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5篇
  11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包膜尿素单个颗粒养分释放速率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包膜尿素单个颗粒养分释放速率的检测方法 ,为包膜尿素的量化评价和科学施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崩岗体剖面土壤收缩特性的空间变异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SS-1型土壤收缩仪测定崩岗体不同层次原状土壤的收缩特征曲线,研究崩岗土壤收缩特性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脱水过程中崩岗土壤的线缩率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Logistic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线缩率与含水率间的关系(R20.991 1),红土层与斑纹层的土壤收缩曲线分段现象明显,而砂土层则变化平缓,土壤质地越黏重线缩率越大;崩岗不同层次土壤的收缩特性差异显著,红土层与斑纹层的径向收缩应变大于轴向收缩应变,在干燥过程中易产生张拉裂隙,砂土层则相反,在干燥过程中易发生表面下沉。相关性分析表明,径向收缩应变与砂粒含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33),而轴向收缩应变受土壤质地影响不明显,体积收缩应变和缩限与黏粒和砂粒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891)和负相关关系(r=-0.838),说明崩岗土体收缩过程受土壤质地及土壤基质吸力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3.
激光微地貌扫描仪测定侵蚀过程中地表糙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激光微地貌扫描仪用于测定南方红壤地区地表微地貌的演变特征和规律的可行性,该研究应用亚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野外原位研究了鄂南3个典型红壤(泥质页岩发育红壤、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1和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2)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侵蚀过程中的地表糙度变化过程,初步探讨了降雨和径流对红壤坡面微地貌形态演变作用。结果表明:1)随着降雨进行,雨滴打击和径流搬运的联合作用导致地表糙度降低,间歇式降雨后,供试土壤泥质页岩发育红壤、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1和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2的地表糙度分别降低了18.2%、18.4%和11.8%;2)地表糙度变化主要发生在降雨初期,第1场降雨前后,泥质页岩发育红壤、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1和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2的地表糙度降低幅度分别为16.1%、19.7%和9.6%,均达到显著水平。采用亚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很好地定量化研究坡面水蚀过程中地表糙度的演变特征和规律。研究为南方红壤区坡面水蚀过程中地表微地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土壤侵蚀过程模拟与预测模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
亚热带地区几种红壤坡面侵蚀泥沙的物质组成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三种母质发育的5个红壤为研究对象,在人工降雨条件下,研究不同降雨动能下(采用裸地和纱网覆盖控制)坡面侵蚀泥沙的颗粒分布特征及物质组成状况。结果表明:侵蚀泥沙的颗粒分布受土壤母质和降雨侵蚀力影响差异较大,相同母质红壤产生泥沙的颗粒组成特征相似,纱网覆盖条件下泥沙中细颗粒相对含量普遍高于裸地,泥质页岩发育红壤(HS)和花岗岩发育红壤(TG1和TG2)泥沙(分散后)表现为黏粒和粉粒的富集,富集率为1.15~3.14,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红壤(HQ1和HQ2)砂粒富集比较明显,富集率最高为3.84;对于HS、TG1和TG2而言,泥沙中有机质(OM)、游离氧化铁铝(Fed和Ald)主要分布在<0.05mm粒径中,而对于HQ1和HQ2而言,则主要分布在>0.25mm和<0.05mm两个粒级中,其中有机质(OM)富集最明显;泥沙中OM、Fed和Ald之间达到极显著相关(r≥0.82),而且它们与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CEC)、Fed、Ald、非晶形氧化硅(Sio)、黏粒含量的相关性也达到极显著水平(r≥0.81),说明这些物质间相互影响,在侵蚀过程中随泥沙迁移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95.
江汉平原典型土壤的系统分类及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江汉平原区的69个典型土壤剖面,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进行鉴定、检索和分类,确认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共划分5个土纲、5个亚纲、8个土类、18个亚类。讨论了江汉平原成土母质、地形及人类活动对土壤属性和土壤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影响,表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能很好的反映母质、地形、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空间变异与土壤类型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完善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96.
