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2篇
综合类   7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我们的行业,有不少企业的产品性价比还是有竞争力的,然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总是上不去,原因在于企业未能以有效方式进行传播,企业高性价比产品的信息没有传递至潜在客户群。  相似文献   
32.
销售饲料是饲料营销员的重要工作。谈到销售技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做为一个从事饲料营销多年的“老兵”,下面我们共同探讨一下饲料销售的一些方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3.
胡景江  王中 《饲料广角》2007,(23):45-46
1畅销的秘密人只会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吗?好东西自然不愁卖吗?只要能满足生猪生长需要的饲料就一定畅销吗?本来这些问题是不需要加问号的,也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因为购买行为里掺杂了人的心  相似文献   
34.
白僵菌酯酶同工酶、脂肪酸与其毒力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29株白僵菌以及同一菌株不同世代的酯酶同工酶、脂肪酸与其对马尾松毛虫毒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菌株不同世代的酯酶酶谱虽然相同,但其活性却随着继代数的增加而依次减弱,而且酶活性的这种变化与其对马尾松毛虫毒力的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不同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也与菌株的毒力表现出了相关性,其中靠近阳极的几条主酶带与菌株的毒力密切相关。不同菌株以及不同世代的脂肪酸组分及含量与其毒力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分泌酶组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辉  唐明  朱长俊  胡景江 《林业科学》2004,40(5):123-126
对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共生真菌胞外蛋白和酶类组成分析的结果表明 ,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共生真菌胞外均可分泌多种酶类 ,其中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具自身分泌纤维素酶、酯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 ,但不具分泌漆酶等木质素分解酶的能力 ,因此 ,其虽然可以直接利用寄主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边材组织内的纤维素、淀粉、多糖、酯类和蛋白等营养物质 ,但不能分解利用木质素类营养。而共生真菌除具有胞外分泌纤维素酶、酯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外 ,还能够在寄主华山松组织内木质素的诱导下分泌漆酶 ,以充分利用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内纤维素、木质素、淀粉和脂类物质。此外 ,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共生真菌胞外分泌的纤维素酶、酯酶、淀粉酶和蛋白酶还存在结构和营养利用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6.
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丹参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试验,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期间,丹参叶片相对含水量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SOD活性先持续升高并在后期降低;POD在干旱第6天时活性最高,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在胁迫中期高于对照,后期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组与对照组MDA含量差值表现出先降低,后呈"M"型的变化过程;可溶性蛋白变化呈"M"型曲线。复水后,所有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7.
采用3种寡聚糖(溃疡菌菌丝体、壳聚糖、果胶糖)激发子A1、B、C3分别诱导处理毛白杨愈伤组织,并在诱导48h后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测定体内4种病害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毛白杨愈伤组织经这3种激发子处理后,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未经激发子处理而直接接种病菌的愈伤组织),从而证实了这几种激发子能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对杨树溃疡病产生一定抗病性。  相似文献   
38.
以农田为对照,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所形成的植物群落对退耕地土壤水分、有机碳、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及其垂直分布特征和退耕地植物的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类型中,0~1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为6.9%~14.1%,撂荒地和苜蓿地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柠条林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0~20cm表层土壤中,有机碳、碳密度和全氮含量较20~100cm变化大;在0~100cm土层,与农田、撂荒地和苜蓿地相比,沙棘和柠条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降低;不同退耕地植物生物量(地上和地下)差异显著,呈现柠条>沙棘>苜蓿>撂荒地>农田的变化趋势。表明退耕过程中草本的恢复对保持土壤深层水分含量有促进作用,而灌木的恢复对保持和增加土壤表层养分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9.
固体水对树木幼苗水分生理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春之霖固体水对树木幼苗水分生理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干旱条件下,固体水可明显地改善树木幼苗的水分状况,大大提高成活率,并能维持接近正常水平的代谢活动和生长水平.因此可以认为固体水种植技术是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最佳供水途径.  相似文献   
40.
采用人工气候箱砂培的方法研究了干旱、低温交叉逆境下2个小麦品种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变化与交叉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单一逆境(干旱或低温)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有所升高,但总体表现出活性氧清除系统功能降低,质膜相对透性增大(膜系统受损).经2种逆境交叉处理后,保护酶活性及抗氧化剂含量均明显增高,质膜相对透性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表明小麦幼苗对干旱和低温逆境存在着明显的交叉适应现象,经一种逆境处理后可提高对另一逆境的抗性.外施脱落酸(ABA)处理同样也能明显提高逆境下小麦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功能,增强对干旱和低温逆境的抗性.这些现象表明植物对不同逆境的适应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生理基础,而这些生理基础与ABA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