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4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鸭组织(肌肉、肝脏、肾脏以及皮肤和脂肪)中哌嗪残留的新方法。样品通过加速溶剂萃取(ASE)和固相萃取(SPE)提取、净化,乙酸酐法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和确证。采用EI模式,SCAN和SIM扫描定性,Auto SRM结合外标法定量。在定量限(LOQs),50,100,500,1 000和2 000μg/kg的加标水平上,鸭组织中哌嗪的平均回收率为84.24%~95.49%,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03%~5.30%,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72%~5.01%,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11%~7.35%。哌嗪在鸭组织的检测限(LODs)为1.4~1.5μg/kg(S/N≥3),LOQs为4.8~5.2μg/kg(S/N≥10),其显著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RL)。此方法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适用于鸭组织中哌嗪残留的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82.
为了比较扬州鹅及其杂交组合肉用仔鹅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IMP)含量,试验以扬州鹅(A×A、B×B)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B♂×A♀、K♂×A♀、D♂×A♀和C♂×A♀)共6个群体的肉用仔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和IMP的含量。结果表明,公鹅胸肌中,除谷氨酸(Glu)、丙氨酸(Ala)、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FAA)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各试验组一磷酸腺苷(AMP)、I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公鹅腿肌中各组间天冬氨酸(Asp)、Glu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C×A、K×A肌苷(INO)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胸肌中各组间甘氨酸(Gly)、甲硫氨酸(Met)、精氨酸(Arg)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腿肌中各组间Asp、Glu、Met、Arg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IMP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公、母鹅胸肌中次黄嘌呤(HYP)含量试验组C×A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试验组B×A A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公、母平均腿肌中各组间Al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K×A、D×A AMP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扬州鹅杂交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相似文献   
83.
为了比较扬州鹅及其杂交组合肉用仔鹅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IMP)含量,试验以扬州鹅(A×A、B×B)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B♂×A♀、K♂×A♀、D♂×A♀和C♂×A♀)共6个群体的肉用仔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和IMP的含量。结果表明,公鹅胸肌中,除谷氨酸(Glu)、丙氨酸(Ala)、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FAA)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各试验组一磷酸腺苷(AMP)、I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公鹅腿肌中各组间天冬氨酸(Asp)、Glu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C×A、K×A肌苷(INO)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胸肌中各组间甘氨酸(Gly)、甲硫氨酸(Met)、精氨酸(Arg)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腿肌中各组间Asp、Glu、Met、Arg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IMP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公、母鹅胸肌中次黄嘌呤(HYP)含量试验组C×A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试验组B×A A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 (P<0.05)。公、母平均腿肌中各组间Al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K×A、D×A AMP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扬州鹅杂交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相似文献   
84.
海门山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门山羊肌肉组织学性状对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月龄海门山羊和波尔山羊×海门山羊F1公羊为研究对象,对海门山羊不同性别与不同部位肌肉的组织学性状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海门山羊母羊股四头肌肌纤维面积及肌原纤维直径、肌节、I带、A带、H带长度极显著大于公羊(P〈0.01),而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及肌原纤维直径、肌节、I带、A带、H带长度极显著小于公羊(P〈0.01);同一性别不同部位肌肉之间的肌纤维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特性也存在显著(P〈0.05)与极显著差异(P〈0.01);海门山羊公羊的肌纤维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糖原颗粒和脂肪滴,说明其氧化代谢率高,保水性能强,柔嫩多汁,肉质优良。[结论]为海门山羊的进一步选育、开发和利用以及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在喂给鸡每千克日粮1000mg二甲硝咪唑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清中二甲硝咪唑的浓度。