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08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18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82篇 |
农学 | 156篇 |
基础科学 | 202篇 |
335篇 | |
综合类 | 1806篇 |
农作物 | 210篇 |
水产渔业 | 184篇 |
畜牧兽医 | 750篇 |
园艺 | 293篇 |
植物保护 | 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43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188篇 |
2018年 | 196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112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204篇 |
2013年 | 199篇 |
2012年 | 191篇 |
2011年 | 239篇 |
2010年 | 234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93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66篇 |
2005年 | 142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为探讨乳化异氟醚对大鼠中枢突触体ATP酶活性的影响,选用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麻醉组和麻醉恢复组,经乳化异氟醚尾静脉注射对大鼠进行麻醉,采用比色法检测各脑区的突触体ATP酶活性。结果显示:大鼠注射乳化异氟醚后大脑皮层、海马和丘脑Na+-K+-ATP酶和Ca2+-ATP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大脑皮质和海马Mg2+-ATP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提示:乳化异氟醚能够抑制大脑皮层、海马和丘脑内Na+-K+-ATP酶和Ca2+-ATP酶的生成,抑制大脑皮质和海马内Mg2+-ATP酶的生成,推测中枢突触体ATP酶是乳化异氟醚产生麻醉效应的主要靶位。 相似文献
44.
45.
盐胁迫对菘蓝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定蓝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30,60,90,120和150 mmol·L-1)对菘蓝幼苗进行处理,胁迫14 d后测定了其生长指标、生物量积累、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根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分析不同程度盐胁迫对菘蓝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菘蓝幼苗株高和根长都有抑制作用,对根和叶的物质积累也有显著影响,并随浓度的递增呈降低的趋势;菘蓝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而根质膜透性、叶片脯氨酸含量则呈升高趋势;丙二醛(MDA)含量、组织自动氧化速率(RA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当NaCl浓度低于90 mmol·L-1时,菘蓝幼苗的生长没有受到盐胁迫的明显抑制,根系活力降低不明显,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也未显著升高,说明菘蓝幼苗对低浓度盐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收集甘肃不同生态区域蒙古黄芪种苗,制定种苗质量分级标准分析种苗等级与药材产量的相互关系,为黄芪规范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甘肃省不同生态育苗区共收集35份蒙古黄芪种苗,测定各产区种苗单株鲜重、根长、根粗、芽体长、芽体个数、病斑度等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种苗分级。后将不同等级种苗移栽,分析种苗等级与药材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甘肃省不同生态育苗区蒙古黄芪种苗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单株鲜重≥6.17 g,根长≥39.09 cm,根粗≥6.07 mm;二级种苗的单株鲜重为5.73~6.16 g,根长为31.32~39.08 cm,根粗为5.64~6.07 cm;三级种苗单株鲜重为3.27~5.72 g,根长为25.11~31.31 cm,根粗为5.02~5.63 mm。结论:黄芪产量随着种苗等级降低而减少,生产中采用一、二级种苗进行种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7.
48.
49.
提高绵羊冷冻精液质量和受胎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75年开始此项研究,五年来,着重对绵羊冷冻精液稀释液的保护性能进行研究;同时还进行了精液冻前处理、冷冻和解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16种稀释液进行了受胎试验。共授精母羊2983头,产羔970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32.5%(13.7~58.9%)。其中各年最佳组合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43.3%(26/60,1975),51.3%(39/76,1976),58.9%(43/73,1977)和53.4%(47/88,1979)和57.1%(48/84,1979)。 相似文献
50.
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对部分桑园害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从传统中草药苦参中提取的苦参碱用于桑树害虫防治的可行性,用2%苦参碱稀释药液对部分桑园害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并检测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苦参碱对桑尺蠖、桑毛虫、棉大造桥虫、红腹灯蛾、白毛虫有较强的毒力,其LC50分别为23.55、28.73、28.52、30.71、25.61 mg/L,以1 500倍稀释药液对上述5种害虫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为92.18%~96.78%,并且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24 h虫口退减率为89.81%~96.00%;对桑园微型害虫桑蓟马和朱砂叶螨也有较强的毒力和防治效果,1 500倍稀释药液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95.52%、98.07%,田间防治24 h虫口退减率分别为90.61%、92.55%;对桑螟、野桑蚕的毒力较低,LC50分别为364.47和351.01 mg/L,1 500倍稀释药液对2种害虫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仅有3.13%和3.83%,田间防治24 h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8.06%、8.70%。用2%苦参碱的2 000倍、1 500倍、1 000倍稀释药液喷施桑树后,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4、8、32 h,安全间隔期后采摘桑叶喂蚕,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产茧量性状无不良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苦参碱对桑园害虫防治具有选择性药效,如果桑园害虫的优势种群为桑尺蠖、棉大造桥虫、桑毛虫、红腹灯蛾、白毛虫、桑蓟马、朱砂叶螨,可以考虑采用苦参碱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