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江淮地区春季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适宜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廖华俊  董玲  江芹  陈静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12-5914
[目的]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方法]以东农303为对照品种,对10个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特征、薯块性状、产量和商品薯率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结果]在10个参试品种中,中薯3号表现最好,产量高、薯块较大、结薯集中、芽眼中等、表皮光滑、薯形优美,且大中薯率高,高于对照12.51%;其次为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生育期短,薯块膨大速度快,产品上市早,经济效益好,同时不影响下茬水稻种植,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结论]该研究为江淮地区发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部分CIMMYT玉米种质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娜  金益  董玲  于天江 《玉米科学》2009,17(3):60-63
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部分CIMMYT玉米种质及其测交组合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结果表明:Pob46自身的发病率最低,测交组合的平均发病率也最低,是一个对丝黑穗病有较好抗性的CIMMYT种质资源;Pob45自身的发病率稍高,但测交组合的平均发病率不高,是有一定利用价值的CIMMYT种质资源;Pob69和Pob70自身的发病率和测交组合的平均发病率都较高,不能作为抗丝黑穗病的种质资源来利用。  相似文献   
43.
将CIMMYT种质Pob46和Pob45分别导入东农250的父本自交系吉846和母本自交系444中,研究CIMMYT种质对其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吉846改良系和444改良系所配杂交组合的株高及穗位均有所降低,有利于增强组合的抗倒伏性;百粒重普遍增加但产量普遍降低,仅有个别组合增产;其它性状如雄穗一级分支数和行粒数等,二者改良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4.
施肥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东农252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5种密度和5个施氮水平对玉米品种东农252产量的影响。在氮肥和种植密度由低水平到高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东农252籽粒产量先增加后减少。本试验筛选出了最优组合方案为氮肥189kg·hm^-2,密度54900株·hm^-2,最高籽粒产量为12352.68kg·hm^-2。  相似文献   
45.
经连续多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出用1.5%二硫氰基甲烷WP通过"一漫、二浇、三灌根"的操作步骤,可有效防治瓜萎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46.
宁志怨  董玲  廖华俊  李卫文  江芹  王爱听 《园艺学报》2016,43(Z2):2723-2724
‘皖香’草莓是由日本草莓品种‘4377’和‘佐贺清香’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果实在年前和年后分别呈粉红色和鲜红色,长圆锥形,一、二级果序平均单果质量为(17.26 ± 3.75)g,产量达(24.89 ± 0.56)t ? hm-2。果肉白色,味甜,香浓。可溶性固形物平均为11.7% ± 1.2%,果肉硬度(1.21 ± 0.15)kg ? cm-2。田间综合表现佳,适合安徽及临近省份种植。  相似文献   
47.
"凤丹1号"和"凤丹2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通过混合选择育种选育而成。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凤丹新品种选育过程、主要性状、产量与品质表现,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8.
金益  董玲  李严  郭然  于天江 《玉米科学》2010,18(1):53-56
以2个由亚热带群体和与之杂种优势关系最近的温带核心种质代表系杂交构建的半外来群体为试验材料,将其中的部分选系与测验种测交,通过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来分析改良效果,为这些半外来群体及其选系在高纬度地区的继续改良和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半外来群体B73×Pob45与旅大红骨群和Lancaster群测验种有较大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Mo17×Pob46主要与改良Reid群测验种有较大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其中的部分选系有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9.
江芹  李卫文  董玲  廖华俊  俞年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43-19345
[目的]探讨亳菊组织培养的快繁技术。[方法]以亳菊的茎尖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剂量的NAA和6-BA,分别进行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考察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亳菊丛生芽形成与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试管苗长势和生根的影响,并根据丛生芽的数量、长势、苗高、根条数、繁殖周期等指标,筛选适合亳菊茎尖离体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结果]亳菊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0 mg/L+NAA0.10 mg/L;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全量培养基;诱导生根的最佳配方为1/2MS+IBA0.30 mg/L。将试管苗移栽到土∶泥炭∶珍珠岩为1∶1∶1的基质中,其成活率达99%,大田移栽的试管苗成活率可高达97.9%。[结论]该研究所筛选的培养基配方可作为亳菊脱毒培养的最优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0.
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华俊  江芹  董玲  宁志怨  李卫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18-10020,10030
[目的]优化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基肥施用量和播种期对江淮地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确定稻草覆盖秋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采用费乌瑞它品种马铃薯获得产量高于16320.52kg/hm^2的农艺措施为:播种密度6.255万~7.050万株/hm^2,施用基肥(N∶P∶K含量45%的三元复合肥)1025.4~1211.7kg/hm^2,最适播种期8月17~21日。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播种时期,其次是播种密度,最后是基肥用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