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51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50篇
  79篇
综合类   501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721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肠阻塞又称肠便秘、肠秘结、便秘疝,中兽医称结症,是马属动物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肠内容物滞留不能后移所致的一种腹痛病。1症状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呈犬坐姿势,或起卧或滚转,回顾腹部,口腔稍干或干燥,肠音沉衰或消失,排粪减少或停止,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肠段内有秘结的粪块。  相似文献   
22.
为探索适合当地施用的配方肥品种及N、P、K配比,2010年在广西昭平县仙回瑶族乡新中村进行了水稻配方肥品种简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南宁绿源配方肥(N、P、K配比为12:4:9)条件下农艺性状表现优异,产量和纯收益最高.施用鹿寨喜丰配方肥(N、P、K配比为13:5:7)的次之.  相似文献   
23.
本文重点采用路线调查方法,结合访问调查及繁育情况重点补充调查,于2011年2月~6月,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及其分布地点进行调查.在布设的37条样带185次路线调查中,共发现黑颈长尾雉52群次165只,同时发现巢穴2窝.通过调查,得知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在该区域有82群259只,平均分布密度为1.6只/km2,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南华片区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的资源本底及在该区域中的繁殖情况.同时,结合保护现状提出了加强保护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4.
正1养禽业发展动态目前,我国蛋鸡养殖只有实现标准化规模养殖才能解决资源、劳动力、生命安全和环境问题、效率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有利于畜产品的有效供给,防止价格剧烈波动,利于疫病防治和质量的监督,有利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培育大型龙头企业。1.1自动化生产设备  相似文献   
25.
凉山黑绵羊是我国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发现近年来凉山黑绵羊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疫病防控也面临着羊病流行情况复杂、免疫效果不佳、疫病监测预警能力弱等诸多短板,由此提出提高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和养殖户疫病防控意识,优化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科学防治寄生虫病等防控策略,旨在提升凉山黑绵羊产业疫病防控能力,助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核心畜禽种源安全。  相似文献   
26.
在广东省水利厅农电局的大力支持下 ,喷灌科技信息网网长会议于 2 0 0 0年 9月 2 5~ 2 7日在广州市召开。到会 14个单位 ,2 0名代表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副所长黄修桥同志主持会议 ,喷灌信息网常务副秘书长狄美良同志向代表汇报了 1999~ 2 0 0 0年喷灌网的工作及网费收支情况。各位代表对喷灌信息网的发展 ,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情况及明年将召开的全国喷灌科技信息网第十一次大会的有关事项进行讨论 ,决议如下 :一、计划 2 0 0 1年 5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喷灌科技信息网第十一次经验交流大会 (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二、大会主题 :2 1…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建立一种浑浊型微生态菌剂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黄原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定剂,以饲用微生态菌剂干粉为悬浮成分,制备微生物水悬浮体系。对制备的悬浮剂进行稳定性评价,测定指标包括稳定系数、黏度、存放稳定性、冷贮存稳定性和活菌总数。[结果] 随着稳定剂添加比例的增加,悬浮剂的稳定系数逐渐增加。添加0.20%稳定剂,体系的稳定系数达到91.38%,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悬浮体系的黏度随着稳定剂添加量的增加和贮存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稳定剂添加比例为0.20%时,体系不出现分层现象,达到稳定状态。经过24 h冷贮存(4 ℃)后,添加0.10%稳定剂的悬浮剂活菌数出现下降,添加0.10%~0.25%稳定剂显著(P<0.05)低于空白对照组,但仍维持在109 CFU/mL以上。[结论] 稳定剂添加量为0.20%时,饲用微生态菌剂悬浮剂无分层现象出现,无论常温还是冷贮存24 h后,制成的悬浮剂中活菌数均保持在109 CFU/mL以上,能够保证饲用微生态菌剂的有效活菌数。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颗粒日粮中添加柠条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及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去势滩羊2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含有10%菊花粕的颗粒日粮,试验组饲喂含有6%柠条和4%菊花粕的颗粒日粮;开展周期为50天的育肥试验,测定滩羊的生长性能指标;育肥试验结束后,测定滩羊血液生化指标;屠宰后测定滩羊的屠宰性能指标,并取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取背腰最长肌,测定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滩羊的初始体重和终末体重无显著(P>0.05)差异;试验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降低10.84%,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P<0.05)高于试验组;两组试验羊料肉比相同。试验组滩羊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P>0.05)差异。对照组滩羊屠宰率比试验组高1.59%,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试验羊肝脏重、肝脏指数、心脏和肺脏重、心脏和肺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滩羊瘤胃液中丁酸浓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异戊酸浓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滩羊背腰最长肌中分别检测出18种和20种脂肪酸,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7.51%和20.9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22%和3.89%,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3.25%和14.09%。[结论]颗粒日粮中加入柠条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影响不明显,但可改善瘤胃发酵,丰富羊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增加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西门塔尔牛肉原料肉的理化品质,评价烤制加工后的食用品质和感官品质。[方法]选取体重为55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肉牛10头,屠宰分割后取不同部位牛肉(里脊、外脊、前腿、后腿、眼肉、米龙)。4 ℃排酸72 h后,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部位牛肉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pH值以及色泽指标,并对大理石花纹等级进行评分;220 ℃烤制10 min后,对不同部位牛肉进行剪切力和加工损失率测定,并对感官品质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不同部位牛肉的脂肪含量、大理石花纹评分、L*值、a*值、剪切力、色泽评分、嫩度评分、多汁性评分、香气评分和总体可接受性评分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不同部位牛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pH值、b*值、加工损失率、滋味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眼肉中脂肪含量最高(P<0.01),前腿、后腿脂肪含量相同,均为最低(P<0.01);眼肉、外脊的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P<0.01)高于其他部位;眼肉、外脊的L*值显著(P<0.05)高于其他部位,里脊、后腿的L*值显著(P<0.05)低于其他部位;外脊和眼肉的a*值显著(P<0.01)低于其他部位;眼肉、外脊的剪切力显著(P<0.01)低于其他部位;眼肉的总体可接受性评分显著(P<0.05)高于其他部位,前腿、后腿和米龙的总体可接受性评分相同,均为最低(P<0.05)。[结论]外脊、眼肉的肌内脂肪含量高于其他部位,烤制后产品的嫩度、滋味及总体可接受性较好。眼肉和外脊是西门塔尔牛肉中最适宜加工烤制产品的部位。  相似文献   
30.
马肠道微生物群对其营养消化及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具有不同功能,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马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结构遭到破坏,可导致肠道微生物失衡和机体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多种疾病。介绍了马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群结构组成特征,阐述了影响马肠道微生物群变化的各类因素,以期为改善马肠道营养健康、开发马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具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马肠道微生物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