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39篇 |
免费 | 141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7篇 |
农学 | 194篇 |
基础科学 | 190篇 |
232篇 | |
综合类 | 1372篇 |
农作物 | 108篇 |
水产渔业 | 197篇 |
畜牧兽医 | 792篇 |
园艺 | 191篇 |
植物保护 | 1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49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139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79篇 |
2013年 | 136篇 |
2012年 | 147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145篇 |
2008年 | 149篇 |
2007年 | 151篇 |
2006年 | 140篇 |
2005年 | 128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64年 | 7篇 |
1963年 | 6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3.
目前,虾池养殖梭子蟹已在北方沿海地区广泛展开,并成为主要的虾池养殖品种之一,但北方虾池在时间利用上浪费较多,每年的有效养殖时间只有8个月以下,有的仅3个月~4个月,而且夏秋两季梭子蟹集中上市,造成价格低,使渔民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很大影响,为此,我们充分开发现有资源,利用虾池闲置时间,秋放苗、春收获,使商品蟹调节在市场缺乏、价值较高的冬春两季上市,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措施汇报如下。一、虾池改造因室外越冬,虾池2/3面积水深应保持在1.5m以上,如条件限制也可在虾池内挖几条深沟,使水深达到1.8m以上,以利蟹体越冬所需,池底… 相似文献
44.
45.
耕作方式对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调查的方式,研究了黑河中游边缘绿洲新垦沙地农田杂草分布状况,并对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杂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记录杂草16种,隶属10科。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群落基本组成为藜(Chenopodium album)+牛筋草(Eleusineind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与当地传统的地膜覆盖、秋耕和玉米连作耕作方式相比,秸秆覆盖、减少秋耕和玉米-大豆轮作均可增加农田杂草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群落优势度(P0.05)。与当地传统耕作方式相比,秸秆覆盖可增加杂草群落中牛筋草优势度比,降低藜和反枝苋优势度比;减少秋耕可增加狗尾草、反枝苋、灰绿藜(C.glaucum)和米瓦罐(Silene conoidea)优势度比,降低牛筋草优势度比;玉米-大豆轮作可增加米瓦罐优势度比。不同耕作方式对偶见种杂草在田间的分布和组成影响不明显。可以看出,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物种较少,群落组成单一;不同耕作方式对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有明显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对沙地农田杂草合理防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47.
为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彰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县花卉盆景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10月5日,泾县林业局、泾县花卉盆景协会联合主办了庆祝国庆六十周年花卉盆景 相似文献
48.
以池塘养殖250日龄的斑节对虾性腺组织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differential display,DD)筛选性腺差异表达基因,获得173条雌、雄性腺差异表达片段。随机选取44条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及Real-timeRT-PCR验证,最终获得10条阳性差异表达片段,其中OA7-1、OA7-2、OG8-1、OG8-2、OC1-3、OC4-2、OC8在卵巢中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精巢,TG6-3、TG8在精巢中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卵巢,TC1为精巢特异表达片段。序列分析表明OA7-2为脱氧尿嘧啶三磷酸核苷酸水解酶(dUTPase)(E值6e-54);OG8-1为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3亚单位4(eIF-3delta)(E值9e-58);OC1-3为未命名蛋白产物(unnamed protein product)(E值2e-17);OC4-2为60S核糖体蛋白L7(RPL7)(E值6e-40);OC8为60S核糖体蛋白L3(RPL3)(E值5e-36);OA7-1、OG8-2和TC1与BLASTx比对同源性较低(10-4相似文献
49.
50.
采用(CA)_(12)(AG)_(12)及(TA)_(16)生物素标记探针及磁珠富集法构建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随机挑选254个克隆进行PCR筛选,得到51个候选克隆(20.1%)。其中,32个克隆来源于CA-文库,另19个克隆来源于AG-文库。测序发现48个克隆含有微卫星重复单元,通过序列比对,最终获得40个具有特异微卫星序列的阳性克隆。微卫星(GA/CT)_N及(CA/GT)_n 2碱基重复序列分别占所有分离的微卫星数目的20.7%及60.4%。此外,还检测到其它多种微卫星重复类型,如(AT)_n、(GC)_n、(TGG)_n、(AAG)_n、(AAT)_n、(GAA)_n、(GTGC)_n、(GCGT)_n、(GGTTA)_n、(GTGCGT)_n,占检测到的微卫星数目的18.9%。获得的微卫星序列中属于完全型序列的有76条(68.5%),不完全型序列的有22条(19.8%),另有13条属于复合型序列(11.7%)。微卫星(GT/CA)_n 2碱基重复次数(3~52次)要远大于(GA/CT)_n 2碱基次数(3~27次)。获得的微卫星序列长度大小范围为129~601 bp,平均为286 bp。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斑节对虾分子育种及资源评价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