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9篇
  19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世界的鹤类,现存的有15种,中国有记录的9种,是全世界拥有鹤种最多的国家。从现有的历史记载来看,中国也是爱鹤、养鹤、护鹤最早的一个国家。我国的9种鹤即灰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颈鹤、蓑羽鹤、赤颈鹤和沙丘鹤,其中至少有6种鹤是繁殖鸟。在我区分布的有灰鹤、丹顶鹤、蓑羽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6种,其中蓑羽鹤、白枕鹤、灰鹤以及丹顶鹤在我区是繁殖鸟。蓑羽鹤在鹤类中个体最小,在我区的伊克昭  相似文献   
62.
优质豆科牧草选育和栽培对于高寒地区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阿尔冈金’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Algonguin’)是耐寒性较强的优质豆科牧草,在高山草原适应性较强,在该区对其进行产量和营养品质动态研究,有利于当地高品质饲草的生产和利用。本研究在甘肃夏河地区通过田间试验,对‘阿尔冈金’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CP)、粗脂肪(CF)、可溶性糖(WSC)、灰分(ASH)含量和矿物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尔冈金’草产量随着生长逐渐增加,而CP和CF含量在生长前期较高,生长后期逐渐降低。WSC含量随着生长先降低后增加。ASH和矿物元素含量在各生长时期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ASH含量随着生长呈"N"变化规律,元素P、K和Na为直线型,Ca、Mg和Mn为正抛物线型,Cu和Zn为反抛物线型。从饲用角度看,各刈割期的CP含量均达到美国一等饲草标准;盛花期干草产量最高;各生长时期易消化性营养成分含量适中;矿物元素中,除Cu外,能够基本满足草地家畜对P、K、Na、Ca、Mg、Mn和Zn元素的营养需求。因此综合考量,‘阿尔冈金’是夏河地区适宜推广种植的豆科牧草,建议在盛花期对其进行收割,此时利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63.
<正>甘南绵羊归属于藏绵羊这一原始品种,主要品种有甘加型、欧拉型、乔科型三种,属于草地型藏羊。甘加型藏羊主要分布在甘南州夏河县甘加地区,现存栏23万只,属肉毛兼用型,体格较欧拉型藏羊小而紧凑,体质结实,体躯近似长方形。甘加型藏羊在无补饲、无棚圈的高寒牧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产肉性能高,耐粗饲,早期发育快,肉质嫩、无膻味、不  相似文献   
6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甘南黑牦牛牛肉肌间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并与肾周围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肌间脂肪的棕榈酸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肾周围脂肪(23.47%、18.09%,P<0.01);而硬脂酸则正好相反(28.55%、40.66%,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肌间脂肪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肾脂肪(4.87%、1.54%,P<0.01).因此甘南黑牦牛牛肉肌间脂肪的脂肪酸种类更丰富,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5.
福建省武夷山市现已发现椿象虫草(Cordyceps nutans Pat.)、蜂头虫草(Cordyceps sphecocephala)、蝉花(Cordyceps sobolifera)、江西虫草(Cordyceps jiangxiensis)、日本棒束孢(Isaria japonica)、蚂蚁草(Cordyceps myrme-cophila)、武夷山虫草(Cordyceps wuyishanensis)、拟茂兰虫草(Cordyceps maolanoides)等8种虫草。  相似文献   
66.
氧化是调控肉类品质的一种潜在工具,肉类蛋白氧化调控理论的完善有助于其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为了研究不同氧化体系下,牦牛肌原纤维蛋白化学修饰与功能性质之间关系,该研究分析了离子氧化体系(Iron Oxidizing System,IOS)和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 Oxidizing System,MOS)氧化体系下在特定氧化程度(蛋白羰基含量)下牦牛肌原纤维蛋白的生化特性、二级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发现,随着氧化强度的提升,牦牛肌原纤维蛋白会发生显著的巯基丧失、二硫键生成、二酪酸增加以及表面疏水性下降现象(P0.05)。当羰基浓度达到(1.51±0.13) nmol/mg以后,MOS体系的二硫键和表面疏水性变化比IOS系统更明显。此外,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α-螺旋结构比例会持续减少,而β-折叠与β-转角结够会持续增加。通过对蛋白质功能性功能性研究,还发现适当的氧化对牦牛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改善峰值和范围因氧化体系不同而有所差异,MOS的功能特性影响对氧化强度更敏感。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二硫键与溶解度、浊度、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相关性显著,二级结构大多数指标则与溶解性和浊度相关性显著。综上所述,不同氧化体系对于肌原纤维蛋白的生化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MOS系统能够在较小的氧化程度下对功能特性产生改善作用,这与其同时带来的二硫键和表面疏水性更显著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7.
