量肥(150kg/hm2)最高;对绿豆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的含量影响,处理间适量肥最高;适量肥可提高绿豆三种酶的活性,增强绿豆抗逆性;不同株型绿豆品种适宜用量磷酸二铵150kg/hm2;施肥处理对株型绿豆品种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影响:辽绿6号高于辽绿5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