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磺胺嘧啶(SD)是一种高效,低毒,抗菌谱较广的磺胺类药。因其蛋白的结合率低,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是脑脊液中浓度最高的一种,因此是治疗脑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良好药物。目前亦常用SD加抗菌增效剂(TMP)预防和治疗禽霍乱疗效良好。本文初步分析了SD在30羽健康成年鸡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给鸡一次快速静脉注射SD(70mg/Kg)后于不同时间采血样测定血液中SD的含量,血中药物浓度(为纵座标),随时间下降(线性座标)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开放模型。按二室模型算出SD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兽医临床合理制订给药方案、兽医科研、教学以及兽医药品规范的修改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朱斗锡  何荣华 《中国食用菌》2007,26(3):13-13,16
四川绵阳是一个气侯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资源茂密,各种野生食用菌丰富及繁衍的乐园。自古以来,当地老百姓都有采集食用菌的习惯,特别是在50年代,绵阳每年采集各类食用菌干品就达1000多吨。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有些品种已经灭绝,为了开发西部这一珍贵资源,我们对绵阳地区现有的野生食用菌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绵阳地区野生食用菌现有120种,归属于15个科、45个属,本文主要报道部份产量较大的野生食用菌品种及生态、地理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3.
浙江象山港中国对虾放流群的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虾原产黄渤海,浙江海域仅偶见其踪迹。其个体大,生长快,生命周期短,经济价值高,是较理想的增养殖品种。为将中国对虾引入我省自然海域,我们在象山港进行了中国对虾苗种放流试验。  相似文献   
84.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的技术关键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佳木斯,154000张代平张荣华孙广玉1993年黑龙江省引进美国理查德·库伯教授的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1995年作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全省进行联合试验。经过三年在普阳、友谊两个基点农场的试验示...  相似文献   
85.
对苣荬菜芽根在土壤耕层中的分布以及土壤耕作对其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苣荬菜芽根在小麦田和玉米田90%以上分布于0~10cm耕层内,而大豆田苣荬菜根分布相对较深,80%左右分布于0~10cm耕层,土壤耕作次数增多,芽根变短,但对根量分布的影响小麦田和大豆田表现不同,小麦田只翻地处理,0~10cm土层内根显著减少,进一步耙地虽有回升,但也不及原茬,而大豆田翻地之后0~10cm耕层根量超过原茬,而进  相似文献   
86.
特效螨病清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7.
88.
通过对湖南省10年雷达回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剖析了洞庭湖区1980,1983,1988年3次重大洪涝过程的回波特征,并通过对10年中在洞庭湖区发生的一般性暴寸与致洪暴雨各要素的比较,寻找出致洪暴雨的临近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89.
常柴集团金柴总厂实现产销“开门红”常柴集团金坛柴油机总厂传出喜讯;1月份共生产柴油机11000台,销售9000台,实现销售收入740.64万元,实现今年“开门红”。金坛柴油机总厂,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亏损单位,1995年转亏为盈,今年初,加入常柴...  相似文献   
90.
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云南深度贫困区域多集中在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云南农业大学在对深度贫困区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农业科技作为扶贫攻坚的基本方法,根据贫困区域的资源禀赋及贫困人口状况,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农业产业发展动力、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农业产业生产组织形式、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构建了契合当地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扶贫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农业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扶贫的内在传导机制等,增强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实现了脱贫致富从短期效益到长期效益、从"输血"到"造血"的质的转变,为科技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