结果表明,血清药物浓度在0.625~6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1.5%。血清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miR-206的组织表达分布及其在鸡骨骼肌生长发育中的表达规律,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集4周龄金茅黑鸡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肌、腿肌和腹脂8种组织及2、6、10、14、16周龄胸肌和腿肌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206在8种组织及不同周龄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靶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结果显示,miR-206在公、母鸡胸肌和腿肌中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 0.01),在腹脂、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低表达,为鸡骨骼肌特异性表达miRNA;miR-206均在公、母鸡腿肌和胸肌组织生长早期(2周龄)表达最高,之后表达量逐渐下降。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发现,miR-206共有356个靶基因,其中21个与肌肉生成相关,多个靶基因已知参与调控肌肉生成,包括配对框7(paired box 7,Pax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1(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1,BDNF1)、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 beta,RARB)和卷曲类受体7(frizzled class receptor 7,FZD7)基因。此外,发现miR-206靶基因富集到多条已知参与调控骨骼肌生成的信号通路,包括MAPK、Wnt、肌动蛋白骨架调控和黏着斑激酶信号通路。结合表达数据推测,miR-206可能通过靶向调控Pax7、IGF1、BDNF1、RARBFZD7基因和MAPK、Wnt等信号通路参与调控鸡肌肉生成。本研究揭示了金茅黑鸡miR-206的组织表达分布及其在鸡骨骼肌生长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并预测了其调控骨骼肌生成的可能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miR-206在鸡肌肉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理和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为建立鸡可食性组织(皮脂、肌肉、肝脏、肾脏)中尼卡巴嗪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乙腈提取组织样品中尼卡巴嗪,正己烷除脂;流动相为乙腈:超纯水(55:45,v/v);紫外检测波长347 nm.结果显示:各组织中尼卡巴嗪浓度在50~100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2);各组织中检测限和定量限均分别为10μg/kg和50μg/kg;组织中尼卡巴嗪添加浓度为50、200、400μg/kg时,皮脂中药物平均回收率为(87.18±3.85)%,肌肉中药物平均回收率为(93.33±3.76)%,肝脏中药物平均回收率为(80.77±3.63)%,肾脏中药物平均回收率为(85.27±6.58)%;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4.20%和4.30%.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省时,无需使用固相萃取,节约了试验成本与时间,为尼卡巴嗪的检测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88.
实验旨在研究白羽王鸽胚胎期胸肌肌纤维发育规律,并分析肌纤维发育相关基因在胸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采集鸽不同孵化时间胸肌组织,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胸肌肌纤维发育规律,利用RT-qPCR技术检测肌纤维发育相关基因在胸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鸽肌纤维在12胚龄时仍处于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混合期,14胚龄时肌细胞融合程度进一步上升,16胚龄时肌细胞增殖和分化基本完成,至出雏时肌纤维已基本发育成熟。在鸽胚胎发育过程中,胸肌肌纤维直径逐渐增加,肌纤维密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基因表达结果显示,Myf6表达量随着胚龄的增加不断上升,至出雏达到最大表达量;MyoD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MyoG表达呈现持续下降的表达趋势,至出雏达到最低表达量;MSTN 12~14胚龄表达量下降,14胚龄后显著回升,至出雏达到最大表达量。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鸽骨骼肌发育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白羽王鸽骨骼肌生长发育调控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9.
随着我国家禽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兽药残留问题也更加严峻。兽药残留对人体与环境危害重大。现对目前禽蛋和禽肉中常见的兽药残留种类及最大残留限量进行综述,探讨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免疫学检测法、分子印迹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法在禽蛋和禽肉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兽药残留检测和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为评价两种球虫疫苗对京海黄鸡杂交配套系亲本良凤鸡(BB鸡)和岭南黄鸡(FF鸡)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对9日龄实验鸡接种两种疫苗[500个孢子化卵囊(V1组)、正典球虫苗(V2组)],24 d后攻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2.5万个/只,攻虫后8 d检测各项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攻虫后临床表现、盲肠病变、相对增重率及抗球虫指数(ACI),BB鸡优于FF鸡,V1组优于V2组;两鸡群血浆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V1组均显著高于V2组(p0.05);BB鸡γ干扰素(IFN-γ)含量V1组显著高于V2组(p0.05);FF鸡血浆中β胡萝卜素(β-C)含量V1组显著高于V2组(p0.05)。综合分析表明,BB鸡E.tenella抗性优于FF鸡,500个E.tenella活卵囊免疫效果优于正典球虫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