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为获得小麦高抗穗发芽种质资源并阐明其遗传背景。以秋收后冬小麦播种前,大田刚萌发出土的野生麦苗为试材,进行集中移栽种植,观测生长一致性、遗传稳定性,淘汰遗传尚不稳定株系,对获得的118个遗传稳定的野生麦苗系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调查和穗发芽抗性测定,选出4个综合农艺性状好且高抗穗发芽的种质系。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4个种质系、节节麦及收集野生麦苗地块前5~10年间本地块主栽小麦品种的基因组DNA。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有78.8%的野生麦苗系都高抗穗发芽,其中19.5%的野生麦苗系的穗发芽率为0;通过SSR分子标记分析发现4个高抗穗发芽种质系是节节麦和以前主栽小麦品种的杂交后代。收集、移栽、选择、鉴定秋后大田野生麦苗是一条获得小麦抗穗发芽种质资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连作的老茬棉田增多,普遍存在品种选择及耕作措施不合理、有机肥缺乏、地力与棉田群体搭配失调、水肥调控不当等问题,人为导致棉花早衰已成为影响我国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棉花早衰问题已成为提高棉花产量和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河北省冬小麦品种抗病性水平,以2020-2021年河北省审定的90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其抗病性.结果表明,审定品种抗病性整体水平较低,其中抗条锈病小麦品种占比26.67%,抗白粉病小麦品种占比4.44%,抗叶锈病小麦品种占比6.67%;兼抗条锈病和叶锈病以及兼抗3种病害的品种均为2个.经系谱分析发现,抗条...  相似文献   
14.
黄顶菊(Flaveriinae bidentis(L.) Kuntze)是一种恶性杂草,通过在黄顶菊2~6叶、株高约20cm和株高50cm以上3个不同时期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6叶用20%百草枯(100mL/667m2)防效较好;株高约20cm用20%百草枯(200mL/667m2)和62%2,4-D异辛酯乳油(120mL/667m2))防治效果较好;当植株高度达到50cm以上但尚未开花结实前用62%的2,4-D异辛酯乳油(180mL/667m2)、75%二甲四氯铵盐水剂(400mL/667m2)、38%阿特拉津胶悬剂(400mL/667m2)防效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20~2021年福建省优质淀粉1组中鲜薯产量试验数据,对邯薯2号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GGE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邯薯2号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比对照增产26.37%和21.96%,位列区组第一和第二;邯薯2号2020年在7个试验点稳定的表现出优于对照品种和平均环境,2021年在福州、宁德、龙岩、南安、莆田和三明等6个试验点丰产性表现最好;理想品种(系)分析显示,2020年邯薯2号是最接近理想品系的品种,2021年邯薯2号是较接近理想品系的品种,均优于对照品种。2020年邯薯2号在宁德、南平、泉州、福州、三明和漳浦等6个试验点名义产量最高,具有特殊适应性,2021年邯薯2号在南安、宁德和福州试验点最适宜。综上,邯薯2号是兼具丰产性和稳产性的理想品种之一,具有广泛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甘薯种植规模化发展、甘薯种苗跨区域运输,甘薯病虫害日益严重,对甘薯产业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作者详见介绍了北方薯区甘薯病虫害发生特点,并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为北方薯区甘薯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的4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取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递增68.16 kg/hm2;产量三要素中,穗数逐年增加,穗粒数逐年下降,千粒重变化不大;株高逐年升高,生育期逐年缩短。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三要素与小麦产量均呈正相关,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产量呈弱正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作用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和生育期对产量的作用均为负值。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和生育期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值,但株高的作用微弱。回归分析显示,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生育期决定产量81.30%的变异,为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综合分析认为,稳定穗数,提高穗粒数,促进三要素协同发展可能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关键。针对河北省气候和栽培管理变化,选育穗数650万/hm2左右、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