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9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267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190篇
  232篇
综合类   1372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197篇
畜牧兽医   792篇
园艺   191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对早熟苹果辽伏喷布40%水胺硫磷1000倍液。喷后27d,果皮及果肉中残留量分别降至0.182mg·1~(-1)和0.028mg·1~(-1)。果皮中水胺硫磷残留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果肉中水胺硫磷含量在喷后前7d却在增加,第7天之后才呈下降。经对果皮及果肉中水胺硫磷含量的差比分析认为,果肉中水胺硫磷含量在喷后前7d增加,是果皮中农药向果肉中渗透大于果肉中农药消解所致。  相似文献   
32.
催芽后的稻种抗损伤能力很弱,而且外形不圆滑,流动性差。因此,实现每穴2~3粒的精量点播是比较困难的。作者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窝眼轮式水稻精量点播机,满足了“水稻抗旱栽培技术”纸钵育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明确循证医学资源的分布与特点,按照循证医学标准对医学信息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以便于有效地获取具有科学证据的系统评价和实践指南,用以指导临床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两种推广价值较高的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重点阐述了茬口配置、产量效益和在该模式下各个作物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5.
36.
蛴螬为害花生的产量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是为害花生最严重的地下害虫,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为指导花生田蛴螬防治,本文研究了花生开花下针期蛴螬虫口密度与花生受害状况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在花生开花下针初期,荚果被害率(y_1)、荚果受害指数(y_2)、产量损失率(y_3)与蛴螬虫口密度(x)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_1=2.3694x-4.2992、y_2=2.0347x-3.5203、y_3=1.7589x-2.44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9、0.9856和0.9736。以花生产量损失率为标准提出经济阈值为:采用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蛴螬杀虫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等防治时,经济阈值为3.2~4.1头/m~2。该研究可以指导蛴螬防治的科学用药,有助于提高蛴螬综合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37.
进行不同防治方法对钻蛀性害虫脊胸天牛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40%氧乐果乳油药棉+泥巴对核桃、柑橘的防效最好,第1次药后防效分别为86.95%、83.98%,第2次药后均达到100.00%。40%毒死蜱乳油药棉+透明胶对枣树的防效最差,第1次药后防效为54.69%,第2次药后防效为59.42%。同时还得出各防治方法对钻蛀性害虫脊胸天牛的防治效果与树龄、危害部位、密封材料等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38.
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工艺及不同生长期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小花棘豆中的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这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60,水浴提取温度80℃.采用上述条件对5-9月不同生长期的小花棘豆样品进行了测定,得出9月份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3.0 mg/g,8月份含量最低为6.2 mg/g.  相似文献   
39.
通过选择合理的评价模型,采用等价替代或等效益替代等方法,对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效益进行客观、科学地实证研究,为该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合理开发以及生态效益补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前刺参育苗设施中60%-70%的水体用于幼体孵化和培育,30%-40%的水体用于培养单细胞藻类,供投喂耳状浮游幼体。培养单胞藻的工作,通常要早于幼体培养2个月之前进行。这不仅造成幼体培育水体缩水、生产周期延长,而且培养和储存大量优质单细胞藻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山东省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经过多年的育苗生产发现,刺参浮游幼体并不是必须以单胞藻类作为主要饲料来源,采用以面包酵母为主、多种营养成分综合配制的饵料投喂刺参浮游幼体,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因此试验总结出取消单胞藻饵料培养环节,利用人工配制饵料培育刺参苗种的新技术。现将刺参育苗新技术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