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定西地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和参考国内外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分类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定西地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类型、立地条件、社会经济、农林复合经营现状,以及农村经济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定西地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分类原则及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42.
对27种辛香料植物的分布、品种类别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从而为其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根据甘肃定西安家沟流域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状况、治理措施和生产状况,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类型、结构空间分布模式以及人财物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分析,以种植业和畜牧业总体最大纯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从定性到定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在土地面积、劳动力、畜力、社会需求和饲料需求的约束之下,应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求解最优目标解,得出优化方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后,农林牧用地比例由原来的6.5:3.1:0.4调整为1.7:4.8:3.5.  相似文献   
44.
定西龙滩流域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定西市安定区龙滩流域7种人工植被类型(柠条林、油松林、侧柏林、山杏林、退耕紫花曹蓿地、退耕隔坡林地、农田)20个野外样点的土壤水分定位观测,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水分具有显著性差异;2)坡位并非是影响该流域土壤水分变化的显著因子;3)坡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以2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分界点;4)土壤水分垂直层次可划分为土壤水分的弱利用层、主要利用层和调节层;5)剖面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地表(0~20cm)最大,0~140cm土层呈递减趋势,140~200cm土层基本保持“恒定”,120~140cm土深为土壤水分速交层和稳定层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45.
通过在小陇山林区白皮松容器育苗的实践基础上,总结提出了该树种容器育苗技术措施,对这一省级保护植物的繁殖和发展以及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6.
在对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试验示范模式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经营模式设计原则,并总结出与当地地形地貌配套的梯田农林牧复合生态经营系统、缓坡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经营、侵蚀沟水土保持林复合经营系统、陡坡面乔灌草复合经营系统、庭院经济复合经营系统类型与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47.
树苜蓿(Chamaecytisus palmensis)又称灌木苜蓿或苜蓿树(Tree Lucerne,Tagasate),是一种质地较硬、易建植的常绿豆科灌木.树苜蓿是从非洲西北海岸大西洋的卡那芮群岛(Canary Islands)的帕尔马(Palma)岛上引进澳大利亚的,最初是作为树篱和花园中的装饰物引进的,可用于美化环境.特别可以用在路旁、车道边和房屋四周用作树篱,在沙层深厚的地区有特别明显的固沙作用.是良好的蜜源植物.直到最近在澳大利亚才作为一种高产优质的饲料普遍利用.树苜蓿叶片、嫩枝和树皮均可食用.  相似文献   
48.
蔡国军 《甘肃林业科技》2003,28(4):39-41,83
天然林保护工程,不仅需要对森林进行保护,而且需要永续培育和经营,不能一刀切地封禁了之。必须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采用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手段,加速森林的恢复和更新,提高其生态和社会功能,并科学合理地经营利用多种资源。在天保工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一方面应加紧研究和运用实用性、速效性、可操作性和普遍性的技术;另一方面采取更加综合的方法,研究所有的森林功能、价值和潜能,诸如各种类型森林经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树木和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健康关系,不同时期森林状态(包括生物多样性和其它环境贡献与价值等)的监测和评价,森林价值(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评估,社区参与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1甘肃的自然条件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边题,黄河上游,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及秦巴山地交汇地带,呈东西向狭长带状,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自然条件复杂,气候类型多变,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呈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温带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和高寒阴湿气候区。大部分地区海拔都在1000m以上,太阳年辐射量4.6~67MJ/cm2,年日照时数1600~3300h,年平均气温在0~15℃之间,≥10℃的年有效积温,除甘南草原、祁连山地和华家岭地带不足外,其余均高于2000℃,部分地区在3000℃以上,最高达4500℃;年平均降水…  相似文献   
50.
以甘肃定西文冠果人工种群的枝叶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了试验区内59株文冠果枝叶的5个表型性状,利用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研究了文冠果枝叶在分布区内不同个体间、不同枝条部位间和不同新梢类型间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文冠果复叶表型性状在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但各性状指标的变异幅度不一致,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小叶长(18.70%)﹥小叶宽(17.96%)﹥复叶长(17.04%)﹥小叶对数(14.14%)﹥小叶数量(13.07%);在不同枝条部位间(顶复叶和侧复叶)复叶特征差异不大且规律不一致,只有小叶宽、小叶对数和小叶数量3个性状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同新梢类型间(被毛枝条和无毛枝条)复叶特征差异也较大,除小叶对数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此外,文冠果新枝类型与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密切相关,其中新枝朱红无毛的植株病虫害很轻,而新枝褐色有毛的植株病虫害非常严重,此特征可作为文冠果植株初步选优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