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核桃子叶不定根发生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核桃成熟或近成熟种实子叶为试材 ,在 1 4DKW基本培养基上其顶部 (近胚端 )的生根率达1 0 0 % ,而中部和基部 (远胚端 )的生根率为 0。在生根过程中顶部内源吲哚乙酸 (IAA)表现为初期上升 ,其后稳定在一定水平 ,当根原基开始生长时 (培养 4d)出现一个高峰 ;而中、基部内源IAA水平在培养初期下降 ,而后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蛋白凝胶电泳分析表明 :62 .8和 3 8.4kDa是与子叶不定根发生相关的蛋白条带 ,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 ,该带在子叶顶部表达增强 ,而中部、基部则消失。当培养基中附加一定水平的吲哚丁酸(IBA) ( 0 .5~ 1 0mg·L- 1 )时 ,子叶中、基部被诱导产生不定根 ;附加 2mg·L- 1 IBA ,其内源IAA的变化与子叶顶部在 1 4DKW基本培养基上发根时有相似的趋势 ;同时该处理启动表达了 62 8kDa蛋白条带和抑制表达3 8 4kDa蛋白条带。反之当培养基中附加 6-苄氨基腺嘌呤 (BAP)又抑制子叶生根 ,也抑制了与生根相关的IAA变化和蛋白表达。这一结果和良好的研究模式为从分子水平上深入认识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核桃品种试管嫩茎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裴东  袁丽钗  奚声珂  谷瑞升 《林业科学》2002,38(2):32-37,T001
以 6个早实核桃 (JuglansregiaL .)新品种为试材 ,对长期继代培养的试管嫩茎的生根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诱导方法、外源IBA的水平、嫩茎发育状态以及光照条件等对生根具有明显的影响。选取生长旺盛、节间较长、叶较小呈嫩黄绿色的幼态嫩茎 ,采用 2步诱导生根法 ,即黑暗条件下 ,在IBA为 5 0~ 10 0mg·L- 1 的 1 4DKW培养基中诱导 10~ 15d ,而后转移至不含IBA的DKW培养基中 ,利用这一方法顺利地诱导了嫩茎生根 ,在对 6个品种的应用中获得了 6 0 5 %~ 89 7%的生根率 ,平均根数 2 0~ 3 6。生根的嫩茎已成功地进行了下地移栽。同时就根原基诱导过程中嫩茎内源IAA和ABA水平变化进行了研究 ,对核桃生根的激素调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多种抗病基因共同转入毛白杨中以提高其抗性,从而获得毛白杨抗病新品种是目前解决杨树真菌病害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二次遗传转化,将来源于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基因Bbchit1转入过量表达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AR3转基因毛白杨中,实时定量PCR显示Bbchit1与LAR3均能有效表达,离体抗病试验显示Bbchit1+LAR3共表达转基因毛白杨细胞粗提液对杨树叶枯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进一步将叶枯病菌接种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毛白杨叶片上培养30天,转基因植株的感病面积均低于非转基因植株且Bbchit1+LAR3共表达转基因株系抗病效果更明显。上述抗病试验结果表明:LAR3和Bbchit1在杨树中共表达可提高其对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44.
河南小尾寒羊羔羊中裘皮型占54.21%,羔皮面积大,6月龄可达到11456.6 cm2;毛股大小适中,倒向灵活,花弯较多(3~3.45个),扭结紧密,花案清晰美观;皮板薄(0.62~0.92 mm)、重量轻(0.65~2.3 kg/张),质地坚韧,毛色洁白如玉,光泽柔和,是良好的制裘原料。  相似文献   
45.
产蛋鸡最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生产性能最佳。但是,入夏以来由于热应激、蚊叮虫咬等影响因素,导致采食量下降,对产蛋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夏季饲养产蛋鸡时,为确保蛋鸡高产稳产,把好以下“四关”是关键。1降低舍内温度夏季,特别是中午12点至下午4点,气  相似文献   
46.
本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症性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又为化脓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脓肿,本病常见于成年公犬。作者在临床门诊工作中结合临床药敏试验成功的诊治一例犬前列腺炎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春季猪口蹄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猪口蹄疫病的病毒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诊断方法,分析了其病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春季猪口蹄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吉林(市)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原分布状况,同时观察石油化工工人引起过敏性皮肤病致敏原的特殊性.方法对49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按工人组和非工人组进行分类;采用德国MORA-SUPER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过敏原,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尘螨和花粉为最主要过敏原,总阳性率在40%以上.其次,动物毛屑、肉类、牛奶、鸡蛋、海鲜、真菌及食品添加剂,总阳性率均在10%以上.上述过敏原为本地区主要过敏原.同时在工人组与非工人组间比较发现,环境物质、有机溶剂、杀虫剂及化妆品这4大类过敏原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过敏原的阳性率在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螨、花粉、动物毛屑、肉类、牛奶、鸡蛋、海鲜、真菌及食品添加剂为本地区主要过敏原.石化工人职业性接触化工物质为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9.
从种好牧草、养好仔鹅、选好养殖模式等方面总结了种草养鹅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对白鲢进行腌制、冷风干燥,分析了鲢鱼腌制风干过程中脂肪含量及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鲢鱼在腌制、冷风干燥过程中TBA值逐步增加,游离总脂肪含量则逐步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游离脂肪酸非皂化组分中检测到了烷类、脂肪酸、酯类、酮类、胺类等化合物,并且随干燥时间的延长,产生了甲氧基、乙氧基类、吡啶、嘧啶以及环状化合物等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