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5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0篇 |
农学 | 59篇 |
基础科学 | 38篇 |
51篇 | |
综合类 | 369篇 |
农作物 | 36篇 |
水产渔业 | 34篇 |
畜牧兽医 | 195篇 |
园艺 | 47篇 |
植物保护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有上盖物业开发的段场库内的环境特点,提出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传统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以及新一代双鉴成像式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管路采样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图像型火焰探测器三种探测器设置方案,并对三种方案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剖析,为城市轨道交通段场库内的火灾探测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2.
新丰优22系江西大众种业有限公司用新丰A与浙恢22配组而成的三系早稻中熟组合。本文从育秧、抛秧、施肥、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新丰优22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采用同一个品种的来自3个不同生态区的种子,在两种包装条件,贮于-18℃、-10℃、0℃及室温下。经三年(1989-1992年)跟踪测定种子发芽力,研究甜区种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变化:Ⅰ、不密闭条件:种子生活力随贮藏温度不同,降低速率亦不同,即的生活力的低降速度,室温>0℃>-10℃>-18℃。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力逐渐降低,12个月贮藏是甜菊种子发芽力逐渐降低,12个月贮藏期是期 相似文献
54.
55.
为探究辣椒果实转色前后的代谢产物差异,本研究以中国辣椒两份种质(HNUCC16和HNUCC22)为实验材料,采用LC-MS法检测中国辣椒的非靶向代谢物质,比较分析了辣椒转色前后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在两份中国辣椒种质果实中,转色后果实中的苯丙氨酸、L-天冬酰胺、天冬氨酸等代谢物的含量显著高于转色前的果实,并与ABC转运蛋白代谢通路(ABC transporters)、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Alanine, aspartate and glutamate metabolism)、氨酰t RNA生物合成(Aminoacyl-tRNA biosynthesis)等密切相关。通过比较两份中国辣椒种质转色后果实中的差异代谢物,发现HNUCC22中棕榈酸、次黄嘌呤、葡萄糖、天冬氨酸等物质含量显著高于HNUCC16,且与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等通路相关。本研究为中国辣椒果色等相关性状的分子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6.
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特征及碳(C)、氮(N)、磷(P)、钾(K)的生态化学计量比,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养分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水田、旱地、草地、林地土壤养分在表层(0~20 cm)的分布情况及差异性。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钾及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为丰富,而土壤全磷含量普遍缺乏,两者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全氮与全磷呈正显著性相关(P<0.05),与有效磷呈负显著性相关(P<0.05),土壤有机质与全氮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磷与全钾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C:N值以水田最高,土壤C:K值、C:P值和N:K值均表现为草地最高,N:P值以林地最大,P:K值以旱地最高。根据土壤养分库综合指数推断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整体土壤养分水平,表现为水田>草地>旱地>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充分体现了土壤养分含量和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可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7.
58.
59.
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属鳞翅目刺蛾科。幼虫俗名洋辣子,毛八角。害虫在大理州分布很广,几乎各县都有。最适的分布海拔范围为1500—1900米。黄刺蛾是核桃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也能为害梨、苹果、油桐、茶、桑等。幼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残留叶脉,4龄以上幼虫食叶片成缺刻,仅残留叶柄和主脉,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致使树势衰弱而减产。幼虫体背有刺毛,触及皮肤能引起红 相似文献
60.
<正> 美国白蛾为世界性园林检疫害虫。自1979年辽宁省丹东地区发现美国白蛾以来,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了防治和检疫工作,但疫区的范围仍在继续扩大蔓延,目前大连市、山东半岛的荣城县也已发生。因此,加强检疫方法的研究,有效地控制其扩散,是当前美国白蛾防治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美国白蛾的传播途径很多,卵、幼虫、蛹和成虫均能随人为活动、木材调运、寄主植物、货物及工具的运输向外扩散传播。据我们几年来调查的情况表明,以木材携带蛹向外传播扩散的危险性最大。因为美国白蛾喜欢在开裂的树皮下、树洞中及木材缝隙处化蛹越夏或越冬,而且越冬蛹的持续时间可长达8个月之久。因此,加强蛹期的检疫工作是控制其随木材的调运向外扩散的重要环节。我们于1983年夏季在辽宁省凤城县林业局贮木场进行了蛹期原木帐幕熏蒸除害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