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猪腹泻是一种多因素所导致的疾病。随着规模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猪场的兴起,猪腹泻病因不仅局限于病原感染,更多倾向于管理环节漏洞与不当。本文就猪腹泻类型及发生原因、不同类型腹泻的鉴别诊断和常见腹泻防控要点进行阐述,并通过一例腹泻误诊的案例来说明应该正确、全面地认识现阶段规模化猪场的腹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某规模化猪场猪皮炎的发生过程。通过现场观察临床症状、查询免疫记录及综合管理措施,分析、找出猪皮炎发生原因后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从而快速控制皮炎继续发生,确保猪场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五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无论是规模化养殖集约程度,还是现代化养猪技术革命与创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8月首次报道非洲猪瘟于辽宁省沈阳市出现,2019年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急剧下降至近3 000万头,继而导致2020年毛猪单价创历史新高,养猪人赚得盆满钵满。在高收益率的诱惑之下,几乎所有养猪个人和资本都有介入的想法或已实施,养猪集团公司2020—2022年更是快速扩张,新建猪场呈爆发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一种急性、 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没有区域性,呈世界性分布,给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猪群感染猪瘟病毒无有效治疗措施,完全依靠疫苗接种和加强生物安全体系管理进行预防.虽然中国C株对猪瘟的消灭和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猪瘟却表现出复发趋势,呈现非典型症状或隐性感染状态,故在没有出现典型症状的情况下,如何快速、 精准地做出诊断显得极为重要.文中就数十年来国内外所开发或使用过的猪瘟诊断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针对猪流行性腹泻虽然市场上有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或者弱毒疫苗,但是由于质量参差不齐,疫苗毒与流行毒株的匹配度不高,因此疫苗保护力尚待提高。因此,科学的返饲仍然是当前治疗猪流行性腹泻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要:研究旨在建立一个蓝耳病病毒抗体与抗原双阴性、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阴性的种猪群。主要通过对原蓝耳病阳性猪场进行清理净场,做好引种隔离检测工作,及时淘汰蓝耳病阳性猪以阻止蓝耳病病毒在猪群内循环传播,优化生物安全标准并严格执行,最后借助于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PCR法来验证所采用的技术能够建成一个蓝耳病阴性种猪群。  相似文献   
17.
李智  刘彦  白佳桦  许光勇 《猪业科学》2021,38(6):110-113
文章主要探讨批次化生产与定时输精技术对母猪利用及淘汰的关系。结果显示,2019-2020年该场母猪淘汰率为36.63%,而0-2胎占全部淘汰母猪比例的65.76%。结果表明,批次化生产和定时输精确实有利于生物安全防控,提高工作效率,但储备大量后备猪是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干燥消毒粉是一种具有干燥、保温、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吸收有害气体、防治腹泻等效果的新型猪场环境改进矿剂,其通过改善猪舍内环境来提高猪场生产效益。文章主要从目前国内常用干燥消毒粉种类、产品特点、应用效果及猪场生产实践经验进行阐述,从而为国内猪场提高生产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猪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以发热,口腔黏膜、舌唇、鼻镜、蹄趾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2株植物源芽孢杆菌K,F(暂定名)的抗逆性与抑菌特性,对其进行了耐酸,耐胆盐与抑菌试验。用pH 1.5、2.0、3.5的人工胃液模拟胃液环境;用0.3%胆盐及0.1%CuSO4.5H2O的人工肠液模拟肠液环境。分别测定K,F的培养上清与菌液抑制大肠杆菌的能力。采用传统的表型鉴定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及16SrDNA方法对K,F进行鉴定。结果:经过pH 1.5、2.0、3.5的胃液处理,K,F均有较高的存活率,随着pH的上升,存活率有上升的趋势;耐胆盐试验,处理组细菌存活率有所下降,但均高于90%;K的培养上清液和菌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为14.33,18.57 mm,F的为14.11,15.68 mm。所以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对K,F的活菌数几乎不产生影响。K,F的培养上清和菌液对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综合鉴定结果K为枯草芽孢杆菌,F为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