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林业   404篇
农学   335篇
基础科学   281篇
  183篇
综合类   1759篇
农作物   212篇
水产渔业   216篇
畜牧兽医   1005篇
园艺   445篇
植物保护   16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引进东北辽西科尔沁沙地樟子松在青海湖斜麻沙区进行栽植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樟子松当年主顶芽平均生长高度达10.13 cm,侧顶芽生长高度平均达5.14 cm,平均顶芽生长达7.64 cm,苗木整体生长良好,当年成活率达到93%;经过长达6个多月寒冬,越冬成活率达80%,返青良好。  相似文献   
82.
犊牛新蛔虫病的病原体为弓首科弓首属的牛弓首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的小肠内引起的线虫病。犊牛临床上以腹部膨大、腹痛、肠炎、下泻等为特征。本病分布很广,遍及世界各地。新生犊牛大量感染时可出现死亡。1流行病学犊牛新蛔虫感染有胎内感染和乳汁感染两种方式。本病主要发生于5月龄以内的犊牛,在自然感染情况下,2周龄至4月龄的犊牛小肠中寄生有成虫。  相似文献   
83.
对东至县稻渔综合种养进行了调查,介绍了全县稻渔综合种养概况,总结了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工作的成效及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85.
生物肥料“宁盾”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发现,生物肥料"宁盾"能够有效防治甜瓜枯萎病,提高甜瓜的出苗率,促进甜瓜的生长,并显著提高甜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在甜瓜连作田中,"宁盾"处理组枯萎病严重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生防效果高达81.55%。育苗10 d后,"宁盾"处理组出苗率较对照组高20.66%~61.54%。在甜瓜"新景甜1号"移栽25 d后,"宁盾"处理组甜瓜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分别增加57.50%、8.18%、47.16%,处理组增产达21.02%;甜瓜"圣姑"移栽到大田45 d后,与对照组比较,"宁盾"处理组甜瓜株高、茎粗分别增加14.88%、15.15%,增产率高达57.61%。另外,"宁盾"处理组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宁盾"对甜瓜的品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6.
正2019年10月18日,广西实施油茶"双千"计划科技支撑研讨会在百色市召开,来自区内外的油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广西油茶产业未来发展之路。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走进凌云县下甲镇双达村油茶低产改造示范基地,看到经过低改的百年油茶树硕果累累,压弯了枝头,听到基地茶籽出油率达到28%,油茶产业为全村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超过2.1万元  相似文献   
87.
<正>在奶价低迷奶量限收的当前,很多牧场为了缓解事态采取淘汰低产奶牛、饲养小公牛,有的牧场不敢提高单产产奶量,有的牧场主直接在朋友圈晒出"今天的8吨牛奶何处去?"。以上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牧场的焦虑和无奈,下面是笔者作为一个奶业工作者,针对当下形势,为牧场从自身角度出发,提供一些参考战略战术意见,以破解当前的牧场焦虑。一、管理人才的更新一个优秀的管理人才能够带领牧场很  相似文献   
88.
猪瘟又称猪霍乱、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定为国际检疫对象,是危害我国养猪行业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随着我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变化,猪瘟也表现出非典型化、新生仔猪的先天性感染、混合感染严重、免疫失败等新的发病形式。为加强对猪瘟的防控,笔者着重论述了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发病新特征,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9.
仔猪从断奶至70日龄左右的猪只(6~30kg)为保育仔猪.此期的仔猪对饲料要求苛刻,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营养要求大,且消化吸收功能发育不成熟.所以,我们需要配套的饲养管理技术来保障保育仔猪的健康成长,为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为探究吉林地区马铃薯氮素利用和产量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效果,采用延薯4号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设置4个铵硝(NH4+∶NO3-)比例,处理分别为:0∶100(Y1)、25∶75(Y2)、50∶50(Y3)和75∶25(Y4),分析了氮素利用差异及成熟期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随着铵硝比例的增加,马铃薯的氮素利用提高,植株生长旺盛,高比例的铵态氮增施各指标均有降低。其中铵硝比为Y2时,植株中氮素累积量、氮效率、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最高,且茎粗和叶面积及产量性状最好,而Y1表现较差。Y2处理的氮素利用与生长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964,排序为1。可见,铵硝比的增加会促进氮素利用,进而改善植株形态建成,提高产量。本试验铵硝比25∶75为最优处理,可作为吉林地区马铃薯氮素高效管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