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以早蜜桔成年态茎段为外植体,应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组培培养基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添加种类及浓度因子对柑桔成年态茎段试管内无菌再生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0.5 mg/L+IAA 0.05 mg/L+GA 0.5 mg/L培养基配方适用于本地早蜜桔成年态茎段试管内离体诱导。  相似文献   
52.
常规的柑橘繁殖通常采用嫁接法来扩增,但这一方法增殖速度较慢,年增殖倍率仅为10倍左右,并且繁殖成活率深受季节限制,苗出圃周期比较长,难以在短时期内满足大量和快速增殖的要求。植物快繁技术是当今世界国内外农业科研和生产经营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生物技术中最具实用价值的领域。目前,快繁技术主要包括无菌组织培养和非试管快繁技术两大类。它能克服传统嫁接繁殖受季节限制和增殖速度慢的不  相似文献   
53.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铁皮石斛是一种生长缓慢、自然繁殖率很低的兰科附生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救命仙草”、“药中黄金”之美称。目前关于其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颇多,用于外植体的有种子、无菌苗幼苗茎段、原球茎及人工种子等;再生植株的获得途径主要有种子→原球茎→小植株,种子→原球茎→无菌苗茎段→小植株,种子→愈伤组织→原球茎→小植株等;原球茎的增殖、分化与培养基的选择有不同的结论,需要作进一步验证。针对铁皮石斛组培快繁中存在的组培苗生产成本高、移栽苗成活率低、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铁皮石斛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
利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榨菜叶还田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榨菜-水稻轮作的田块,由于榨菜的大量施肥和榨菜叶的长期还田培肥作用,后季水稻即使不施任何肥料,也能获得高产,稻谷产量达到了9.2 t/hm2.等量养分的榨菜叶还田、化肥以及二者配合施用稻谷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榨菜叶与化肥提供的养分具有相同的营养功效.盆栽试验产量结果表明:在较为贫瘠的土壤上,榨菜叶与化肥配合施用能保证养分的持续供应,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55.
以塔罗科血橙为对照品种,摩洛血橙在试验地表现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总酸高,VC高,花青苷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总酸0.95%,Vc66.0 mg/100g,果肉总花青苷含量5.17 mg/100gFW,总花青苷含量是塔罗科血橙的3.1倍。单果重139.0g,果皮紫红血色较浓,商品性好。口感酸甜,略偏酸,品质中上。成熟果实有玫瑰香气,但橙香味不及普通甜橙和塔罗科血橙,果汁口感亦不及塔罗科血橙。  相似文献   
56.
试验主要探讨研究不同采穗嫁接时期、茎尖来源、茎尖大小对本地早蜜桔试管内微芽嫁接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7、8月份夏秋梢抽发期大田采茎尖微芽嫁接,嫁接苗茎尖存活及萌芽率高。以枳橙为砧,微芽嫁接茎尖大小以含3~4个叶原基成活率高。组培诱导成年态茎段无菌再生芽提供微芽嫁接茎尖接穗,可克服大田采芽受季节限制,延长接穗茎尖供应期。  相似文献   
57.
杂柑媛小春在浙江地区的生长表现良好,具有低酸且风味浓郁等优良特性,是一个具有推广潜力的品种。媛小春果实虽然具有一定的贮藏性,但贮藏周期和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特点尚无研究报道。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媛小春果实单果重逐渐降低,果皮逐渐变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逐渐增加,由(14.34±0.86)°Brix增至(15.9±0.87)°Brix,酸度逐渐降低(0.61%±0.07%至0.46%±0.09%),贮藏品质优良,且贮藏90 d后未表现出变味、浮皮或枯水的现象,还能维持其品质特色。相关性分析表明,贮藏过程媛小春果实的TSS和固酸比变化与外观品质变化呈显著负相关性,而酸度则与外观品质变化显著正相关。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特点表明,媛小春是一个贮藏性良好的柑橘品种,本研究结果将为媛小春果实的品质评价、种植推广和货架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为解决因套袋造成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研究了全程套袋以及采前拆袋对鸡尾葡萄柚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程套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15%、总酸含量为0.68%、固酸比为14.89,分别较对照低12.12%、8.11%、5.22%;采前拆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83%,略高于全程套袋,总酸含量显著低于全程套袋,为0.62%,固酸比为17.68,极显著高于全程套袋,内在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程套袋、采前拆袋处理的果皮L*、a*、b*、CC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未套袋),套袋果实全部转色,色泽较好,套袋能显著提升鸡尾葡萄柚果实外观品质;采前拆袋处理的果皮a*和CCI值均极显著高于全程套袋,采前拆袋的果实略有红色,全程套袋的果实色泽偏淡黄。全程套袋和采前拆袋处理的果实黑点病发生指数和发生率以及其他病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从套袋对果实外观、内在品质以及病害防治效果等综合因素考虑,生产上可采用果实套袋+采前拆袋的措施,以改善鸡尾葡萄柚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