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为比较四川白鹅与西昌钢鹅之间的肉质特性差异,本试验随机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10周龄四川白鹅和西昌钢鹅各40只,屠宰后对2种鹅肉质的物理指标(pH、肉色、滴水损失、剪切力等)、常规化学指标(肌内脂肪、粗蛋白质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西昌钢鹅的剪切力、滴水损失和肌内脂肪含量均小于四川白鹅(P>0.05);相关分析表明,四川白鹅的胸肌系水力和腿肌系水力、腿肌剪切力和腿肌粗脂肪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腿肌粗蛋白质和腿肌粗脂肪间则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胸肌肉色和腿肌粗脂肪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胸肌的滴水损失和腿肌pH、胸肌剪切力和腿肌粗脂肪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西昌钢鹅的胸肌系水力和腿肌系水力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胸肌肌内脂肪和腿肌粗脂肪间则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胸肌pH和胸肌滴水损失、腿肌滴水损失和腿肌粗蛋白质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胸肌剪切力和胸肌肌内脂肪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2.
重金属离子对烟叶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重金属对烟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规律,消除活体烟叶中其他因素的影响,试验采用离体方法,利用硫酸铵盐析分级分离、乙醇-氯仿沉淀除杂、丙酮再沉淀分级得到含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液.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Zn2+、Pb2+、Hg2+、Ag+、Ni2+对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浓度为0~80mg·L-1范围内,Cu2+、Zn2+都能使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但在相同浓度下,Cu2+使酶活性变化的幅度大于Zn2+.Ag+使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的变化趋势与Cu2+、Zn2+基本一致,仅变化幅度不如Cu2+、Zn2+显著.Ni2+能加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在浓度为0~80mg·L-1范围内,酶活性的提高率为0~144.28%.随着Pb2+、Hg2+浓度的增大,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浓度为0~50mg·L-1范围内,Pb2+、Hg2+能使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提高率的范围分别为0~50.39%和0~15.68%;但当浓度为80mg·L-1时,pb2+、Hg2+使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的降低率分别为78.27%和59.94%.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重金属离子Cu2+、Zn2+、Pb2+、Hg2+、Ag+、Ni2+胁迫下,所表现出来的酶活性可能主要是受3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黔西某煤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重金属形态潜在风险及其周边重金属富集植物,为当地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模糊数学法的两种评价方法(单因素决定模型和加权平均模型)对煤矿区及非煤矿区土壤进行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对影响土壤肥力的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利用风险评估编码法对重金属形态进行分析,并采用生物富集系数法对煤矿区周边富集重金属植物进行筛选。[结果]煤矿区Hg,Cd,As,Zn,Cr及Ni平均值含量分别是背景值的2.47,3.65,2.00,1.23,1.74,1.69倍。煤矿区潜在生态危害趋势为:CdHgAsNiCrPbZn。模糊数学法单因素决定模型评价显示,非煤矿区污染大于煤矿区,加权平均模型则反之。煤矿区Cd,Cr,Cu,Mn,Ni,Pb及Zn潜在风险指数分别为69.17%,7.97%,8.24%,40.10%,45.29%,53.70%及29.90%。蜈蚣草对As富集系数大于1.00,火棘、构树、盐肤木、马桑、凤尾蕨及金丝梅等对Cd富集系数大于1.00,马桑及白蒿对Pb富集系数大于1.00。[结论]煤矿区存在重金属污染,以Cd,As,Hg较为严重。煤矿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对环境构成的潜在风险顺序为:CdPbNiMnZnCuCr。对当地而言,蜈蚣草可作为煤矿区周边修复As污染的先行植物,凤尾蕨可作为修复Cd污染的先行植物,马桑可作为修复Pb污染的先行植物。  相似文献   
24.
