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5种龙眼梢、果害虫的时间、空间、营养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为害龙眼梢、果的5种害虫(龙眼亥麦蛾、荔枝尖细蛾、荔枝蒂蛀虫、龙眼角颊木虱、荔枝蝽)的时间、空间、营养上的一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种龙眼梢、果害虫的时间-空间-营养三维生态位,分析了5种龙眼梢、果害虫对资源的利用相似程度.并讨论了生态位在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2.
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抗真菌转基因水稻七转39、E90、E10及其相应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占为材料,通过温室模拟试验,评估了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供试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与相应非转基因水稻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但与空白对照相比则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早稻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单峰变化趋势,细菌、放线菌的峰值出现在7月,真菌的峰值则出现在6月;晚稻根际土壤细菌数量9月相对较多,10、11月逐渐下降,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变化趋势与细菌类似.  相似文献   
23.
由鸭坦布苏病毒(DTMUV)引起的蛋鸭产蛋急剧下降给我国的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DTMUV E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一套LAMP引物,利用实时荧光技术建立了DTMUV的实时RT-LAMP病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RNA的最低检测极限可达到7.8 copies,其灵敏度是普通RT-PCR的100倍,且只能特异性扩增DTMUV的RNA,对其他常见鸭源病毒核酸均无特异性扩增.该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判定结果只需要观察扩增曲线,适用于DTMUV早期感染的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24.
1 有相似形态特征害虫的识别1 1 褐软蚧与白粉虱若虫的区分。褐软蚧与白粉虱可在室内同期发生 ,在两者均无成虫出现时 ,它们的低龄若虫 (体长小于 1mm)肉眼观察时很相似 ,体均黄绿色 ,似卵圆形 ,都固定在叶片上不动 ,紧贴叶片吸食汁液。在镜下检查 ,两者的简要区别是 :褐软蚧若右虫体背面有一纵脊稍隆起 ,体形左右不太对称 ,腹末端有一纵裂 (又称臀裂 ) ;而粉虱若虫腹部背面仅有一浅褐色排泄孔 (即皿状器 ) ,体背方还可见到白色的细长毛状蜡刺。1 2 美国白蛾与杨毒蛾成虫的区分。这两种害虫都是白色的蛾 ,体型大小也较相近 ,都在春季开…  相似文献   
25.
1991~1999年,笔者对福建全省范围龙眼园害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为害龙眼的椿象有荔枝蝽、麻皮蝽、珀蝽(别名桔赤斑蝽)、棱蝽(别名角肩椿象、大绿椿象、长吻蝽)、丽盾蝽(别名苦楝蝽)、稻绿蝽、喙副黛缘蝽(别名赤龟、红缘蝽、红鸡公)、条蜂缘蝽、点蜂缘蝽等10种。其中为害最严重的为荔枝蝽,其次为麻皮蝽、丽盾蝽和喙副黛缘蝽。成虫、若虫刺吸为害嫩梢、花穗。幼果期受蝽类为害造成大量落果。7月份以后龙眼果实开始膨大,受椿象为害后果皮内膜留下一褐色圆斑点痕迹,果肉出现失水状,变软,造成腐烂大量脱落。防治对策:秋末或越冬成虫出蛰期…  相似文献   
26.
对水稻不同生育期中性昆虫数量、种类以及时序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MH86CpTI和CK稻田上,中性昆虫消长变化趋于一致,没有显著差异;而中性昆虫与天敌的相关性表现为跟随性,与害虫存在互补性.说明中性昆虫在稻田食物网中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是转基因水稻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指标.  相似文献   
27.
昆虫病原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了昆虫病原真菌的利用研究与进展,主要包括括国内已报道的进行了致病性或害虫防治试验的种类及其主要寄主范围(共22个种类,分属11个属,防治卫生害虫蚊类所用的大链壶菌Lagenidium giganteum以及镰刀菌属Fusarium中的虫生菌或产毒素种类未包括在内)、致病菌侵入寄主昆虫的机制及昆虫的防御反应、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本文作者通过对拉萨市城关区设施农业科技园区日光温室承包种植农户调查,总结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典型、经验,通过对典型种植农户的经验介绍,示范带动全市设施农业种植户,推动全市设施农业稳步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9.
根据草莓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3年对玻璃温室内栽培环境指标的调控实施,得出温度控制指标设定为白天最高不超过30℃、夜间最低不低于5℃;光照管理做到保持室内高透光率,1~2月份低温寡照,可通过补光增加光照时间,5~6月份光照强度高,应及时遮光降温;湿度控制当玻璃温室温度超过30℃、外界气温不低于2℃时,尽可能进行自然通风;开花期,白天的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40%~50%,基质湿度保持50%~60%为宜。低温弱光季节,在玻璃温室内放置自制的增施CO_2简易装置,通过有机废弃物发酵提高室内CO_2浓度,弥补此阶段温室内CO_2亏缺问题,以提高草莓产量。  相似文献   
30.
为分析不同复合保鲜膜处理对金枪鱼的保鲜效果,以鱼鳞明胶为主料,添加桔子/柠檬精油和薄荷制备可食性保鲜膜,用于金枪鱼肉的冷藏保鲜,检测冷藏过程中金枪鱼肉的TVB-N值、pH值、菌落总数、肌红蛋白与高铁肌红蛋白含量、a*值、TBA值的变化,并对金枪鱼的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鱼鳞明胶膜中添加薄荷、桔子精油和柠檬精油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金枪鱼肉中的微生物繁殖,减缓TVB-N值、TBA值和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的升高,抑制鱼肉色泽的衰变,且薄荷与桔子/柠檬精油的复合有协同增效保鲜金枪鱼肉的作用。明胶膜中复合2%浓度的桔子/柠檬精油对金枪鱼肉风味略有覆盖,低浓度桔子/柠檬精油(1%)有优化金枪鱼鱼肉气味的作用,且以柠檬精油的效果更优,1%薄荷-1%桔子精油-鱼鳞明胶复合膜和1%薄荷-1%柠檬精油-鱼鳞明胶复合膜保鲜处理的金枪鱼肉的货架期可分别延长至 7 d 和8 d。本研究结果为制备高品质水产品可食性保鲜膜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