以天祝白牦牛的饲草为对象,定量研究了天祝县石门、炭山岭、松山、西大滩、抓喜秀龙 5 个地点的白牦牛饲草(夏秋牧草、冬春牧草)中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菌 7 种消化道致病菌的污染情况,并分析了造成白牦牛饲草料污染的 7 种致病菌。夏秋牧草中各种消化道致病菌检出率顺序为:志贺氏菌(41.24 %)>金黄色葡萄球菌(12.19 %)>沙门氏菌(7.32 %)>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4.88 %),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菌未检出;冬春牧草中致病菌的检出率顺序为:志贺氏菌(10.25 %)>金黄色葡萄球菌(7.69 %),而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菌均未检出。5 个采样点中,夏秋牧草中 7种消化道致病菌总体污染程度为石门(100.00%)>炭山岭(62.5%)>松山(60.00%)>西大滩(14.28%)>抓喜秀龙(0);冬春牧草总体污染程度为炭山岭(33.33 %)>石门(28.57 %)、松山( 25.00 %)>西大滩(0)、抓喜秀龙(0)。致病菌污染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天祝白牦牛饲草已经存在轻度致病菌污染.  相似文献   
68.
在天祝县炭山岭、抓喜秀龙、松山、西大滩、石门 5个试验区采样,分析天祝白牦牛牧草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夏秋牧草 Pb、As、Cd 未超标,综合污染顺序为炭山岭(3.646)>石门(2.572) >松山(1.248) >抓喜秀龙(0.714)>西大滩(0.588), Pb、Cd 存在显著相关(P<0.05),炭山岭、石门牧草质量为二级,牧草污染残留较多。冬春牧草 Pb、As、Cd 未超标,综合污染顺序为松山(2.754)>炭山岭(2.719)>石门(2.716)>西大滩(2.568)>抓喜秀龙(2.547),Pb、As、Cd 之间相关性小,牧草质量等级为二级,牧草污染残留物较多。牧草污染冬春季高于夏秋季。  相似文献   
69.
以双环蘑菇(Agaricus bitorquis)、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和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3种食用菌菌丝为材料,采用60Co γ射线进行了200、500和800Gy 3个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并开展了菌丝生长试验、电导率测定和ISSR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食用菌菌丝生长受抑制增强;其中以双环蘑菇菌丝对辐照最为敏感,当剂量增强到800Gy 时,其菌丝失去活力;经非致死剂量辐照的3种食用菌菌丝均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萌发和生长速度加快,生长势增强,活力逐渐恢复。3种食用菌菌落浸出液的电导率均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加,500Gy下的金针菇和杏鲍菇菌落及200 Gy以上的双环蘑菇的电导率显著高于对照。经ISSR分析显示,3种食用菌菌丝的各辐照处理均与对照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差异,经辐射处理后多态性条带数量发生变化,出现了特异性条带,既有新增的条带,又有缺失的条带。双环蘑菇变异最大,200和500Gy 辐射引起的ISSR变异率分别为33.3%和50.5%;金针菇变异最小,200 、500 和800Gy 下的ISSR变异率分别为2.3%、2.3%和3.1%,杏鲍菇菌丝的变异率分别为8.6%、13.4%和20.0%。本实验表明,200Gy 和500GY辐射双环蘑菇菌丝,以及800GY辐射杏鲍菇菌丝引起较高的ISSR变异率,可以产生较高的突变率,因此,以此诱变选育新品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0.
牦牛“曲拉”精制干酪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由传统牦牛“曲拉”制得的干酪素品质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脂肪氧化、杂质过高,该文用改良的工艺流程,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酶制剂和离心条件对“曲拉”所制干酪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酶制剂最佳应用条件为料液温度38℃,pH值4.2,胰蛋白酶浓度1.0 g/kg(处理时间5 min),脂肪酶浓度0.01 g/kg,乳糖酶浓度0.03 g/kg;最佳离心工艺参数为,转速16000 r/min、时间10 min、温度50℃。高速离心法和酶处理过程,既能除去料液中脂肪、乳糖、尘埃等杂质,又使制品溶解黏度、色泽、气味等明显改善。红外光谱检测,制品质量优于传统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