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46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35篇
  159篇
综合类   363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9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紫色土再研究(Ⅰ)紫色土的母质-红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角度分析了红层的形成与出露,阐述了紫色土的可能分布.紫色土由红层紫色岩所形成,紫色岩是红层岩石的最重要成员,它们是在干热环境下形成.其中的染色物质是地壳中的含铁矿物在合适的地袁环境条件下与大气中的氧相互作用的产物.红层多在地史上的造山运动与海退之后出现,所以在全球有广泛的分布.各地红层紫色岩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沉积年代、质地、色泽以及岩层组合等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对紫色土性质的影响倒是值得进一步研究.
Abstract:
The formation and emergence of redbeds are analyzed from the ge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possible distribution of purple soil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Purple soil was derived from purple rocks,whic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members of redbeds. They were formed in hot and dried regions and produced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iron-bearing rocks with atmospheric oxygen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hose conditions occurred after orogeny and regressions in the geological history and, therefore, the distribution of redbeds and purple rocks ought to be widespread in the world. The differences among redbeds at different places are not fundamental but rather are in texture, color, stratigraphic composition and age. How these differences affect the properties of purple soils are worth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892.
为进一步明晰高标准基本农田在耕地质量、建设难度、建设时序之间的关系,该文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借助高分辨率SPOT5遥感影像、农用地质量等级分等数据、外业调查数据,以及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库图件与统计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建设难度指数法等,在ArcGIS与ENVI支持下,研究分析了垫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耕地质量、难度、时序,以及差别化的建设分区和管理模式等。结果表明:1)综合质量上,区域空间存在地域分异性,呈现4个等级。最高Ⅳ等,主要在明月山、黄华山内侧下缘区,以及东西向中部区,呈“H”型格局;其次Ⅲ等,主要以南北中心线向两侧延伸,呈“双核”型格局;再次Ⅱ等,主要在高滩河右下侧鹤大台地区,由“双核”型转变为“单核”格局;最低Ⅰ等,主要在鹤大台地与明月山区及黄华山下缘,核心分布与Ⅱ等基本一致;2)建设难度上,呈现与综合质量较好的对应性,综合质量越高,建设难度越小。建设区划上,呈现4个区,即优先建设区、重点整治区、具备条件区和条件较差区;3)建设时序上,呈现3个时期,即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1—2030年)和远期(2031—2050年)。区划与时序之间,二者均呈现区域差异性;4)差别化建设上,呈现3个区,即西部明月山下缘渝巫路沿线服务于多功能农业发展区、明月山-黄华山所夹槽谷区服务于标准化粮油基地区、高滩河右岸鹤大台地为中心服务于立体循环农业区;5)差别化管理上,呈现3个类型,即立地主导型、设施主导型和区位主导型。综上所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受耕地质量和建设难度的影响,高标准基本农田差别化建设与管理应主要考虑建设区域立地条件和产业发展的模式,该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垫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区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3.
三峡库区紫色土柑桔园氮流失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紫色土柑桔园在不同配方施肥,不同施肥深度和不同耕作方式处理下氮素流失规律及其控制力变化.以重庆紫色土柑桔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一氮磷钾配方施肥水平,2个施肥深度与3种耕作方式组合,以地面撒施肥与中耕2次为对照,单次计量分析各处理地表径流量、0~40cm土层和40cm以下至母岩层侧渗流渗出水量及养分流失量,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园同一耕作方式下,降雨量越大,地表径流及侧渗流总量越大;单次降雨中,覆盖处理流失水量最大,其流失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覆盖深施肥、覆盖浅施肥、中耕2次地面撒施肥、生草深施肥、清耕深施肥、生草浅施肥、清耕浅施肥;本试验一年中约1.39%~1.71%的化肥氮被雨水淋洗出土体并排放到环境中(对照为1.64%),各处理0~40cm土层侧渗流氮最大,其次是40cm以下至母岩层,地表径流中氮最小,侧渗流是桔园土壤氮流失的主要途径;生草深施肥有增加氮流失趋势,氮肥浅施比深施氮素养分流失量小10%以上.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紫色土柑桔园地耕作制对柑桔果园氮养分流失有很大影响,地面撒施肥和生草深施肥有增大氮流失趋势;氮肥浅施、调节土壤容重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氮流失.  相似文献   
894.
采用定位田间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对黄壤烟田真菌群落结构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壤烟田连续3年定点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可以改善黄壤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烟田真菌群落多样性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可使土壤优势真菌群中有益的子囊菌门粪壳菌目(Sordariales_unclassified)和肉座菌目(Hypocreales)相对丰度增加,具有致病性的赤霉属(Gibberrella)的相对丰度降低,而其他菌属相对丰度变化不大.生物有机肥配合火土灰和磷肥施用降低了烟草发病率,增加烟草的产量和中上等烟叶的比例.总之,在烟叶生产中,推荐采用基施生物有机肥(675kg/hm~2)结合移栽期配施营养土(1 500kg/hm~2)的方法,对提高烟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烟草土传病害控制、烟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护及其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95.
有机堆肥对黄壤烟田培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堆肥对烤烟产质量及对黄壤烟田培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堆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烤烟的烟叶质量和产值,其中以堆肥每公顷施4 500kg效果最好,保证了烟田养分的持续供应,可避免新整理烟田烟株后期脱肥,同时提高新整理烟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96.
四川农业经济动态变化过程与发展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四川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推进,分析农业结构调整效果和竞争力变化,对评价四川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动态变化有重要意义。对1998-2007年的四川农业及各部门GDP数据按相邻两年分组,利用份额-偏离分析模型,计算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利用效果指数法,计算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效果指数,对结果数据的时间序列变化进行讨论,然后用移动平均法和G(1,1)分析各项指标的发展惯性。结果表明:1998-2007年的四川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动态变化具有不稳定性,其中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7年的综合质量最好,种植业和牧业是影响农业结构调整与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部门;2009年农业结构与竞争力可能都处于良性状态,2009~2012年的农业结构效果和竞争效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有缓慢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897.
近几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对产量影响大,受害麦田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40%~50%。因此,必须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认识,加强防治,严格控制其发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898.
工程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强调以人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工程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工程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尚未规范化。通过回顾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历史,归纳了工程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概念、内容和方法,探讨社会影响评价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对未来工程项目社会影响评价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9.
重庆市开县魔芋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重庆市魔芋栽培过程中存在品种单一,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为了筛选出适宜重庆山区栽培的魔芋品种,特引进日本的农林1号、农林2号两个日本主栽品种和国内4个优良品种,于2001年、2002年在重庆市开县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1)农林1号(日本引进);(2)农林2号(日本引进);(3)万源花芋(四川万源县);  相似文献   
900.
魔芋软腐病流行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魔芋是开县主要经济作物,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发展魔芋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它是开县贫困山区乡镇调整产业结构、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过去由于魔芋栽培技术落后和品种退化,加之伏天高温气候持续时间长,致使魔芋软腐病在开县连年暴发成灾,单产长期低下,严重阻碍了开县魔芋产业的发展。为此,农业部把开县列入魔芋防病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丰收计划”项目实施县,以此提高魔芋生产效益,形成山区农民的骨干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