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0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胡枝子(苕条)是北方山区、半山区秋季主要蜜源之一,在吉林省的气候条件下,从7月下旬陆续开花,8月中旬进入盛期,下旬进入后期。胡枝子花期是当地全年最后一个蜜源,从生产角度出发是一个主要流蜜期,但从蜂群越冬和来年繁殖的长远观点出发,又应兼做为辅助蜜源利用。为此,本花  相似文献   
92.
越冬雄蜂寿命及其生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越冬雄蜂生殖力的观测发现:秋季产卵较晚的新王群仍然保持着“容纳”雄蜂的情绪,在这种蜂群里大批雄蜂可以安全越冬;越冬雄蜂的寿命8个月以上;越冬雄蜂精子的活性正常,采集量符合常规标准;利用越冬蜂精液为早春培育的处女王授精,产卵后经长时间观察生殖力正常。  相似文献   
93.
半地下蜂群越冬室,温度稳定、湿度适宜、管理方便、蜂群越冬安全。下面是吉林省敦化县黄泥河公社黄泥河大队养蜂场建筑的半地下蜂群越冬室。越冬室的地下是用石头砌成宽100厘米、高110厘米的墙壁,地上继石墙基础用砖砌成宽24厘米,高110厘米的双壁,双墙空间加填锯末,天棚上覆盖40厘米厚的锯末。沿室内两侧地平面设4个40×40厘米的进气口,在两侧房山上设4个50×50厘米的出气口,室内空气通过大百页窗口排出。  相似文献   
94.
人类利用蜂产品的历史悠久,蜂蜜、蜂蜡作为传统的蜂产品已有数千年,蜂巢、蜂蛹虫、蜂花粉等蜂产品的利用历史也很久远,蜂王浆作为现代蜜蜂产品的主要品种,其发展利用历史已有记载。在国外,1792年弗郎克斯·哈伯(FrancoisHuber)提出王浆一词[1];1852年美国朗斯特罗什先生收集了足够数量的蜂王浆请化学家对蜂王浆的成分进行分析研究[2];1888年德国化学家A·Von·pIanta对蜂王浆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一养蜂者随意将蜂群中多余王台削下来被母鸡吃掉,第二天母鸡产下一个较大鸡蛋[4],这一发现引起科学家的注意。从此,蜂王浆…  相似文献   
95.
三、残存的中蜂群是长白山中蜂自然扩繁的蜂种资源长白山中蜂进入衰落时期以后,各地残存的中蜂群分布情况不同:西蜂密度较大的地方中蜂几乎绝迹,西蜂密度较小的地方还有残存的中蜂。这些地方的中蜂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区,有野生和桶养2类,野生蜂多在难于寻觅的悬崖石洞...  相似文献   
96.
在研究考证东北古代蜜蜂文化的过程中,挖掘出上百个蜜蜂、蜂蜜、蜂蜡等地名,从分布区域和地理位置来分析,发现以东北两座古城———沈阳市、吉林市为中心形成了两个蜂地名圈。沈阳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的疆域;汉代属于辽东郡,曾是西汉的侯城,公元947年辽朝建立后...  相似文献   
97.
新疆黑蜂是我国较早形成的西蜂地方品种资源之一,也是当前发现能在我国野生的西蜂品种之一,因此,这个品种不仅以凶暴的个性出名,而且在生物学特性上还披着一层神秘的色彩。黑蜂进入新疆的时间说法不一,但总体上可以看出黑蜂不是从一个时间一个地方进入新疆的。据文献记载,1900年俄国东正教徒将黑蜂带入中国新疆伊犁和阿尔泰地区饲养[1];其后,20世纪初多次由俄国引入黑蜂;1925-1926年俄国人思迪凡·堪德诺尔特等从哈萨克斯坦将大批黑蜂带入新疆[2]。据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乡塔里布拉克村哈萨克族养蜂老师傅木拉提汉回忆,1919年有一位叫“白眼…  相似文献   
98.
自2002年以来收集的黑蜂素材,分别经过单群繁育和集团繁育,纯度基础较好的向原种黑蜂发展;纯度基础较差的在繁育中不断提高纯度,按着黑蜂原种目标进行繁育,并继续收集黑蜂素材,扩大黑蜂基因信息量,为保存新疆黑蜂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繁育过程中,我们在对黑蜂素材生物学特性观察的基础上,对新疆黑蜂及有关蜂种进行了主要形态指标的鉴定和分子标记的检测,检验了近几年所收集的新疆黑蜂素材繁育的后代纯度。进一步证明:①虽然新疆黑蜂与东北黑蜂都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从俄国引进的黑蜂,但由于原黑蜂血统基础不同,饲养地域气候、蜜源、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99.
要根据本地气候和蜜源条件引进蜂种——论生产性蜂群换种(二)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薛运波在相同的气候和蜜源条件下,不同的蜂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有的蜂种较耐热,有的则较抗寒;有的蜂种较能采集大宗蜜源,有的则较能利用零散蜜源;有的则越冬或越夏群势削弱率...  相似文献   
100.
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十七)———蜜蜂诗词、歌谣、杂文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陈东海历延芳长白山民间蕴藏着丰富的蜜蜂诗词、歌谣、谚语、故事等,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究竟从何时起源已无从考证,但在地方史料中,有文字记载的还是自清朝以来。此期由于受汉族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