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18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华南地区不同品系水稻积累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华南地区较为常见的杂交稻、优质常规稻2个水稻品系,16个水稻品种,通过土壤盆栽试验,待其成熟收获后,分析水稻根表、根部、秸秆、糙米中砷含量及相关影响元素的含量,旨在研究不同水稻品系(种)对砷吸收、转运和积累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为低积累、高耐性水稻品系(品种)的选择及相应的农业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砷在水稻中的分布情况为根表>根部>秸秆>糙米;供试的糙米中砷含量为0.18~0.47 mg·kg<'-1>,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 4810-1994).水稻根表铁锰膜中砷含量随根表中铁、锰的增加而富集,相关分析表明,根表铁锰膜形成可以有效降低糙米砷积累,而秸秆磷可以有效降低秸秆中砷的积累.杂交稻各部位的砷含量及转移系数均高于常规稻,且秸秆和糙米砷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天优122的糙米砷积累能力高于其他品种,美香占2号低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72.
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颜色遮阳网覆盖对菜心采收期产量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遮阳网均使菜心产量降低,其中对照>红网>银灰网>蓝网>黑网;覆盖处理菜心叶片及薹茎内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阴离子(O-2·)生成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红色网覆盖在各项指标上均与对...  相似文献   
173.
郝守宁    董飞  刘晓波  郭永刚  苏立彬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2):378-383,430
针对青藏高原流域生态景观格局的演变所引起的生态风险问题,选取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的尼洋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1980年、1995年、2010年、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将尼洋河流域划分为814个生态风险评价单元,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尼洋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尼洋河流域近40年来的6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皆发生了改变,其中水域和建设用地变化幅度最明显;(2) 1980—2020年流域内高生态风险区与中生态风险区面积增加,流域内总体景观生态风险呈增加的趋势,生态恶化的区域主要发生在尼洋河干流河谷区和高海拔区;尼洋河流域各期景观生态风险等级以尼洋河干流为轴线呈现对称式分布,跟随海拔高程的上升生态风险等级增加;(3)尼洋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呈逐年上升的正相关性,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效应。综上,1980—2020年尼洋河流域生态风险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驱动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4.
秋水仙素诱导大葱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董飞  陈运起  刘世琦  高莉敏  王传增  陈伟 《园艺学报》2011,38(12):2381-2386
 以章丘大葱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大葱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并利用形态观察,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0.8%秋水仙素处理48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植株存在明显“玻璃化”现象,生根困难,移栽后不能成活。通过组织培养去“玻璃化”,获得正常生长的四倍体植株。四倍体植株的细胞染色体数2n = 4x = 32,植株多倍体形态特征明显,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叶面气孔变大,气孔密度减少;株高、葱白长度等与二倍体植株相比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5.
从早期经济效益考虑,香椿芽矮林密植的初植密度,以每公顷6万株为宜,以后随着林龄的增长,逐年疏去自然枯死的植株和生长衰弱、濒临死亡的植株,使每公顷矮林最终保持在1.5~2.25万株。如果一开始就要建立一个较稳定的矮化密植林,初植密度以每公顷1.5万株为宜。密植林的栽植,以每穴栽1株为好。  相似文献   
176.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和5.25万、6.00万、6.75万和7.50万株/hm2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先玉335和强盛38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植株株高和穗位高升高,茎粗和单株干物质重降低,播期推迟使这种升高和降低效应进一步加强。玉米产量在密度间的变化根据玉米品种不同而异,整体均表现为晚播处理产量较低,中播处理较高。随着播期提前,玉米生育期也相应延长,生育期延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播种至拔节期。先玉335在早播和中播条件下适宜密度为6.75万株/hm2,晚播条件下适宜低密度种植;强盛388在3个播期下均适宜低密度种植。本地区旱地玉米最佳播期在4月27日左右,适宜播种密度为6.75万株/hm2左右,玉米茎秆性状及产量指标较优。  相似文献   
177.
旱地黑小麦新品种—冬黑120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8.
[目的]了解四川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以及种植制度对该地区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影响.[方法]以四川省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  相似文献   
179.
董飞 《河北果树》2023,(3):32-33
<正>1 苹果树生长特点分析1.1土壤要求较低苹果树的环境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较低,就算是比较贫瘠的土壤,甚至于干旱沙石也可栽种苹果树,且生长于这一环境下的苹果,口味更是与众不同,丝毫不逊色于土壤条件较好地带的苹果树所结出来的果实[1]。我国东北地区,以黑土为典型土壤,黑土中性偏酸,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丰富,土壤肥沃,无疑更适合栽种苹果树。  相似文献   
180.
钙、镁、硫、硅用量对大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章丘大葱为试验材料,利用正交设计,对钙、镁、硫、硅4个因素在3个水平上对大葱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元素中,各因素水平的变化对大葱产量的影响为硅镁钙硫。通过多重比较分析确定了钙、镁、硫、硅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35、45、225、180 kg/hm2。处理5(Ca 135 kg/hm2,Mg 45 kg/hm2,S225 kg/hm2,Si 60 kg/hm2)与最佳施肥量组合最接近,并且处理5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