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37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22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26篇 |
农学 | 400篇 |
基础科学 | 291篇 |
260篇 | |
综合类 | 2353篇 |
农作物 | 198篇 |
水产渔业 | 168篇 |
畜牧兽医 | 1308篇 |
园艺 | 401篇 |
植物保护 | 1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196篇 |
2020年 | 159篇 |
2019年 | 240篇 |
2018年 | 217篇 |
2017年 | 129篇 |
2016年 | 171篇 |
2015年 | 149篇 |
2014年 | 297篇 |
2013年 | 250篇 |
2012年 | 288篇 |
2011年 | 295篇 |
2010年 | 344篇 |
2009年 | 300篇 |
2008年 | 255篇 |
2007年 | 279篇 |
2006年 | 217篇 |
2005年 | 173篇 |
2004年 | 168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5篇 |
1960年 | 5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4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地方株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五味子等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HL2(O1)地方流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水提法制备了单味中草药药液,浓缩为生药含量为1g/mL,利用平板打孔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E.coli HL2(O1)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五味子、诃子对狐源致病性E.coli呈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1.3mm~20.3mm之间,MBC均为7.825mg/mL;金银花、黄连、苦参3味药物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6.4 mm~19.3 mm之间,MBC在15.65mg/mL~31.25mg/mL;板蓝根、黄芩、五倍子等10味药物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1.3mm~14.2mm之间,MBC在62.5mg/mL~250mg/mL;连翘、地丁、白头翁、穿心莲4味药物为低度敏感;其余药物无明显的效果。筛选出了五味子、诃子、黄连、金银花、苦参5味对狐源致病性E.coli HL2(O1)地方株敏感的中药,可为狐源致病性E.coli的防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3.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十五年来在经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举世为之瞩目。我省茧丝生产在省丝绸公司领导下,亦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八十年代中顺利地完成了蚕茧生产基地从珠江三角洲向粤北、粤西等新区转移,进一步促进了蚕茧生产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全省全年二化白茧化,这标志着我省蚕茧优质高产达到了新的水平,根本改变了我省历史上饲养多化蚕种, 相似文献
24.
25.
罗非鱼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济南、泰安、枣庄、德州等地的几个罗非鱼养殖场发病的罗非鱼中,分离到一株G^ 链球菌。将该菌人工感染罗非鱼,证实为致病菌。对该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致病特性、对药物的敏感性等进行了试验,证明核菌为S.iniae。 相似文献
26.
硒是动物必需的一种矿物元素,在动物机体的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无机硒产品应用于畜牧业生产较早,酵母硒的研究也有广泛的应用报道,蛋白硒在猪的应用试验上也有所报道。硒源及硒存在的形式直接影响机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本试验用有机蛋白硒饲喂泌乳奶牛,通过观测奶牛日泌乳量和乳中体细胞含量的变化来分析蛋白硒对奶牛乳量性状的影响。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时间为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2月27日,试验奶牛采用广西南宁市北郊某奶牛场28头胎次为2~5胎、泌乳期为5~7个月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甲、乙 相似文献
27.
28.
鹅血的抗癌机理及其药物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动物血的临床运用日趋广泛。其中以鹅血的抗癌效果最引人关注。鹅血性味咸平,能宽中消胀,健脾利水,排毒解毒,能辅助治疗食管、胃、贲门等消化道癌症。其血红蛋白含有高活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其血清中含高浓度的免疫抗原物质,这些物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或使癌细胞产生“自毁性”核溶解。因此,鹅血的抗癌效果和机理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9.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在棕色和白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以探讨sGC在羊驼皮肤中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GC在棕色羊驼皮肤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是其在白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量的0.16倍,且差异极显著(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羊驼皮肤总蛋白中含有与兔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条带,在棕色皮肤中的反应阳性弱于白色皮肤,且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sGC免疫阳性主要分布在白色羊驼皮肤毛囊的毛球上方细胞及细胞间质,而在棕色羊驼皮肤毛囊中,sGC免疫阳性主要分布在毛球底部和外根鞘细胞及细胞间质。结果提示sGC参与羊驼毛色形成。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