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林业   508篇
农学   317篇
基础科学   285篇
  259篇
综合类   2237篇
农作物   290篇
水产渔业   169篇
畜牧兽医   1620篇
园艺   451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介绍了刺参的养殖历史和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其池塘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972.
雄蜂是蜂群中的三型蜂之一,雄蜂蛹是未受精卵在雄蜂房中发育至蛹期的蜂体,营养丰富。近年来,桐庐县的雄蜂蛹生产、加工、出口得到发展,2005年全县共生产雄蜂蛹20t,加工出口雄蜂蛹干粉20t。为提高雄蜂蛹的质量,桐庐县部分加工企业制订了相应的卫生质量标准。本文介绍了桐庐县控制雄蜂蛹卫生质量指标的一些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973.
70优9号(7001S/皖恢9号)系两系法早熟晚粳型杂交组合,全生育期131(双)~161(单)天,与常规晚粳相比,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不高(72.94%),穗大粒多[116.3(双)~139.2(单)粒],结实率较低[73.45(双)%~74.92(单)%],灌浆历期长[46.1(双)~55(单)天],需肥量中等偏上,吸肥力较强。高产技术:适时适量播种,单晚4月25日~5月初、双晚6月18~20日播种,亩播种量不超过15公斤,培育带大蘖壮秧;强调施足基肥,基肥总纯氮量7~8公斤,分别占单、双晚总施氮量的55%、75%,适当控制分蘖肥,后期施穗粒肥;适时轻烤田,养好老稻。  相似文献   
974.
【目的】研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条带中微量DNA片段的回收和再扩增.【方法】比较了4种方法溶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效果和回收微量核酸的效率.【结果和结论】Bioteke溶胶/结合液能获得极高的DNA片段回收率,可从仅含1.0~7.5 ng核酸的PAGE胶中有效回收到足量的片段;再扩增的效果与回收效率呈正相关;将液态混合液与杂质分离是成功进行再扩增的关键.本研究构建的一套快速、高效的PAGE多态性条带回收及再扩增的方法为分析生物遗传多样性成因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75.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14~18月龄婆闽牛及闽南黄牛各6头进行舍饲肥育。结果表明:在120天的肥育期中,婆闽牛平均日增重为902g,个体最高日增重达1447g,闽南黄牛仅为585g和893g;婆闽牛较之提高54.1%和62.0%。婆闽牛每增重1kg需要干物质8.03kg,增重净能24.89MJ,可消化蛋白567.2g;闽南黄牛相应为9.49kg,28.74MJ和657.0g;婆闽牛饲料报酬明显优于闽南黄牛。屠宰测定结果,婆闽牛胴体重为150.0kg,净肉重为128.4kg,分别比闽南黄牛提高58.1%和62.1%。肥育试验经济核算结果,饲养婆闽牛盈利,饲养闽南黄牛亏损。  相似文献   
976.
小麦、菠菜、玉米、花椰菜、秋芸豆间作套种,可以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不减产的情况下,增收3茬蔬菜。在该模式中,玉米使用地膜覆盖栽培,上市时间大大提前,鲜玉米价格高,腾茬早,而玉米秸留作芸豆架,又可节省人力物力,并且玉米及芸豆为花椰菜遮阳,为花椰菜创造了比较凉爽的小气候,改善了花椰菜的品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术后硬膜外导管接自控镇痛泵,进行术前和术后健康教育与护理。结果: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病人应用自控镇痛泵并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78.
以中嘉早17(早稻)和泰优390(晚稻)为材料,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耦合条件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表现。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9%,“早稻旋耕+晚稻翻耕”处理对水稻增产效果最明显,周年产量高达15.8 t/hm2,较其他处理高5%~36%。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互作对早、晚稻米垩白粒率、早稻RVA 谱特性、晚稻消减值具有极显著影响,而对其他外观、加工品质影响不显著。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米外观品质差异不明显,“秸秆还田+早晚稻均免耕”处理稻米加工品质最优,而“秸秆还田+早稻旋耕+晚稻翻耕”处理稻米RVA 谱特性最佳。综合得出,“秸秆还田+早稻旋耕+晚稻翻耕”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且蒸煮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979.
利用来自不同育种环境的10份白菜型冬油菜材料,通过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分析其抗寒性与环境的关系,并利用不同浓度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处理,分析DNA去甲基化对白菜型冬油菜DNA整体甲基化水平及低温胁迫下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种环境选育的材料,其半致死温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材料2018-FJT、DT-7、DT-9与MXW-1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6.04℃、-15.98℃、-15.63℃、-15.04℃;材料CT-2360、CT-2380、CT-2400、CT-2420、CT-2440、CT-2460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1.32℃、-11.6℃、-11.42℃、-11.44℃、-12.97℃、-13.28℃。依据半致死温度,10个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2018-FJTDT-7DT-9MXW-1CT-2460CT-2400CT-2380CT-2420CT-2440CT-2360。抗寒性的形成与育成环境的纬度和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选择抗寒性及产地不同的4个材料CT-2360、MXW-1、2018-FJT、DT-7进行生理测定,结果表明,1 000μmol·L~(-1) 5-azaC处理能显著抑制幼苗的根生长,4个材料的根长较对照减少93.14%~95.06%;低温下5-azaC处理对抗寒性较弱材料CT-2360幼苗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以及强抗寒性材料DT-7幼苗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最显著(P0.05);低温处理过程中,4个材料的SOD、POD、CAT活性均上升,以低温处理5d最显著(P0.05),其中2018-FJT的SOD活性增幅最高,为45.85%,DT-7的POD活性增幅最大,为460%,CT-2360的CAT活性增幅最显著,为321.02%。HPLC分析发现常温下抗寒性较弱材料CT-2360的甲基化水平为77.48%,高于其他3个抗寒性强的材料;经过5-azaC处理后发生明显的去甲基化作用,证明抗寒能力受DNA去甲基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980.
我国西洋参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人参的发展应用历史悠久。十七世纪时 ,人参的知识传到欧洲和美洲。根据文献的描述和人参标本 ,印第安人在加拿大南部、美国东部各洲发现了野生西洋参。西洋参和人参均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誉为名贵补药 ,闻名于世 ,二者的药效和价格有一定的差异。西洋参味苦、性凉、入心、肺、肾经 ,功能滋阴降火、益气生津 ,临床用于肺虚久咳、肺萎、咳喘、咯血、热病伤阴、口渴咽干、少津、虚火烦倦、胃火牙痛。70年代前由于我国不产西洋参 ,长期以来全靠进口 ,不仅耗用了大量外汇 ,而且不能满足入药之需。我国自 1975年 10月开始有计划地引种西洋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