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蓝舌病病毒通过吸血昆虫(库蠓)在易感反刍动物之间叮咬进行传播。在家畜中,蓝舌病易发于某些品种的羊,具有典型症状,呈地方性流行;牛感染蓝舌病通常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作者分析和总结了近年蓝舌病疫情发生和传播可能的潜在路线,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致病机理及宿主对蓝舌病病毒的免疫反应,并对蓝舌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建议要加强对该病的深入研究,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2.
ELISA用于口蹄疫病毒146S抗原快速定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病毒的146S抗原是口蹄疫的主要免疫性抗原,对该抗原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对口蹄疫疫苗质量监测、新型疫苗开发和抗原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快速敏感的特性建立了定量146S抗原的检测方法,证明抗原含量和OD值表示的ELISA结果有对数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实验建立了计算机自动计算程序,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快速计算出抗原含量,ELISA进行146S抗原定量的方法使用方便,结果准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主要侵害猪、牛、羊等偶蹄类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对世界畜牧业发展危害较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跨国动物疫病紧急防御系统(EPRES)将其定为急需根除的重大动物疫病,我国《动物防疫法》也将其排在14个一类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24.
基于2011—2020年云南省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规模养殖情况及不同规模养殖盈利情况,分析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大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加大饲料原料基地建设和非粮饲料资源开发以及加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参照Genebank大肠埃希氏菌属(E.coli)16SrDNA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定量PCR引物及针对大肠杆菌属的Taqman探针,以E.coli标准菌株的PCR扩增产物作为阳性模板制作标准曲线,建立检测E.coli的定量PCR方法。该法Mg2+最佳工作浓度5 mmol/L,能够定量和特异检测E.coli而对肠道优势菌群的代表种葡萄球菌、双歧杆菌呈阴性。检测E.coli的灵敏度可达3个/mL。利用该法对DPV强毒感染鸭急性病例的气管和消化道E.coli检测,结果表明:气管E.coli数量普遍低于对照。食道波动巨大,普遍高于对照;十二指肠、空肠变化不明显;回肠波动巨大,总体高于对照;盲肠显著低于对照;直肠与对照差异不显著。DPV感染致死鸭的气管E.coli数量显著低于对照;食道和十二指肠极显著高于对照;空肠、回肠和盲肠均略高于对照;直肠略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6.
27.
给7日龄樱桃谷鸭饲喂含黄曲霉毒素AFB,的饲料,分别于采食AFB1后第12、24、48、72、96、120、144、168、192h各剖杀2只雏鸭,观察病理变化并采取组织病料,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超薄切片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眼观病变为气囊有黄色纤维性物质渗出,肝、肾肿大,质地变脆。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胆管增生,肝细胞空泡变性及后期极度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和散在凝固性坏死;脾红髓淤血,脾窦扩张;大脑膜水肿扩张,脑实质毛细血管扩张;心肌纤维、十二指肠腺上皮细胞、胰腺细胞颗粒变性。超微结构变化为肝细胞中空泡大量聚集导致细胞核变形,肾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变形,大脑神经细胞髓鞘溶解及胰腺细胞酶原颗粒减少。表明,AFB,对雏鸭心、肝、脾、肺、肾、脑、十二指肠、胰腺等均有明显病理损害,以肝的病变最为严重和典型。  相似文献   
28.
通过7日龄樱桃谷鸭饲喂黄曲霉毒素(AFB1)含量为150 bbp的全价饲料,复制雏鸭感染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病例,观察中毒鸭的临床症状;于6、12、24、48、72、96、120、144、168和192 h分别剖杀2只,观察大体病理变化,并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液、肝脏中的AFB1含量.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病例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生长停滞,跛行,运动失调,死前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剖检病理变化主要为:气囊混浊有黄色纤维素样渗出物,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质地变脆并有出血点.饲喂黄曲霉毒素饲料6 h后即可从血液、肝脏中检出AFB1,随着饲喂黄曲霉毒素饲料时间的延长,血液、肝脏中AFB1的含量逐渐增高,7d时肝脏和血清中的AFB1分别高达53.4 ng/g和35.68 ng/g.  相似文献   
29.
鸭瘟病毒强毒株在感染鸭实质器官内的增殖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瘟病毒(DPV)CHv强毒株经皮下注射、滴鼻和口服3种途径分别感染20日龄天府肉鸭,于攻毒后10、30、60、90min以及4、12、48、72h和9、15d每组分别剖杀2只鸭,采集心、肝、脾、肺、肾、脑、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等实质器官,应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对DPV在这些器官的分布和增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PV分布到具体器官的速度与感染的途径、鸭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其中皮下注射是DPV分布到各实质器官速度最快的途径。30min于皮下感染鸭的肝、脾、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肺、脑、肾,口服感染鸭的肺和法氏囊,滴鼻感染鸭的心脏和哈德氏腺均检测到DPV-DNA;90min所有受检样品中检测到DPV-DNA。鸭抗DPV感染的免疫器官的重要性依次是脾、胸腺、法氏囊和哈德氏腺,30min内DPV-DNA分布到脾、胸腺、法氏囊的速度和数量决定了DPV感染的潜伏期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途经感染鸭的相同器官在同一时间内的DPV-DNA拷贝数大多以皮下感染鸭为最高。DPV致死鸭的法氏囊和肾是DPV-DNA含量最高的实质器官。  相似文献   
30.
试验旨在了解珠江上游地区乙型脑炎病毒(JEV)主要传播媒介蚊虫的种类、分布及携带JEV基因型和分子特征。2013年7月在珠江上游地区师宗县采集蚊虫和库蠓标本,并对蚊虫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用黄病毒属引物对采集到的蚊虫和库蠓标本进行检测,阳性标本用JEV PrM和E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测序,然后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在4个采集点共采集蚊虫3 705只,分别属于库蚊、按蚊、伊蚊和阿蚊4个属的7种蚊虫,牛圈以中华按蚊、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羊圈以中华按蚊、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猪圈以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采用JEV PrM和E基因特异引物对采集到蚊虫和库蠓标本分162批进行扩增、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株蚊虫携带的病毒均为基因Ⅰ型JEV,与疫苗株SA14-14-2 E蛋白存在15个氨基酸差异位点,在8个影响病毒毒力的重要位点上未发生突变。以上结果提示珠江上游地区存在多种蚊虫种类,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是该地区的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是当地JEV的主要传播媒介,在当地的媒介中存在基因Ⅰ型JEV流行,而流行株的毒力并未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