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林业   404篇
农学   335篇
基础科学   281篇
  183篇
综合类   1759篇
农作物   212篇
水产渔业   216篇
畜牧兽医   1005篇
园艺   445篇
植物保护   16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为了加快多批次养蚕技术的推广,对陕南多批次养蚕技术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陕南采用大、小蚕循环套养模式,年养蚕次数由2~3次增加到5~6次,解决了养蚕大户蚕室蚕具紧张和劳力不足的问题,减少了桑叶浪费,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为促进蚕桑强村大户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62.
中棉113于2019年引种到北疆,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示范种植,平均666.7 m2籽棉产量达到400 kg甚至更高,机采条件下多地多年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超过30 mm,断裂比强度超过30 cN·tex-1.介绍了中棉113作为机采棉在北疆引种示范以来的特征特性表现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为新疆棉...  相似文献   
963.
船行灌区现行的渠系工作制度不合理,导致干渠流量不稳定和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的问题.以西干渠输水系统为例,考虑不同时刻上级渠道配水流量波动最小和渠系渗漏损失最小这2个目标,以灌水连续性、配水量、流量以及灌溉可供水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渠系工作制度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非线性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渠系工作制度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模型适用于解决灌区渠系工作制度优化的问题,实行优化后的渠系工作制度可有效减少渠系渗漏损失、运行时间和流量波动.  相似文献   
964.
秸秆还田是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田间生产秸秆量大且降解缓慢,添加外源物料对加快秸秆降解、促进养分释放有重要意义。基于网袋法,添加不同浓度的生化黄腐酸和微纤维岩棉,研究其对玉米秸秆降解及土壤碳氮、作物生长的影响。外源物料施入量设计3个梯度,分别为土重的0.5%、1%、2%。设计7个处理:单秸秆(CK)、秸秆+0.5%生化黄腐酸(T1)、秸秆+1%生化黄腐酸(T2)、秸秆+2%生化黄腐酸(T3)、秸秆+0.5%微纤维岩棉(T4)、秸秆+1%微纤维岩棉(T5)、秸秆+2%微纤维岩棉(T6)。结果表明:(1)添加生化黄腐酸的各处理降解前100天慢后快,降解率、降解速率与浓度呈反比,360天后降解率达75.97%~82.60%,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秸秆氮释放率以100天为转折点,360天氮释放率达71.51%~74.75%;与CK相比,降低土壤容重19.85%~30.53%,增加土壤总孔隙度19.57%~26.09%,提升土壤碳氮含量;除T1外,对作物生长起抑制作用。(2)微纤维岩棉在各时期均能加快玉米降解,快速释放氮(除T4),360天达63.60%~78.13%;相比CK土壤容重降低24.43%~29.77%,总孔隙度增加21.74%~26.09%,土壤碳氮含量显著提升;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促进根系发育。两物料一定程度上均能加快秸秆降解,促进养分释放,提高土壤碳氮含量,作物生长受物料浓度影响差异显著,整体效果添加微纤维岩棉各处理优于生化黄腐酸,以土重0.5%、1%为宜。  相似文献   
965.
利用宿迁市船行灌区实测数据率定衰减指数平滑模型的参数,研究了衰减指数平滑模型在蔬菜大棚墒情预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与霍尔特双参数模型相比,衰减指数平滑模型改善了预报效果,用于蔬菜大棚墒情预报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66.
2013年11月29日~12月1日,由农民日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品牌农资大会暨种植大户联谊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家农资企业、500多家种植大户和农资行业管理部门、协会和科研单位专家参加了会议。大会揭晓了“2013中国用户喜爱的农机品牌”和“2013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评选结果,并邀请了多位领导和专家进行主题演讲,把脉未来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67.
马铃薯脱毒原种扩繁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马铃薯脱毒原种扩繁过程中密度、追肥、培土三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 ,提出“6 6 7m2 植 5 0 0 0穴 ,追施尿素 7 5kg ,培土二次”的原种扩繁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以期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68.
采用平板混菌法对土壤病原菌进行分离,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田土壤病原菌数量分布与病害相关性。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田的致病菌数量较常规农田有较大幅度提高,并随耕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保护性耕作土壤真菌种类主要分为4大类,其数量由多到少排序为曲霉菌>串珠镰刀菌>腐霉菌>禾谷镰刀菌。分离到的玉米病原菌种类主要是串珠镰刀菌、腐霉菌和禾谷镰刀菌,其数量分布为串珠镰刀菌>腐霉菌>禾谷镰刀菌。保护性耕作田中的玉米苗期病害发生程度重于常规农田,随保护性耕作年限的延长病害呈明显加重趋势。保护性耕作方式能加重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程度,但有减轻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9.
根据BT型早熟中粳不育系爱知香A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利用"混合株行分半冷藏法"提纯亲本,全程质量监控防杂保纯;合理安排花期,稀播、多栽、"超前搁田",合理基蘖肥加重施保花肥,防病治虫保健栽培以创建双强群体和合理的穗粒结构;巧用"九二○"调花,弹拨穗层打散母本穗型改善受粉姿态,垂直行向行走竹竿抢赶花粉来提高异交结实率等高产繁殖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970.
指出了离合器故障在传动系故障中占有较大比例,分析了离合器常见故障的现象、故障原因,阐述了判断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