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5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0篇 |
农学 | 59篇 |
基础科学 | 38篇 |
51篇 | |
综合类 | 369篇 |
农作物 | 36篇 |
水产渔业 | 35篇 |
畜牧兽医 | 195篇 |
园艺 | 47篇 |
植物保护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新疆绿洲棉花种植体系土壤氨挥发损失原位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通气法对盐化潮土-棉花种植体系的CK(种植不施肥)、T1(基肥撒施机械翻耕,追肥沟施灌水)、T2(基肥撒施机械翻耕,追肥撒施后灌水)、T3(与T1、T2等氮量包膜尿素一次基施)4种处理的田间土壤氨挥发进行原位监测。结果表明,在施N量均为275 kg·hm-2条件下, CK、T1、T2和T3处理基肥NH3-N损失分别为0.621、1.191、1.191和0.826 kg·hm-2;追肥NH3-N损失分别为1.088、1.773、2.804和1.374 kg·hm-2。T1、T2和T3来自氮肥的NH3-N损失分别为1.255、2.286和0.491 kg·hm-2,分别占施氮总量的0.46%、0.83%、0.18%。在新疆南部绿洲农田,基肥深施后覆膜、追肥结合灌水条件下,棉田土壤氨挥发不是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与等氮量传统肥料相比,应用包膜肥料一次施用可明显降低氮肥氨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32.
33.
鸡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H-FAB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提供的4个地方优质肉鸡品种,2个培育品种和1个引进的肉鸡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序和PCR-SSCP的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H-FABP基因多态性与肌内脂肪含量(IMF)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H-FABP基因260 bp和675 bp处存在T/C和G/A的突变位点,对2个突变位点在研究群体中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产生3种基因型。基因型与IMF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T260C位点上,所有品种中AA基因型的IMF含量显著(P<0.05)高于BB基因型个体,但对于不同的品种来说,AA和BB基因型只对封开杏花鸡和岭南黄鸡II号的IMF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他各鸡种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G675A位点上,所有品种中AA型和AB型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4.
对1981—2005年间广西杂交育成的大豆品种及有代表性的杂交育成品系进行了亲本来源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共祖先度方法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这17个大豆品种(系)共涉及25个原始亲本,其中广西地方品种8个,外省品种14个,外国品种3个,平均每个品种含有2.9个原始亲本。大多数亲本只衍生一个品种,衍生品种最多的亲本为“靖西早黄豆”(7个),其次为“北京豆”(6个)、“平果豆”、“杂交混选”和“矮脚早”均为3个,“青仁乌”和“玉林大豆”均衍生2个品种。杂交方式以单交为主,17个杂交育成品种中,采用单交方式杂交选育的有16个,仅有1个为复合杂交育成。祖先度分析阐明了原始亲本和杂交育成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可为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填饲鹅肝脏组织中脂肪酸沉积与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填饲期肥肝鹅肝脏组织中不同脂肪酸沉积与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及相关性。【方法】对200只100日龄青农灰鹅进行填饲,从填饲0 d起,每隔6 d屠宰1次,共6次。每次随机选取10只,每只为1个重复,屠宰测定肥肝重、肝中脂肪含量、各种脂肪酸含量和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①肥肝重随填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肝中粗脂肪含量(ether extract,EE)随肝重的增加而增加,以填饲18-24 d鹅的肥肝增重最快(504.67 g/6 d),12-18 d的次之。②肝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的含量随着填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尤其是在12-18和18-24 d这两个阶段的沉积最为明显,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主要是在填饲后期(18-30 d)沉积;在整个填饲过程中,各种脂肪酸的沉积表现为填饲后期显著大于填饲前期(P<0.05或P<0.01);填饲30 d时沉积量较大的脂肪酸为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二十碳烯酸(C20﹕1)和亚油酸(C18﹕2),每100 g组织中的含量分别为0.6028 、17.72、7.25、2.75、37.42、0.3078和0.43 g。③FAS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随肝脏增重和脂肪沉积速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迅速降低的趋势,填饲24 d时极显著高于其它时期(P<0.01);0-24 d鹅肝脏组织中FAS基因mRNA表达丰度与肥肝重、EE、SFA和MUFA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PUFA存在弱负相关且差异不显著(P>0.05),30 d时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①鹅肝中EE、SFA和MUFA的含量随填饲时间和肝重的增加而增加;填饲18-24 d鹅肝脏增重和EE、SFA和MUFA的沉积速度最快;②FAS基因mRNA的表达对肥肝鹅肝脏中脂肪的沉积具有填饲前、中期快速增加,填饲后期下降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38.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强弱关系大到一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小到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广东优质鸡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积极措施,对全国优质鸡产业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9.
40.
番茄是春末夏季的主要果菜,贵州各地普遍种植。通过笔者在瓮安县十余年来的实践,探索出了温凉地区番茄火炕温室育苗、塑料大棚营养钵分苗、地膜覆盖栽培配套技术,具有高产、早熟、品质佳等优点。一般可提早15—20天成熟,正值热带地区应市结束、常规栽培未上市的缺口,亩产达到4000kg,又比电热线温室育苗节约能源.育苗成本仅是用电的二十分之一,是温凉地区种植早春蔬菜值得推广的适用技术。现将其关键技术简介如下。l育苗及苗期管理番茄壮苗的特征是茎杆粗壮、节间短、叶色深绿有光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避免徒长苗和老僵苗。育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