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1.
2005年2月温泉县查干屯格乡一农户两只羊全身发抖,磨牙,口中流涎,畜主认为是中毒,便从药店购得解毒药治疗,无效后死亡,本人随后对羊群进行病情了解,并对死羊进行了病理解剖。  相似文献   
92.
系统地叙述了动物慢性氟中毒病的主要受损部位、发病机制,以及中草药在动物慢性氟中毒病防治上的地位和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93.
将120只1日龄商品代迪卡鸡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40只,并分别用玉米——豆饼型基础日粮(含锌76×10~(-6))和添加100×10~(-6)及200×10~(-6)锌的饲料进行饲喂,然后用NDⅡ系疫苗免疫接种(据HI抗体滴度的下降情况确定接种时间),间隔一定时间,分别取样,检测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加100×10~(-6)和200×10~(-6)锌能提高血清HI抗体滴度和γ球蛋白百分含量;也能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和提高外围血酯酶染色活性T细胞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94.
日射病是家畜在炎热的季节中,头部因持续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疾病。临床上日射病和热射病统称为中暑,本病在炎热的夏季多见,病情发展急剧,甚至迅速死亡,各种动物均可发病,牛、马、犬及家禽多发。  相似文献   
95.
伊盟和锡盟卤虫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两性生殖的,产地分别是内蒙古盟桑根达莱盐湖卤虫(S)和伊盟浩勒报吉盐湖卤虫(H)进行了LDH,EST和MDH同工酶的分离,结果表明,品系S和H的这三种同工酶国多态酶,其酶谱与侯林等(1993)所做的研究相比较,伊盟和锡盟这两个品系卤虫不属于A.francisana和中国孤雌性生殖品系的差异大(新疆巴里坤湖的除外)但与山西运城和吉林工农湖的两性品系卤虫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96.
本试验旨在研究呼和浩特近郊两个奶牛场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变化规律及体细胞分(somatic cell score,SCS)与乳成分的相关性。试验按常规方法采集奶样,并借助Bentley FTS/FCM 400 Comb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仪测定奶样,然后对所得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奶牛各胎次中SCC在第1胎时最低(P<0.01),在第7胎时最高(P<0.01);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奶样SCC亦明显增加;奶样SCC<100×103/mL到SCC>1000×103/mL的过度中,奶牛日产奶量和奶样乳糖含量明显降低(P<0.01),分别降低了6.07 kg(22.97%)和0.40%(8.06%),而奶样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升高(P<0.01),分别增加了0.32%(8.31%)和0.26%(8.05%)。秋、冬季奶样乳脂率要明显高于春、夏季奶样乳脂率(P<0.01),秋季奶样乳蛋白率最高,春季奶样乳蛋白率最低;春季奶样乳糖含量最高,秋、冬季奶样乳糖含量相对较低;冬季奶样SCC最高,而秋季奶样SCC则最低。SCS与日产奶量(-0.172)和乳糖含量(-0.283)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SCS与乳脂率(0.034)和乳蛋白率(0.111)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随着胎次增高,SCC有逐渐升高趋势;随着SCC的升高,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有降低趋势,而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有升高趋势;季节对乳成分和SCC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SCC对奶牛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7.
