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桑枝大球盖菇,体色泽艳丽,腿粗盖肥,食味清香,细腻脆嫩,爽滑可口,营养丰富,干菇香味浓郁,富含相当高的蛋白质和对人体有益的黄酮素,能治疗或改善人体多种疾病之功效。桑枝大球盖菇具有极强的抗杂菌能力,可直接采用生料或发酵料栽培,栽培成功率高,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桑树初夏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重庆市春季降水多,湿度大,容易引起桑树病虫害发生.根据西南大学、黔江、涪陵、万州桑树病虫测报点的观察调查,结合重庆市大面积蚕桑生产实际,现将目前桑树病虫害情况通报如下,望各地结合当地桑树病虫发生实际情况,搞好防治,减轻危害. 1 重庆市目前桑树主要病虫发生情况 (1)今年春季虽然重庆市降水较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有利菌核病的蔓延传染,由于全市对桑椹菌核病防控抓得早,各区县认真贯彻执行了果桑菌核病的科学防控技术,全市果桑生产获得了好的收成.但是也有个别地方果桑菌核病发病仍然严重,果桑园内不同程度地散落了桑椹菌核病的病果即白桑果,这些病果将是明年果桑菌核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3.
蚕业是重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传统优势产业,历来受到各级党政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重庆蚕业将更好地发挥作用,推进蚕农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4.
蚕种是特殊的生产资料,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有其特殊的技术要求.生产受季节性限制,贮存受时间性限制.蚕种生产少了,不能象工业产品那样,可以组织多方力量加班加点生产出来,满足用种的及时需要;蚕种多了,又不象其它种子可长期保存,留作后用,超过一定范围的保护期,只有烧掉,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于是,在蚕种供需平衡上出现了“少了要  相似文献   
15.
蚕桑生产能否发展的中心问题,是看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只有蚕桑的经济效益好,植桑养蚕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和巩固。因此,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各级党政领导大力支持与投入,使蚕桑生产成为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农村脱贫致富的门路。为了研究大竹县“蚕桑生产发展战略”,笔者对大竹县蚕桑情况作了初步调查,试图通过本文,为进一  相似文献   
16.
蒋贵兵 《蚕学通讯》2006,26(1):36-41
1 2005年蚕业生产工作的回顾1.1 2005年蚕业生产工作取得的实效一年来,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在各级党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克服了管理体制不顺、技术人员不稳、生产投入不多、自然气候多变、工业污染加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把握形势,迎接挑战,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强化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不仅能缓解栽培食用菌原料的供求紧张状况,还能提升食用菌的品质,既能增加蚕业的附加值,又能大大减少森林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1栽培前的准备根据栽培食用菌的规模大小,提前做好规划,准备好房屋、设施、设备、原材料等。1.1生产用房远离污染源的地方新修房屋或利用现有通风、透气、能密闭的闲置房屋作接种室、菌  相似文献   
18.
蚕业发展史的情况表明,蚕种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蚕桑生产的稳产高产,而且影响丝绸行业的兴衰.近几年来,桑蚕茧丝绸行业的迅速发展,蚕茧价格上涨,蚕农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蚕农的积极性,然而,作为蚕桑生产最基础之一的蚕种生产却十分令人忧虑,是整个行业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而且面临的形势日逐严峻.  相似文献   
19.
蒋贵兵 《蚕学通讯》2000,20(1):45-49
蚕种是蚕丝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强化蚕种管理,理顺产用体制,深化改革,增加科技含量,促进蚕品种改良和选育,提高质量,增强蚕种竞争力,是重庆蚕种业的当务之急。1 重庆蚕种业的历史沿革 古人云:“养蚕之法,种为先”。重庆位于川东,《新唐书》中记载当时四川向唐皇室贡锦地区就有璧州(现璧山一带),可见重庆地区的蚕种业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在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合川创办蚕桑公社,以太和镇为基地,举办蚕桑教育,培训技术,改良桑蚕品种,可谓蚕业始盛。这时重庆蚕种主要是农民自留的土种。1933年全国蚕丝改良…  相似文献   
20.
蒋贵兵 《蚕学通讯》2005,25(1):28-33
1 2004年蚕业生产工作的回顾 2004年,我市蚕业生产形势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呈现可喜势头,面临难得机遇,存在严峻挑战,具有良好前景.我们蚕业工作者带领广大蚕农,经过艰辛努力,把握形势,克难攻坚,因势利导,迎接挑战,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实现了桑树基础稳,发种数量增,单张产茧高,蚕茧质量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