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201篇
农学   178篇
基础科学   125篇
  130篇
综合类   1036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729篇
园艺   277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评价植物源杀虫剂和化学杀虫剂对南方小花蝽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比较了苦参碱及吡虫啉对西花蓟马的毒力,并分别利用两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LC50剂量作用于南方小花蝽,探究其对南方小花蝽捕食作用、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苦参碱和吡虫啉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LC5o值分别为24.811 mg/L和13.911 mg/L,两种药剂处理后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但其瞬时攻击率降低,苦参碱处理的瞬时攻击率高于吡虫啉处理;药剂处理后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寿命及产卵量均下降,雌成虫寿命由22.0 d分别缩至19.0d及11.0d,其平均日产卵量由3.92粒/雌分别下降至2.25粒/雌及0.91粒/雌.研究表明苦参碱对南方小花蝽的影响小于吡虫啉.  相似文献   
42.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头26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按照等能等氮的原则,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2%和3%的黑水虻幼虫粉;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黑水虻虫粉显著降低断奶仔猪料重比(P<0.05),提高平均日增重(P=0.097);而2%和3%黑水虻虫粉对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无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1%黑水虻虫粉显著降低断奶仔猪料重比。  相似文献   
43.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是一种重要的大型褐藻,具有较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藻类的附生微生物既能通过代谢产物调控宿主藻类的生长发育,特定条件下又可能导致病害。了解裙带菜附生微生物群落组成对研究裙带菜与附生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种质资源的有效保存以及防治藻类病害等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海带和紫菜,关于裙带菜的附生微生物,特别是不同生活史的对比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发现,裙带菜配子体和孢子体的附生细菌群落组成有明显差异,配子体样品中的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均大于孢子体。配子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6.67%)为第一优势菌门,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3.48%)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11.13%),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34.58%)为第一优势菌纲,其次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31.01%);而孢子体中蓝细菌门(95.67%)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65%)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1.48%)。裙带菜样品经18S rRNA基因测序检测出链形植物(Streptophyta)、纤毛虫门(Intramacronuclea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顶复亚门(Apicomplex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脊索动物门(Chordata)、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毛霉菌门(Mucoromycota),其中,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毛霉菌门属于真菌,孢子体的真核微生物群落丰度大于配子体。本研究确定了裙带菜配子体和孢子体附生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不同细菌和真核微生物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2个世代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后续研究藻类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海带目褐藻种质保存技术提供了基础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4.
开放式太阳能物料干燥热湿迁移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开放式太阳能物料干燥过程中存在干燥品质不可控、随机性较大的问题。根据传热传质理论知识,建立开放式太阳能物料干燥热湿迁移预测模型,在综合考虑太阳能辐射、室外空气温湿度、室外风速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选择,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制求解程序,该模型能够预测出干燥过程中物料表面的温度及水分迁移速率变化。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红薯为干燥物料对其开放式太阳能干燥过程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物料表面温度、水分迁移速率的模拟值与试验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6、0.8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7 ℃、28.35 g,其相关性程度较高,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预测开放式太阳能物料干燥过程中物料表面温度及水分迁移速率,可以用于开放式太阳能干燥的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45.
杨明  胡文娥  黄剑波  吴彩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96-17797
[目的]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番石榴果实中的果胶,探讨提取工艺条件。[方法]测定了提取液pH值、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果胶得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在提取液pH值为2.0、超声功率为70%、超声时间为30min、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50℃条件下,效果最佳,果胶得率达19.5%。[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番石榴果胶工艺是可行的,超声波破壁可降低提取温度,提高果胶得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6.
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注射不同密度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于注射后6,12,18,48,72h测定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结果表明:5×107cell.mL-1,5×108cell.mL-1组血淋巴中CAT活性均有升高趋势,其中5×108cell.mL-1组在18h极显著增加(P≤0.01),24h显著增加(P≤0.05)。5×108cell.mL-1组SOD活性最初表现为抑制,在12h和18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h后明显升高,5×107cell.mL-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肝脏中ALP活性在18h与对照组相比,5×108cell.mL-1组极显著升高(P≤0.01),5×107cell.mL-1组显著升高(P≤0.05)。注射后ACP活性有明显升高的趋势,5×108cell.mL-1组在12h和18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注射后24h5×107cell.mL-1,5×108cell.mL-1组活性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4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建立了泰乐菌素药渣残留量测定的分析方法。泰乐菌素在6min内完全检出。线性范围为0.5~20.0mg/L,相关系数为0.999 8,最小检出浓度为0.1mg/L。将该方法应用于泰乐菌素测定上,回收率介于98.3%~100.3%,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8.
骆叶青  胡文彬  周美兰  罗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37-13538
综述了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不育机理、类别和育性研究进展,分析了光温对其的作用模式,并讨论了该领域需要研究应对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9.
血桐提取液浓度对圣女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苏敏  李晶  朱玲  史载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72-817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血桐提取液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方法]以圣女果为材料,分别将其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存放、保鲜膜密封存放和不同浓度血桐提取液(0.5%、1.0%、1.5%、2.0%、5.0%)浸泡5min后自然晾干存放,存放过程中观察其表观变化,并测定其pH值、Vc和总糖含量及失重的变化。[结果]存放过程中,自然存放组好果率呈下降趋势,存放6d时好果率为92.4%,存放14d时好果率为72.3%。血桐提取液处理组的好果率均高于自然存放组,其中2.0%血桐提取液处理组好果率最高,存放14d时好果率仍为89.8%,高于其他处理;同时,该处理组圣女果的其他测定值随时间的变化均较小。[结论]2.0%血桐提取液对圣女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0.
性打搅行为是指非人灵长类社群内非交配个体对正在发生性行为个体的干扰行为,该行为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通过综述目前已知的36种非灵长类的性打搅行为的报道,探讨性打搅行为的功能和意义。性打搅行为具有更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种间的性打搅的方式不同、同时受到社会结构和婚配制度的影响;在种内受到性别、年龄、等级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川金丝猴性打搅的研究结果,从性打搅的类型、被打搅的反应、性打搅的功能以及相关假说等方面入手,对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为生殖行为学研究者启发思路,推动本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