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2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奶牛对精子的免疫学反应及其与不孕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酶染色法(SESA)和试管玻片凝集法(F-D 法)分别检测不孕母牛(试验组)和处女牛、正常空怀及妊娠母牛(对照组)血清和子宫颈粘液的抗精子抗体(AsAb)反应。结果表明,SESA 测定不孕母牛血清 AsAb 平均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处女牛和空怀及妊娠母牛(P<0.001)。不孕母牛子宫颈粘液的 AsAb 阳性反应率亦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不孕母牛 AsAb 阳性反应血清和子宫颈粘液的滴度分别为1∶133和1∶141,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F-D 法检测的结果,试验组血清 AsAb 阳性反应率高于处女牛(P<0.05),但与空怀及妊娠母牛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两种检测方法均未发现不孕母牛配种次数和胎次与AsAb 阳性反应率之间的明显相关。试验表明:母牛血清和生殖道的 AsAb 存在与繁殖状态有关,可能是母牛某些不孕症的免疫学原因之一;SESA 检测 AsAb 反应具有比 F-D 法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22.
23.
孕酮酶免疫测定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在家畜繁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们研制的孕酮酶免疫测定试剂盒所含内容、使用方法、操作程序、质量控制及其在家畜繁殖上的应用情况。试剂盒不仅操作简便,快速(从加样到出结果只需2小时左右),灵敏度高(1.6pg/孔),特异性强,稳定性好,而且无毒,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不高,适于在科研、临床诊断和畜牧生产中推广应用。已用该试剂盒检测了黄牛、水牛、奶牛、绵羊、警犬和家兔等动物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血液或全乳中的孕酮含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4.
雌酮主动免疫对美利奴母羊发情产羔和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头母羊在配种季节开始前6周和3周,用雌酮免疫原免疫2次(E组),13头不作处理为对照(C组)。免疫不影响母羊正常发情,可使母羊产羔率由115.38%提高到156.25%,发情当天的LH水平显著提高(3.06±0.61对1.93±0.88miu/ml);发情周期黄体期的孕酮水平亦增加,周期12天时差异显著(9.31±3.53对3.71±0.92ng/ml);整个发情周期内E组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C组,而17β-雌二醇水平两组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25.
26.
利用固相酶染色法(Solid-phase Enzy em Staining Assay,SESA),检测奶母牛循的环血抗精子抗体(ASAb)本平,研究奶牛不孕机制,AsAb的检测意义及与不孕症之间关系。采集奶牛血清样共160例。包括:处女牛12例,妊娠及产后一月正常空怀母牛26例,屡配不孕母牛93例,子宫内膜炎母牛21例,隐性发情母牛8例。利用公牛正常新鲜精液,PBS洗3次,校正精子密度为50×10~6/ml,涂片,自行干燥,甲醇固定10—20分钟,加灭活血清样,37℃,30分钟,用PBS洗3次,加兔抗牛IgG-HRP,37℃,30分钟,PBS洗3次后,加新鲜配制底物DAB(3,3一二氨基联苯胺盐酸盐),继续作用30分钟(37℃),同法洗3次,油镜观察反应。结果:阳性(精子头部成棕黄色)俭出率,处女牛0%(0/12);正常孕牛7.7%(2/26);不孕母牛(平均)35.25%(43/122);子宫内膜炎不孕母牛28.57%-(6/21);屡配不孕母牛36.56%(34/93);隐性发情母牛37.50%(3/8)。不孕牛ASAb滴度最低为1:16,最高为1:256。结果表明,处女牛、正常孕牛与不孕牛的AsA b阳性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屡配不孕母牛,子宫内膜炎不孕母牛及隐性发情母牛AsAb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对屡配不孕牛不孕胎次及不孕期配种次数(1—12次)间的AsAb阳性率比较表明,不同配种次数(情期数)(3~6次)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孕胎次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表明,用SESA法检测母牛AsAb,阳性率与不孕症之间的相关性高,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精密度较好的特点,对探索奶牛不孕机制,为奶牛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手段和实验依据,具有理论与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7.
利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双抗体放免药盒直接检测牛血浆促黄体素(bLH)含量,毋需制备受体,仅将说明书介绍的方法略加修改,就可经济、简便地进行测定。用该法测定无情黄牛血浆LH含量为2.3568±1.3570毫微克/毫升(n=11),发情周期第16—17天的母水牛血浆LH含量为3.3283±1.4963毫微克/毫升(n=8)。黄牛注射三合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PMSG与三合激素联用后第6小时,血浆LH含量均较处理前显著增高(P<0.05),分别达11.6800±8.6368(n=3),7.1481±5.5316(n=6)和5.4270±4.4053毫微克/毫升(n=4)。水牛注射PMSG后第24小时和48小时,血浆LH含量分别为6.1940±3.3377和5.5483±2.6501毫微克/毫升(n=4)。  相似文献   
28.
抗 PMSG 血清在人工诱导黄牛双胎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2头正常母牛于发情周期第9天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800~2000iu,48小时后再注射 PGF_(2α)3ml,其中23头于发情开始时肌注抗 PMSG 血清2ml(Ⅰ组),其余29头不予注射(Ⅱ组)。结果发现,Ⅰ组母牛的发情持续时间(26小时)比Ⅱ组(48小时)短(P<0.05),配种后第4天的雌二醇含量显著降低(Ⅰ、Ⅱ组分别为53和128pg/ml),配种后第9天的黄体数显著增加(Ⅰ和Ⅱ组分别为4.6和3.0),大卵泡数显著减少(分别为1.2和3.8)。抗 PMSG 血清使母牛超排后卵巢恢复速度加快,避免了孕酮浓度的剧烈上升。Ⅰ、Ⅱ和Ⅲ组母牛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5%,52%和60%;双胎妊娠率分别为53%,20%和0%。研究结果表明,发情开始时注射抗 PMSG 血清可以稳定母牛子宫内环境,提高用PMSG 诱导黄牛双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30.
一九五一年暑期浙江省农业厅组织人力分赴各重点县调查农业生产,以下是我在当年去余姚县(部分地区现属慈溪县)调查后所写畜牧兽医报告中的节录。该县浒出及赵行区(即余姚东北部,今属慈溪县一带棉区农民饲养绵羊的很普遍,至少已有三四代以上之久,这些羊种和浙西的湖羊无异是早年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