贵州省地道药材GAP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樊鑫  张明时  张丹  胡继伟  黄先飞  张松 《土壤》2008,40(1):135-140
对贵州省11个地道中药材GAP基地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分析,分别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作为标准对其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各基地重金属含量水平差异很大,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6.6%~70.4%.调查区域内基地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土壤达不到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结果为:单项污染指数最大2.5,综合污染指数最大1.9,受污染基地占27.3%.以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作为标准评价结果为:单项污染指数最大4.3,综合污染指数最大3.3,受污染基地占54.5%.在重金属污染因子中,Cd是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Cu、Hg、As.  相似文献   
25.
红枫湖沉积物中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喀斯特地区饮用水源地红枫湖水库为研究对象,研究与氮循环有关的微生物。采用稀释平板法及最适或然数法测定了8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氨化细菌、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8个站位中氨化细菌、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分别为104~106 CFU/g、105~107 MPN/g、105~108 MPN/g、105~109 MPN/g。其中,氨化细菌数量最多的是大坡上采样点,其余采样点差别不大;氨氧化细菌数量最多的是花渔洞大桥采样点;新庄的亚硝酸氧化细菌高于其他采样点;反硝化细菌数量较大的是大坡上。  相似文献   
26.
森林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不仅与社会稳定发展、生活生产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息息相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生态平衡。林业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担负着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稳定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森林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文章简单阐述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森林防火建议。  相似文献   
27.
<正>在鸭产品消费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青睐肉质佳、饲养周期长的麻羽肉鸭(简称"麻鸭")。但在肉鸭养殖领域,由于缺乏麻鸭优良品种,无论是直接利用地方麻鸭品种进行生产,还是经过简单的杂交后进行生产,均存在产蛋量低、羽色及生长速度参差不齐、料肉比高等缺点。因此,选择优秀的麻鸭品种,尽量提高种鸭产蛋率,是保证麻羽肉种鸭养殖成功的关键。在四川省畜禽育种攻关等项目的支持下,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总站、西昌华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产学研联合,利用建昌鸭、四川麻鸭等优质麻鸭  相似文献   
28.
红枫湖沉积物中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喀斯特地区饮用水源地红枫湖水库为研究对象,研究与氮循环有关的微生物。采用稀释平板法及最适或然数法测定了8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氨化细菌、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8个站位中氨化细菌、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分别为104~106CFU/g、105~107MPN/g、105~108MPN/g、105~109MPN/g。其中,氨化细菌数量最多的是大坡上采样点,其余采样点差别不大;氨氧化细菌数量最多的是花渔洞大桥采样点;新庄的亚硝酸氧化细菌高于其他采样点;反硝化细菌数量较大的是大坡上。  相似文献   
29.
贵州省艾纳香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贵州省罗甸县艾纳香种植基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Pb、Cd、Hg、As、Cu)污染现状进行评价。[方法]选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和黔南州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作为土壤评价标准,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与尼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污染现状评价。[结果]贵州省艾纳香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3.70%~65.79%,均达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 综合污染指数与尼梅罗综合指数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土壤未被污染。但结合艾纳香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特征发现,土壤中重金属Pb、Cu、Cd对艾纳香均存在污染。[结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仅用总量进行分析是不够的,植物种类及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也应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30.
黔西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黔西煤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潜在生态环境危害,分别在黔西煤矿区及非矿区进行了土壤样品采集,分析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Hg,Cd,As,Pb,Cr,Zn,Ni)污染水平,并采用了改进的Tessier法对重金属形态进行分析,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改性灰色聚类法进行了重金属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煤矿区Hg,Cd,As,Cr,Zn及Ni平均值含量分别是贵州省背景值的3.37,1.11,1.50,1.63,1.23,1.73倍;非煤矿区As和Hg平均值含量分别是贵州省背景值的2.37,1.83倍。煤矿区受Hg及Cd污染较严重,而非煤矿区Hg和As污染也较为严重。研究区除3号样点外,其他样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Hg,Cd及As为研究区污染贡献最大的3个因素,这与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研究区Cr,Cu及Zn以残渣态为主,稳定性较高,对环境影响最低;Cd及Pb非残渣态比例较高,对环境潜在危害较大,应当高度重视研究区Cd及Pb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