为对獭兔颗粒饲料的制作方法及贮存保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宝克为公驼发情时由枕腺分泌的一种液体,其主要成分为甾体激素和酸类物质,对治疗肿瘤、肾阳虚和免疫低下等疾病有积极地作用。作者主要对国内外有关宝克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宝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采用特异性探针药物法测定双峰驼CYP3A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双峰驼CYP3A酶体外活性及其对外源性药物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双峰驼禁食过夜12 h,颈静脉放血处死后,立即于肝门静脉处采集块状肝脏组织,洗去血污称重匀浆后,采用Ca2+沉淀法制备双峰驼肝微粒体,并通过BCA法测定其蛋白含量。同时优化双峰驼肝微粒孵育体系,取不同浓度的双峰驼肝微粒体蛋白悬液(0.016、0.031、0.063、0.125、0.250、0.500、1.000、2.000 mg?mL-1)、不同浓度的探针药物咪达唑仑(MDZ)(7.813、15.625、31.250、62.500、125、250、500、1 000 µg?mL-1)分别加入到孵育体系中,37℃预孵育5 min后,加入NADPH溶液后再孵育不同时间(0、2、5、10、15、20、25、30 min)。待反应完全后加入冰冷的甲醇和地西泮(DZP)溶液,涡旋混匀,800 µL全部混合液体经14 500 r/min离心20 min后,取20 µL上清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确定最适底物浓度、最适酶浓度以及最适孵育时间。分别取浓度为7.813、15.625、31.250、62.500、125、250、500、1 000 µg?mL-1 MDZ探针药物溶液20 µL与双峰驼肝微粒体共同孵育15 min后,以混有内标DZP的冰冷甲醇终止反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反应产物1'-羟基咪达唑仑(1'-OHMDZ)的动态含量,计算出部分药物动力学参数。色谱条件:Sigma-Aldrich/Supelco Discovery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V(乙腈)﹕V(0.01 mol?L-1 PBS缓冲液)= 40﹕60;等浓度洗脱20 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使用Ca2+沉淀法制备的双峰驼肝微粒体保持了酶的良好活性,能满足后续体外药物代谢试验的基本要求,经BCA法测定其蛋白含量为(1.936±0.052) mg?mL-1。双峰驼肝微粒体蛋白悬液、探针药物MDZ、PBS缓冲液、MgCl2溶液以及NADPH溶液构成双峰驼肝微粒体孵育体系,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酶和底物进一步反应,当MDZ浓度为125 µg?mL-1(终浓度为7.073 nmol?mL-1),肝微粒体浓度为2.000 mg?mL-1(终浓度为0.050 mg?mL-1)时,孵育15 min,酶和底物的结合最紧密,并呈现出饱和的状态,故确定其终浓度和时间为最适浓度和最佳孵育时间。经HPLC-UV法测定,1'-OHMDZ、MDZ和DZP的出峰保留时间分别为6.710、11.383和15.263 min,各成分色谱峰分离良好,且不受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其他干扰峰的影响。HPLC检测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色谱测定的基本要求,即成功建立了准确、灵敏、可靠、重现性好的双峰驼CYP3A酶特异性探针药物的检测方法。以底物MDZ浓度和反应产物1'-OHMDZ生成速率进行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分别计算出最大反应速度Vmax和米氏常数Km。经Origin Pro8.6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380±0.028)nmol?mg-1?min-1,米氏常数Km为(9.603±3.229)nmol?mL-1,以此体现酶和底物的反应情况,并对双峰驼CYP3A酶的活性进行了间接测定。【结论】成功建立了跟踪检测CYP3A酶的特异性探针药物MDZ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MDZ在体内经CYP3A酶的特异性氧化代谢后主要生成1'-OHMDZ,本文以MDZ的代谢产物1'-OHMDZ的生成速率为检测指标,首次对双峰驼CYP3A酶的体外活性及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0.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估算了浑善达克沙地2000—2014年生长季(4—10月)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coverage,VC),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气候因子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4年间研究区生长季的植被盖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多年平均VC为0.423,年平均递增率为0.003 6。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的北部、中部和南部边缘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增加趋势较明显,而东部和西部部分区域未发生明显的趋势性变化。研究区植被盖度变化趋势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6,是驱动植被覆盖度年际波动的直接因素。植被盖度变化趋势与温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以研究区2000,2006,2013年3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草地是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42%。近14年来,草地、林地的增加幅度较大,分别由29 637.30,58.24km2增加到30 619.36km2,64.43km2。除了建设用地,其他类型的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主要土地利用转移方向为耕地转化为草地和林地,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地和水域,高覆盖度草地、林地及耕地呈现增加趋势。土地利用变化与植被覆盖度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浑善达克沙地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影响其植被覆盖度出现增加趋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