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22.
23.
菜用大豆落花落荚率与品种生育阶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菜用大豆品种生育阶段遗传差异对花荚脱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用大豆花荚脱落与各生育时期生育日数的遗传差异达极显著;花荚脱落率不仅与品种的开花阶段、结荚阶段日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并均有显著的回归线性效应。 相似文献
24.
旨在为福建省菜用大豆育种、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对2015年福建省菜用大豆区域试验9个参试品种在福建省不同生态区7个地点试验的表现及产量差异分析,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菜用大豆在福建省春播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试9个品种春季种植采青日数79.4~88.4d,鲜荚产量8268.45~9190.50kg/hm-2,标准荚产量5942.70~7498.80kg/hm-2,株高23.79~46.89㎝,主茎节数7.0~9.7节,有效分枝数2.8~3.4个,有效荚数19.0~24.4个,荚重48.22~61.00g,鲜百粒重73.39~89.86g,标准荚长×宽5.18~6.07×1.29~1.46,标准荚数280.8~373.7个/kg;根据福建省菜用大豆品种审定标准,推荐‘交大127’、‘闽豆7号’续试。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2021年福建省鲜食大豆区域试验各试点鲜食大豆的性状表现和产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闽南区(漳州、翔安、泉州)播种期可以提早到2月底,各试点鲜食大豆最长和最短采收日数相差15.9d,采收期持续时间相差9d;鲜食大豆产量试点内区组、试点、品种、试点与品种间互作差异极显著,7个试点小区平均鲜荚产量9.81~21.21kg;漳州点表现最好,产量最高,株高适中,主茎节数多、单株2粒以上标准荚数最多;并对试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鲜食大豆育种、生产和各地区品种选用以及提高试验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27.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菜用大豆品种生育阶段遗传差异对花荚脱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用大豆花荚脱落与各生育时期生育日数的遗传差异达极显著;花荚脱落率不仅与品种的开花阶段、结英阶段日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并均有显著的回归线性效应. 相似文献
28.
29.
30.
通过组织分离和孢子培养 ,选育出姬松茸特异新菌系“白系 1号”。该菌株子实体白色、遗传性状稳定、产量高、商品性状好 ;菌丝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2 2~ 2 5℃ ;子实体形成适宜温度为 18~ 2 2℃、空气相对湿度为85 %~ 95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