丹江口库区石渣土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高低是制约石渣土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丹江口库区郧县石渣土 3种不同土石比土壤水分有效性的研究表明 :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中的土 (<2 mm)石 (>2 mm)比关系密切。土壤蒸发、持水、导水和供水能力均与土壤中的土石比的大小有关。 3种土壤的持水能力 ,以石砾含量较少、质地较粘的土壤最强 ,以石砾含量较多、质地为壤质的土壤最低。而土壤水分蒸发能力与砾石含量呈负相关 ,土壤水分扩散率则与砾石含量呈正相关。适中土石比的土壤可提高入渗性能 ,减少蒸发量 ,提高供水性能。  相似文献   
97.
土壤非饱和导水参数的难于获取,限制了非饱和水流数值模拟技术的实际应用。本研究选择颇具代表性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推求法和简单入渗法两种方法,分别推求不同质地紫色土导水参数,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推求法和简单入渗法,推求的非饱和导水率与计算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鉴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易测优势和简单入渗法实验简便省时特点,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紫色土非饱和导水参数的推求或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
基于2008年12月初至翌年6月初绿篱-冬小麦复合系统土壤CO2全生长季的观测,研究了绿篱复合种植及其枝叶不同还田(移出/AR、翻施/AI和表施/AC)方式下土壤CO2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冬小麦生长期间,各处理土壤CO2排放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小麦生长旺盛期明显高于越冬期和成熟期。绿篱复合种植及其枝叶还田显著影响土壤CO2排放,与作物单作(CK)处理相比,AR处理土壤CO2平均排放通量降低了9.07%,而AI和AC处理分别增加了35.70%和8.42%。土壤温度、作物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影响土壤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指数正相关,其中与10 cm处土壤温度的相关性最高;同时,土壤CO2排放与0~5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及小麦地下生物量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土壤水分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99.
郭忠录  钟诚  王中敏  蔡崇法 《核农学报》2012,26(9):1326-1332
通过15N标记叶片和15N标记土壤的地下部分隔箱栽试验,探讨了根系交互作用对大豆/绿篱间作体系氮素吸收和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穗槐-大豆系统无隔处理大豆和紫穗槐生长被抑制,其生物量和吸氮量均低于网隔和板隔2种分隔方式;而香根草-大豆间作下,大豆与香根草的生物量和吸氮量都表现为根系无隔时最高。大豆植株体内15N丰度,香根草-大豆间作下,尼龙网分隔处理高于无隔处理,香根草则表现为无隔处理较高;紫穗槐-大豆间作下,紫穗槐和大豆体内15N丰度都表现为根系无隔处理较低。大豆和绿篱共生期内,2种绿篱都从大豆体内竞争了氮素,发生了大豆向绿篱的氮素转移。表明香根草与紫穗槐对肥料氮的竞争能力均强于大豆;紫穗槐和大豆间作表现为种间抑制作用,不利于大豆和紫穗槐生长;香根草和大豆间作表现为互补作用,营养竞争和促进同在,促进了大豆和香根草生长。  相似文献   
100.
环式入渗仪测量土壤初始入渗率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环式入渗试验装置,可以在入渗进行一段时间后,通过观测初始入渗水在土壤剖面的分布,估量初始入渗的过程。该入渗环为可拆分的两个半环,以便通过观察入渗水分在土壤剖面的分布估计初始入渗特性。论述了环的构成和测量过程与方法。同时用有机玻璃圆管装填土样,对比观察模拟真实一维入渗过程。用采自北京的粉壤土和该试验装置进行土壤入渗试验。试验分为3种入土打击能量:1、2、4 kg铁锤,自1 m高处自由落体打击入渗环入土。土壤干体积容积密度分别为:1.2、1.3、1.4 g/cm3。每次试验均向环内注入2 L水,每组试验进行2次重复。入渗环内土壤湿润土体表明,实际发生的土壤入渗为由环壁向环内土壤的径向入渗和由地表向下垂直入渗构成,环壁与土壤剖面间产生的优先流极大地影响了初始土壤入渗率的测量精度。在初始入渗阶段,由环壁向土体的水平径向入渗宽度和由地表向土体的垂直入渗深度近似相等,垂直入渗深度是水平径向入渗宽度的1.001倍。环式入渗仪测得的土壤初始入渗率为模拟真实一维入渗率的3.3倍。研究结果可为环式入渗仪测量结果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