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RT-PCR检测贵州犬瘟热病毒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根据犬瘟热病毒H基因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贵州临床诊断为犬瘟热 (CD)病死犬的心、肝、脾、肾、粪便进行RT PCR检测。结果表明 :从心、脾、肾病料上清液中可扩增出 760bp的特异性带 ,与预期扩增片段长度相同 ;粪便和肝脏上清液RT PCR结果为阴性 ,但粪便上清液接种Vero细胞后连续传代 3代 ,每代细胞培养液RT PCR结果均为阳性 ;在检测的 2 2条病死犬中 ,有 1 9条病死犬检测到犬瘟热病毒H基因的特异性核酸片段 ,阳性率为 86 4% (1 9/ 2 2 )。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 PRRS),又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病毒病。该病以怀孕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早产、产弱仔等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及育肥猪呼吸道症状为特征。本文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我国的流行动态及病因加以分析,为以后更好的防控该病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首次对犬冠状病毒V1野毒株核蛋白(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CCV Insavc-1株N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的CCV V1野毒株进行了RT-PCR扩增;将扩增得到的阳性PCR片段经纯化后与pGEM-T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TN1,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CCV标准毒株Insavc-1 N基因进行了比较.结果该基因全长为1 146 bp,编码382个氨基酸,两者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1.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0.2%,显示出较高的保守性.在V1野毒株推导的N蛋白N端156-179位存在一个SRXX富集区,与小鼠肝炎病毒相应区域相同,推测可能是RNA结合区.另外,推导的该蛋白氨基酸序列其疏水性和抗原表位与标准毒株Insavc-1 N蛋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氨基酸组成上,该蛋白丝氨酸和赖氨酸含量高达9.84%,提示该蛋白具有高度螺旋和缠绕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K-B纸片法对224株大肠杆菌进行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三重PCR法检测全部菌株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nt(3’’)-Ia、aac(6’)-Ib和aph(3’)-Ⅱa,普通PCR法检测16S甲基化酶基因。结果显示:山东省禽源大肠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4.4%、57.1%、55.8%、46.9%和40.2%;3种钝化酶基因ant(3’’)-Ia、aac(6’)和Ib、aph(3’)-Ⅱa的检出率依次为49.6%、25.0%和22.8%,介导高水平耐药的16S甲基化酶基因RmtB的检出率为11.6%(26/224),只有1株大肠杆菌检测到armA基因,没有检测到rmtA,且3种甲基化酶基因在低度耐药菌中检出率均为0;所检大肠杆菌中携带2种及2种以上耐药基因的菌株占33.5%(75/224),有1株大肠杆菌同时携带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及16S甲基化酶广泛存在于禽源大肠杆菌菌中,其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部分菌株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不一致,表明还存在其他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头孢地嗪(Cefodizime)是德国赫斯特公司和法国罗赛尔公司共同开发的第3代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于1990年首次在日本上市。其对各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同时该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对临床各种感染的治疗,特别是对免疫力低下的感染者具有良好疗效。1抗菌活性1.卫体外抗菌活性头孢地嗪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溶血性、草绿色及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MIC50(最小杀菌浓度)为0.06~0.5μg/ml,敏感率>9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对比了CD不同初免日龄(30d、45 d、60 d)及不同免疫次数间,实验犬的抗CDV的血清中和抗体消长规律.15只30日龄健康幼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第一组在30日龄进行初免,第二组在45日龄进行初免,第三组在60日龄进行初免.三组犬均在初免后15 d进行二免,再间隔15 d进行三免.在每次免疫前(当天)及免疫后15 d对三组实验犬进行颈静采血3 ml,制备血清,检测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45日龄对幼犬进行CD免疫接种较好,此时幼犬体内抗CDV的母源抗体较低,能够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又能避免60日龄前的免疫空白期,免疫接种3次比免疫接种2次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20只未进行免疫接种的健康幼貂,分别在30、45、60日龄进行颈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抗CDV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表明,30日龄绝大多数幼貂抗CDV母源中和抗体效价在1:30.0以上,45日龄母源抗体均较低,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效价小于1:20.0。60日龄母源抗体基本消失,血清抗CDV中和抗体效价等于或小于1:8.0。所以45日龄对幼貂进行CD免疫接种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20只未进行免疫接种的健康幼狐,分别在30日龄、45日龄、60日龄对其进行颈静脉采血,制备血清,进行抗犬瘟热病毒(CDV)母源中和抗体滴度测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幼狐在30日龄母源抗体较高;幼狐在45日龄母源抗体均较低,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均等于或小于1∶18.6;幼狐在60日龄母源抗体基本消失,均小于1∶4.0.45日龄对幼狐进行CD免疫接种能够避免免疫空白期的出现,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牛皮肤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牛体上对比薄层皮片、中厚层皮片、厚层皮片3种皮片的嵌植效果。结果表明,牛皮皮片嵌植法简便易行,移植皮片成活率高;其生长速度以薄层皮片最快,中厚层皮片次之,厚层皮片最慢。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近年来山东省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基因型分布,及其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影响,分别采用针对qnrA、qnrB、qnrC、qnrD、qnrS、oqxA、oqxB与qepA 8个耐药基因的通用引物,对93株2012~2013年分离自山东省的禽源大肠杆菌进行PCR检测,并对其进行了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禽源大肠杆菌对5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均产生了较高耐药性(50.54%~86.30%);PMQR基因携带率达到60.21%(56/93),其中26.88%(25/93)的菌株携带2种PMQR基因,1.07%(1/93)的菌株携带3种PMQR基因;qnrA、qnrB、qnrC、qnrD与qepA基因未被检测到,qnrS、oqxA和oqxB基因在山东省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分布较为广泛,其检出率依次为22.58%(21/93)、40.86%(38/93)和24.73%(23/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