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6篇 |
免费 | 60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8篇 |
农学 | 100篇 |
基础科学 | 96篇 |
113篇 | |
综合类 | 754篇 |
农作物 | 68篇 |
水产渔业 | 78篇 |
畜牧兽医 | 458篇 |
园艺 | 118篇 |
植物保护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140篇 |
2022年 | 162篇 |
2021年 | 171篇 |
2020年 | 117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128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向家蚕BmN细胞接种与增殖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DIPA活体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的体外发芽、侵染、增殖的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侵染过程从发芽开始持续到感染后 2 4h ,感染初期的芽体具有二核性 ,随后合二为一 ,感染后 2 4h进入裂殖体增殖阶段形成多核裂殖体 ,感染后 5 4h出现孢子母细胞、短极丝孢子及孢内发芽现象 ,感染后 6 0h出现二次感染体及趋于成熟的孢子 ,感染后 96h开始形成大量的成熟孢子、空孢壳及二次感染体的再分裂 ,此时在感染家蚕BmN细胞中 ,难于明确划分家蚕微孢子虫的各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22.
1生猪市场行情1.1 12月猪肉需求增加,但生猪收购价格仍震荡走低随着腊肉、腊肠制作的启动,猪肉需求呈增长趋势。但受消费挤出及替代的影响,今年猪肉需求增加有限,明显低于历年同期。目前生猪供给非常充裕,部分压栏生猪体重已高达150 kg,再加上部分地区散发疫情,养殖户抛售心理强烈。供大于求的矛盾推动近期生猪价格显著走低。12月份,全国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3.65元/kg,比上月均价下降0.21元/kg,降幅1.5%;与 相似文献
23.
24.
家蚕微粒子病流行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杂交蚕种生产中的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了数量统计分析。通过对蚕种生产量与微粒子病的发生量 (淘汰量、有病合格量和有病总量 )、上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发生量与下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发生量的相关系数分析 ,以及春季与秋季制种、蚕种场与原蚕区制种的微粒子病发生率的比较 (t测验 )表明 :当防治微粒子病的人为因素的作用被减弱时 ,蚕种生产量、上一季制种中微粒子病的发生、秋季制种和原蚕区等客观因素将成为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的主要因子。原蚕区制种中微粒子病的防治技术体系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介绍奶牛体细胞计数的概念、特征、测量方法、体细胞值所受到的影响及其在乳制品行业的应用,尤其是在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方面,用体细胞值作为一种遗传性状进行选择以提高奶牛对乳房炎抗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27.
28.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为中大型企业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集中式财务管理服务。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控能力,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饲料企业需要以财务共享服务为契机,谋求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本文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饲料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饲料企业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和面对的挑战,对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30.
分蘖生长在茎基部不伸长的节间,有不定根,能独立于主茎存活,禾本科作物布顿大麦主要通过分蘖来提高产量;内生真菌和基因均能调控布顿大麦分蘖,为了探究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分蘖相关基因TB1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T-PCR法对布顿大麦TB1基因进行克隆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序列结果进行分析,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对新疆温宿县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带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E-)的布顿大麦TB1基因进行q-PCR相对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TB1基因蛋白质编码区(CDS)全长为804 bp,编码267个氨基酸残基;TB1基因无启动子和PolyA位点;经亚细胞定位,TB1蛋白预计在液泡,TB1蛋白无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不属于跨膜蛋白、存在于TCP家族;推测TB1蛋白为不稳定蛋白质。布顿大麦TB1基因与大麦亚种的TB1同源性最高,为96.72%,且与大麦亚种的TB1处于同一支系。温宿县和柴达木盆地布顿大麦根、茎、叶中TB1基因表达量趋势一致,内生真菌显著降低了植株分蘖发生部位茎基部的TB1基因表达量,表明内生真菌侵染影响了宿主TB1基因表达进而调控宿主植物分蘖。研究结果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