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生物发酵饲料是目前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比较研究了5种常用饲料原料(小麦、玉米、豌豆、大豆和豆粕)经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发酵后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经3种酵母发酵后pH值显著降低。豌豆、豆粕和大豆在发酵后期pH值均升高。除豆粕经热带假丝酵母发酵后干物质回收率上升外,其他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后干物质量均降低。玉米原料分别经酿酒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发酵后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而大豆、豌豆和豆粕原料经2种酵母发酵后还原糖含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热带假丝酵母发酵小麦、玉米、大豆和豆粕4种原料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3种酵母菌能够有效降低饲料原料中的植酸含量,但仅对小麦和玉米中的抗性淀粉有一定的降解效果。综上所述,通过控制酵母菌发酵时间,能够有效提高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并降低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利用酵母菌对饲料原料进行预发酵处理成为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1、受污染的废弃肉粉,肉骨粉和鱼粉,加入浓度2.5~3.0%的丙酸,即能持久地控制沙门氏杆菌的繁殖。 2、丙酸的用量要根据饲料中沙门氏杆菌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否则虽可减少沙门氏杆菌,但不能彻底根除。 3、将丙酸均匀地掺入饲料中,使之充分接触。  相似文献   
13.
<正> 各种蛋白质饲料除应注意科学的搭配比例和合理的使用量外,在生产中还应考虑加工方法、加工温度和贮存条件等问题。据美国大豆协会报导,生大豆含有不良物质如抗胰蛋白酶、产生甲状腺肿大的物质、皂素和血凝素等,影响畜禽的适口性、消化性和生理过程。但是这些物质在110℃温度下经三分钟热处理可被破坏。豆类籽实加工提取油脂  相似文献   
14.
旨在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的联合分析,筛选影响乌骨鸡肤色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在HW1系黑羽乌骨鸡群体中选取150日龄的6只白肤个体和6只乌肤个体分为两组(white skin, WS和black skin, BS)作为试验样本,采集胸部皮肤组织,提取RNA和蛋白,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和蛋白组定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和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DEPs),并对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与分析,进一步筛选与乌骨鸡肤色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显示,转录组共鉴定到293个DEGs,蛋白组共鉴定到4个DEPs,其中重叠的基因有CRP、DCT、GPNMB。随机选择5个DEGs进行RT-qPCR验证,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富集分析表明,DEGs和DEPs显著富集在71个GO条目和4个KEGG通路中,包括黑素细胞分化、黑素体、黑素体膜和黑素原生成通路。接下来,通过Cytoscape软件的cytoH...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SLCO家族基因与绿壳蛋壳色的关系,试验以产绿壳蛋母鸡为试验样本,分别收集产蛋前期(150日龄)和产蛋后期(500日龄)的鸡蛋、心脏、肝脏、脾脏、肌肉、卵巢、壳腺组织和血样样品,采用色差仪测定壳色数值;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HO-1和SLCO家族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产蛋前期蛋壳L*值极显著低于产蛋后期(P<0.01),而b*值极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1);产蛋前期血清中HO-1含量和壳腺中HO-1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1);SLCO1C1和SLCO4C1在壳腺中特异性表达,SLCO1A2在肝脏中特异性表达;产蛋前期SLCO1C1和SLCO4C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5)。结果表明HO-1基因表达与酶活性下降造成绿壳蛋鸡壳色变浅,SLCO1C1和SLCO4C1可能是胆绿素合成和转运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6.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21-24nt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mRNAs的3′UTR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沉默基因表达,参与多种生理、生化、病理过程。目前有许多研究表明miRNAs影响动物的昼夜节律。论文就miRNAs在昼夜节律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揭示其在昼夜节律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为更深入理解动物昼夜节律系统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蜂毒肽是一种两亲性阳离子肽,作用类似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溶血、广谱抗菌和抗肿瘤细胞等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蜂毒肽对黑色素调控相关G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择30日龄乌骨鸡20只,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注射蜂毒肽(剂量为150~200μg/kg体重,6 d后重复注射1次),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安慰剂。12 d后采集胸侧皮肤样本,进行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和相关基因的转录、蛋白水平检测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蜂毒肽组日增重下降,肤色亮度(L)值的始末增幅加大;蜂毒肽组GNAI1基因及其上游EDNRB基因的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GNAS基因及其下游ADCY3基因的mRNA表达量下降(P<0.05);蜂毒肽组GNAI1基因编码Gi1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5),GNAS基因编码Gs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蜂毒肽组的胞内cAMP浓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蜂毒肽组的GNAI1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GNAS表达强度略低于对照组。综上,蜂毒肽可促进Gi活化,抑制Gs活性,进而影响包括cAMP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