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7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林业   585篇
农学   288篇
基础科学   376篇
  343篇
综合类   2438篇
农作物   249篇
水产渔业   374篇
畜牧兽医   1165篇
园艺   607篇
植物保护   20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21.
啶酰菌胺对黄瓜灰霉病防治效果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6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6种药剂的抗性背景,发现它们对啶酰菌胺具有不同水平的抗性。同时结合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价了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中,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具有低等抗性的2株灰葡萄孢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3.49%和53.04%,对3株高等抗性的灰葡萄孢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0.16%、51.67%和32.24%。说明灰葡萄孢的抗性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啶酰菌胺的杀菌活性。2013年和2014年的田间试验中,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施药量为375g·(667m2)-1时,防治效果分别为94.34%和90.39%。在施药量为300g·(667m2)-1时,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与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都很显著。综上所述,现阶段啶酰菌胺对黄瓜灰霉病仍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22.
正南瓜、笋瓜、西葫芦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Cucurbita)的主要栽培种。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2011年世界范围内肉用南瓜(区别于籽用南瓜)的收获面积达到177.46万hm2(2661.9万亩),总产量2425.68万t。我国是南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其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南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  相似文献   
923.
该文对福建省分布的杉木病害的病原、发病规律、危害症状、特点和分布范围进行了调查、汇总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为基层进行杉木病害的调查、测报和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24.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过渡带,气候变化明显,系统反应敏感,因此,现有的主要用于植被和气候空间分类的有关植物与气候关系的模型和指数,均不适合用于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植物动态分析。为此,利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39年(1953~1991)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构建一个可用于描述生态过渡带气候特征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并用与植被动态密切相关的天然放牧条件下(1958~1979),该旗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历史资料代替植被动态资料,进行鄂尔多斯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天然放牧条件下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动态分析,构建其ARMAX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敏感易变,降水年际变化大;高原光、温、水配合并不完全一致,光、温超前,降水滞后,天然植被生产力不高;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生产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天然放牧情况下,主要依赖于牧场植被长势的畜牧生产与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密切相关,说明构建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6-8〕  相似文献   
925.
针阔混交防护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系统分析了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林场针阔混交林的主要森林类型及其发生、发展和演替规律。根据当前防护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可持续经营的原则,提出了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择伐经营模型。现实森林类型在如何实现择伐经营,发挥防护林的综合效益方面,文章论证了防护林经营技术上所涉及的森林作业和森林经理方法。  相似文献   
926.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是我国首位致盲角膜病[1]。由于HSK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2],常使病情反复发作和治疗困难,但中西医结合治疗HSK可获良效[3]。根据中医菊花具有清肝明目之功效,作者采用以...  相似文献   
927.
928.
中蜂与意蜂营养杂交对工蜂形态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测定了中蜂与意蜂营养杂交的亲本中蜂、亲本意蜂、以及连续3代营养杂交后代意蜂和连续3代营养杂交后代中蜂的工蜂11个形态指标,测定的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杂交后代工蜂的吻长(A)、右前翅面积(B)、腹部第3+4背板总长(D)、第4背板突间距(E)、第6腹节面积(F)和蜡镜面积(G)6个指标与亲本工蜂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营养杂交后代工蜂的肘脉指数(C)、跗节指数(H)、∠B4(J)、∠I10、(K)和翅钩数(I)与亲本工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营养杂交各代工蜂以上11个形态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29.
郑州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中旬地温平均只有1—7℃,不利于马铃薯的发芽和生长。春薯生长的后期(6月分)平均地温在24—30℃,气温在25—34℃,最高气温达40℃,这样的高温,不但影响马铃薯的块茎膨大,而且严重地影响马铃薯的种性。以往解决的途径是进行种薯光处理,但从我们的经验看到,利用日光处理收获时死秧(病株)较多,有使种性变劣的趋势。几年来我们采用电灯光照射,在播种前将种薯放在12—13℃的室内,用电灯日夜不停地照射30—40天,提早了生育期,达到  相似文献   
930.
一、前言我省是全国油菜和棉花主产区。棉、菜饼粕是一种高蛋白质的饲料资源,但它含有多种对畜禽有害的天然有机毒素成份。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