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8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饲养方式对鸭蛋成分和蛋黄色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圈养、网上平养和放养3种不同饲养方式对鸭蛋成分和蛋黄色泽的影响.常规方法检测鸭蛋成分.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蛋清干物质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放养鸭的蛋清干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圈养和网上平养(P<0.05),圈养和网上平养之间差异不显著;饲养方式对蛋黄干物质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  相似文献   
42.
鸡毒支原体敏感药物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双氟沙星、呋喃唑酮、呋喃他酮、泰妙菌素等药物对3株鸡毒支原体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证明,它们对鸡毒支原体均有抑菌作用,但以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环丙沙星和双氟沙星抑菌效果最好,达到10^-8g/L。  相似文献   
43.
44.
鸡新城疫是养禽业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多年以来一直延用Ⅳ系滴鼻和Ⅰ系活苗注射来预防鸡新城疫的发生。该免疫程序存在许多明显的弊端。例如:免疫次数频繁,存有活毒污染等等。随着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成功,它以其使用安全、省时省力、免疫保护期长、不污染环境,减少应激等优点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用于肉仔鸡的免疫说法不一。为此,我们进行了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免疫肉仔鸡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肉仔鸡的最佳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45.
对鸡毒支原体(MG)SJ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结构蛋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易于猪血清培养基中生长,并经5次传代后生长趋于稳定。与F株比较,SJ株对鸡胚气管环纤毛的损伤更为严重。SDS-PAGE图谱显示SJ、F和PG31之间的蛋白条带略有差异,暗示了结构蛋白的这些细微变化可能是MG致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1989年8~10月份,在山东省几个不同地区的鸡场接连爆发了以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程短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多例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炎,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经过: 自8月份以来,我省一些地区的一些鸡场及专业户陆续来我们禽病室门诊就诊,病鸡大多为2~3周龄的幼鸡,个别的有一个月内的雏鸡及4个月的育成鸡,发病特点是  相似文献   
47.
蛋鸡日粮添加CLA-Ca对蛋黄中CLA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产蛋量相近的72周龄海兰白蛋鸡84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40只,重复3次。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别饲喂含1%、2%、3%、4%、5%、6%共轭亚油酸(CLA)的玉米-豆粕型日粮4周,研究了日粮添加CLA-Ca对蛋鸡生产性能、蛋黄中胆固醇含量和CL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CLA-Ca降低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可提高蛋黄中CLA含量。日粮CLA水平在1%~6%范围内,CLA水平越高,富集速度越快,富集量越大,CLA最大富集量为692 g/枚鸡蛋,蛋黄脂肪中胆固醇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总体趋势为先升后降,随日粮CLA浓度的变化趋势为CLA浓度越高,胆固醇的含量越低,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8.
7日龄雏鸭经肌肉接种坦布苏病毒BZ株1周后,发病率100%,死亡率为80%。接种鸭全身多数器官出现充血、出血、坏死等症状,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在肝实质严重变性、坏死;脾淋巴细胞局部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肺淤血,内有大量细胞渗出;胰腺中可见凝固性坏死灶;大脑软脑膜充血、水肿,小脑脑膜上炎性细胞浸润。鸭接种该病毒后,攻毒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和血清尿酸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果表明:坦布苏病毒BZ株可造成全身多器官的病理性损伤以及主要血液生化指标的显著变化,这可能是该病毒致病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9.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nCoryza)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上呼吸道传染病,该病自八十年代开始在我国出现,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经常反复发生或与其它细菌病、病毒病混合感染,引起发病鸡产蛋量下降、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给养禽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副鸡嗜血杆菌通常分为A、B、C二个血清型「”,在我国能引起传染性鼻炎的为血清A型和C型,而主要为A型。B型菌株在我国还没有发现,但在国外已证实了B型菌株的存在并有发病的报道”’。鉴于不同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很弱.为了更好地防治鸡传染性鼻炎,我们在山东省内进…  相似文献   
50.
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产蛋下降综合症(EDS)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究Ⅱ田间免疫试验张秀美,王莉莉,宋敏训,艾武,牟建青(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250023)用ND-IB-EDS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实验室制品4批,分别在曲阜、金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