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初乳营养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成分为免疫球蛋白,它不仅为新生犊牛生长提供重要的营养物质,而且能使其获得被动免疫,提高抗病能力.围产前期是奶牛养殖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对初乳质量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重点综述围产前期添加不同营养素对初乳质量的影响,为从源头保障初乳质量提供参考借鉴,为围产期饲料添加剂和初...  相似文献   
52.
本文就牧草细胞壁结构和组分,细胞壁降解过程和影响细胞壁瘤胃内降解的因素作一综述。影响细胞壁瘤胃内降解的因素主要有动物的饲喂方式、微生物、底物、瘤胃环境(pH、温度、离子种类和浓度)等。明确了瘤胃微生物对牧草的降解机制对合理利用牧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3.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高丹草生产性能以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试验以高丹草为材料,设置了N0(0 kg/hm2,对照)、N90(90 kg/hm2)、N180(180 kg/hm2)、N270(270 kg/hm2)、N360(360 kg/hm2)5个施氮量处理,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①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苏丹草鲜草产量,其中施氮360 kg/hm2处理的产量达151 878kg/hm2。②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生产效率、粗蛋白质生产效率均降低,其中施氮180 kg/hm2处理的高丹草氮肥利用率最高,施氮360 kg/hm2处理比施氮270 kg/hm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低10%;③土壤无机态氮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60 cm),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氮素残留增加,但主要表现在第1次刈割后,土壤氮素残留在第2次刈割后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大幅提高,但随之增多的奶牛场废水量却给环境带来了压力。本文针对奶牛场废水的特征,对国内外废水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简述了还田利用、自然处理和工业化处理方式等处理工艺,为奶牛场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由于牧草种类的多样性和传统育种手段的局限性,牧草遗传改良一直进展缓慢。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已经被证明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作物新品种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牧草品质和抗逆性两个方面,概述了转基因技术在牧草遗传改良中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该技术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奶牛乳房内部组织血管破裂、血液混入乳汁的现象被称为血乳症。通常发生于产后,有诱发乳房炎的风险。该症患牛一般2周内可以自愈,其他情况下需要立即治疗,否则会影响产奶量。病因有渗出性出血、全身性感染、血小板缺乏、摄入含天然毒素植物、粗暴性挤奶或奶牛罹患坏血病、酮症、乳房炎等疾病。生产实践中可通过观察法、血小板计数、SFMT法进行诊断,利用钙剂、血管收缩剂、凝血剂、抗氧化剂、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7.
不同防褐化措施对苏丹草愈伤诱导以及抗褐化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丹草组织材料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会产生酚类物质,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甚至导致愈伤组织死亡。本试验以苏丹草幼穗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防褐化措施对苏丹草愈伤诱导的影响及抗褐化的效果防止。结果表明,活性炭、VC、PVP和AgNO3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愈伤诱导率和降低褐化率。其中,培养基中低浓度的蔗糖(10~20 g/L)能降低褐化率,但同时也降低了愈伤诱导率,而高浓度的蔗糖(40~50 g/L)能提高愈伤诱导率但同时也增加了褐化率。柠檬酸能提高愈伤诱导率但不能防止褐化。当活性炭的添加量为0.15 g/L时,愈伤的诱导及褐化防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8.
提高饲料氮的利用率一直以来都是动物营养学家们致力于蛋白质营养研究的初衷。本文从饲料粗蛋白、非蛋白氮及瘤胃氨的利用、尿素循环、牧草中的蛋白、限制性氨基酸平衡以及牛奶尿素氮六个方面入手,对1917年美国《Journal of Dairy Science》(乳业科学)杂志创办以来奶牛营养学家们所做的探索和发现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奶牛饲料氮的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白三叶叶蛋白提取及纯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材料探讨了叶蛋白的提取工艺和纯化方法。对白三叶叶蛋白提取中加热时间、温度、pH值、料液比、酸的种类等单因素以及纯化试剂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参数为加热时间9 min,温度90 ℃,pH值 4.0,料液比1∶2,沉淀的酸为硝酸。对加热时间、加热温度、pH值和料液比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发现影响叶蛋白提取因素为p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加热时间9 min,温度80 ℃,pH值4.0,料液比1∶2。对叶蛋白纯化结果表明,纯化剂对叶蛋白纯度的影响依次为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水,但各种纯化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