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9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试验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了蛋鸡小肠对Gly-L-Leu肽的吸收和转运.将6只206日龄的海兰褐蛋鸡的小肠分割为十二指肠、空肠前、中、后段和回肠5段,分别制备外翻肠囊.每3只鸡的肠囊为1个试验组,将灌注浆膜液(含Ca2+/Mg2+PBS缓冲液)的各肠囊置于相同的二肽培养液(含20mmoL/LGly-L-Leu的Ca2+/Mg2+PBS缓冲液)中进行培养.试验1组培养液添加了肽酶抑制剂(10μmoL/L Bestatin和Amastatin),试验2组浆膜液添加了等量的肽酶抑制剂.培养15分钟后测定培养液、浆膜液、肠组织匀浆液中二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鸡十二指肠、空肠前、中段对Gly-L-Leu有强烈的水解作用,空肠后段和回肠的水解能力相对较弱.鸡各肠段均能迅速吸收Gly-L-Leu,并将其转运到浆膜液中.吸收量和转运量有沿肠道延伸而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2.
鸡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鸡基因组草图的完成,以及各种高通量研究技术在鸡基因组研究领域的应用,鸡已经成为标准的模式动物。鸡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将主要在基因组范围内,研究基因的调控作用,以及基因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对鸡的基因型改造创造条件,并以此进一步满足鸡的生产需要。作者将着重介绍鸡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主要的研究技术。  相似文献   
133.
本试验旨在研究支链氨基酸(BCAAs)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健康肉公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各组分别饲喂BCAAs水平为3.04%、3.93%、4.82%和5.71%的试验饲粮,各组饲粮中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均为1.8∶1.0∶1.2,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各组肉鸡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5.71%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小于3.04%组(P0.05),4.82%和5.71%组肉鸡料重比显著小于3.04%组(P0.05)。14、21日龄时,随着BCAAs水平从3.04%增加到4.82%,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单位长度重及空肠相对重逐渐增加,且4.82%组肉鸡十二指肠单位长度重显著大于3.04%组(P0.05);而当BCAAs水平从4.82%增加到5.71%时,则肉鸡十二指肠单位长度重及空肠相对重显著下降(P0.05)。在14、21日龄时,4.82%组肉鸡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大于3.04%组(P0.05)。在10、14日龄时,4.82%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显著大于3.04%组(P0.05);5.71%组肉鸡小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小于4.82%组(P0.05)。另外,5.71%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与3.04%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10、21日龄时,4.82%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显著大于3.93%组(P0.05)。10、14、21日龄时,5.71%组肉鸡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最低,且与3.04%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3.93%组肉鸡空肠和回肠V/C显著大于5.71%组(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增加饲粮BCAAs水平能够降低肉鸡料重比;适宜水平的BCAAs能够促进肉鸡肠道生长发育;但高水平BCAAs则会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同时导致小肠生长发育减慢。  相似文献   
134.
一、产业新阶段下的企业管理着眼于产业生态建设。百年的企业管理都在谈分权、分立、分公司等等。其实,真正的出发点是为了和,为了企业的整体状态,称之为动态的生态,从此提出我们企业或者是产业的发展生态问题。二、畜牧饲料产业发展阶段特征1.行业发展的理论。(1)三段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发达的经济阶段。(2)产业的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相似文献   
135.
《生物饲料产品分类》(T/CSWSL 001-2018)于2018年1月1日发布、2018年3月1日实施,该标准填补了我国在生物饲料领域标准的空白,对规范我国生物饲料产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阐述了团体标准在国内外的实践,从团体标准的采用、范围、原则和内容等方面对《生物饲料产品分类》进行解读,并对生物饲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6.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补充缬氨酸(Val)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成5个组(Ⅰ~Ⅴ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各组饲粮赖氨酸(Lys)和粗蛋白质水平前期(1~21日龄)分别为1.17%和19.55%,后期(22~42日龄)分别为1.01%和17.67%;Ⅰ~Ⅴ组饲粮前期和后期Val/Lys值分别为68%、73%、78%、83%和88%。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能显著提高1~42日龄肉鸡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P <0. 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P <0. 05),以ADG和F/G为效应指标进行二次曲线方程拟合表明,饲粮Val/Lys推荐值分别为80. 07%和81.03%。2)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对肉鸡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Ⅰ组相比,Ⅱ~Ⅴ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血清尿酸含量有所降低(0.05

0.05)。与Ⅰ组和Ⅱ组相比,Ⅲ组和Ⅳ组肉鸡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对肉鸡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补充Val能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肉鸡获得最大ADG和最小F/G的饲粮Val/Lys推荐值分别为80.07%和81.03%。  相似文献   

13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腐殖酸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抗生素对照组(T1)、无抗对照组(T2)和0.1%(T3)、0.3%(T4)、0.5%腐殖酸钠添加组(T5),每组12个重复(公母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1~21日龄为试验前期,22~42日龄为试验后期。结果表明:1) 1~21日龄时,抗生素对照组和0.3%腐殖酸钠添加组公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0.1%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2)饲粮添加腐殖酸钠对42日龄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 42日龄时,抗生素对照组公鸡的脾脏指数和母鸡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无抗对照组和0.1%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4) 21日龄时,0.3%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肉仔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和无抗对照组(P<0.05); 0.5%腐殖酸钠添加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2日龄时,0.5%腐殖酸钠添加组肉仔鸡的血清IgA和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5) 21日龄时,0.3%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肉仔鸡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抗生素对照组、无抗对照组和0.1%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无抗对照组和0.1%腐殖酸钠添加组(P<0.05)。42日龄时,抗生素对照组肉仔鸡的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0.3%和0.5%腐殖酸钠添加组的血清T-AOC显著高于抗生素对照组(P <0.05)。综合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建议肉仔鸡饲粮中腐殖酸钠的适宜添加剂量为0.3%~0.5%。  相似文献   
138.
“饲料工业”一词已经使用了20多年,人们对它已是相当熟悉,它包含了饲料原料产业、饲料加工产业、饲料机械产业和饲料添加剂产业四个部分,而今再次提起是因为行业长期发展的需求和对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9.
140.
地塞米松对肉仔鸡空肠二糖酶活性及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应激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的机理,本试验用地塞米松模拟应激条件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肉仔鸡空肠二糖酶及黏膜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Arbor Acres(AA)肉仔鸡3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其中3个试验组每只腹部皮下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注射液1 mL(地塞米松剂量分别为0.1、1和5 mg/kgBW),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7 d。结果表明:(1)地塞米松显著抑制了肉仔鸡体增重(P〈0.05),且随剂量的增大抑制效应增强;(2)地塞米松对肉仔鸡空肠黏膜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空肠绒毛高度、吸收面积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5 mg/kgBW地塞米松注射组显著增加了空肠隐窝深度(P〈0.05),但地塞米松未对肉仔鸡空肠绒毛宽度和固有层厚度产生显著影响(P〉0.05)。从本试验结果可推测应激对肉仔鸡生长的抑制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的释放能够降低肠道绒毛高度、吸收面积及增加隐窝深度而损害了肠道的吸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