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试验探讨非淀粉多糖酶对饲喂小麦-棕榈粕型日粮的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360羽(公、母各半)9周龄广西三黄鸡随机分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羽鸡.对照组三黄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木聚糖酶、0.01%木聚糖酶+0.01%β-甘露聚糖酶.结果 显示...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择一头荷斯坦牛,从2003年12月到2007年5月间,共超排处理15次,共获得胚胎(包括未受精卵)298枚,可用胚胎169枚;每次超排平均获得19.9枚胚胎,可用胚胎11.3枚;可用胚胎率56.71%。试验结果表明:进口FSH比国产FSH的效果好,重复超排FSH每次增加10%左右的使用量效果会增加,但FSH的量维持不变效果会下降;供体牛的子宫内环境和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是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连续超排间隔时间在90 d以上的效果较好;连续超排15次或更多是可行的;并且表明经多次和长期超排生产的胚胎,使用效果仍然较好。同时也作了性控X-精子冷冻精液在供体牛超排发情后输精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有效合理地开发桑枝叶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方法]试验以新鲜的桑枝叶为原料,对不同微生物组合青贮桑枝叶的发酵品质进行研究,试验分3个组,自然发酵组(对照组)、自备菌剂微贮组(试验组Ⅰ)、商品菌剂微贮组(试验组Ⅱ),每组设3个重复。30 d后测定各组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含量、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Ⅱ的CP含量差异显著(P0.05);NDF和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pH相比,试验组Ⅰ、Ⅱ均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丙酸、丁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中氨态氮含量均有所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最终得出,添加米曲霉(XMS01)、植物乳杆菌(XMS02)、植物乳杆菌(XMS03)、枯草芽孢杆菌等可提高桑枝叶青贮CP、乳酸和丁酸的含量,显著降低NDF和ADF含量,改善桑枝叶青贮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大×长二元杂与桂科猪的肥育、屠宰性能及其肉品特性,为养殖户选择饲养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体重约55.0kg的大×长二元杂、桂科猪仔猪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9头,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条件下饲养2个月后,比较两者的肥育、屠宰性能及肉品特性.[结果]桂科猪的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7.67±3.06和0.68±0.10kg,比大×长二元杂显著降低7.8%和2.5%(P<0.05,下同).两品种猪的屠宰率无明显差异,大×长二元杂的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为91.66±1.15 cm、56.61±4.73 cm2和(68.01±2.63)%,分别比桂科猪显著提高了9.68%、89.39%和41.42%.桂科猪背膘厚和脂肪率为4.02±.0.53 cm和(30.28±1.09)%,分别比大×长二元杂显著提高了42.53%和52.04%.两个品种的pH、肉色、剪切力、系水力等主要肉品性状及肉中主要风味前体物如肌苷酸、风味氨基酸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大×长二元杂的眼肌粗蛋白比桂科猪显著提高10.80%,但桂科猪的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较大×长二元杂显著提高了56.79%和8.86%.[结论]虽然桂科猪的肥育和产肉性能不及大×长二元杂,但其肉品风味优于大×长二元杂.  相似文献   
15.
为完善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促进广西特色奶牛业发展,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并结合我们养奶牛的实践经验,对奶牛养殖小区的产生、发展优势、组织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不同菌剂处理青贮甘蔗尾叶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青贮甘蔗尾叶在山羊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72只平均体重24.5 kg的努比亚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K)及3个试验组(T1~T3),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CK组饲喂自然青贮甘蔗尾叶的全混合日粮(TMR),T1组饲喂经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及鼠李糖乳杆菌处理青贮甘蔗尾叶的TMR,T2组饲喂经黑曲霉、枯草芽胞杆菌及米曲霉处理青贮甘蔗尾叶的TMR,T3组饲喂经枯草芽胞杆菌和乳酸片球菌处理青贮甘蔗尾叶的TMR。预试期7 d,试验期42 d。饲喂结束后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菌剂处理青贮甘蔗尾叶对努比亚山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从4个处理组努比亚山羊瘤胃液中最终获得的OUT数量排序为T3组(1637个)> T2组(1603个)> CK组(1576个)> T1组(1560个);各处理组间的Chao1指数排序为T3组> T2组> T1组> CK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下同);Shannon指数排序为T3组> T2组> T1组> CK组,其中T3组显著高于CK组和T1组(P< 0.05,下同);Simpson指数排序为T1组> CK组> T2组> T3组,各组间差异也不显著。在门分类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努比亚山羊瘤胃液中的绝对优势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为57.50%~65.40%,以T1组的相对丰度最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为14.39%~24.38%,T3组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也表现为T3组的相对丰度最高。在属分类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1)是努比亚山羊瘤胃液中的绝对优势菌属,其对应的相对丰度排序为T3组> T1组> T2组> CK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未知属f型拟杆菌目RF16菌(Bacteroidales RF16 group_norank)、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 UCG-001)和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的相对丰度均表现为T3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结论】经枯草芽孢杆菌+乳酸片球菌处理的甘蔗尾叶青贮效果最佳,以其饲喂努比亚山羊可增加瘤胃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多样性水平,进而提高努比亚山羊瘤胃降解粗纤维的能力及机体对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饲养期间不同投饲频率对鹅的养分利用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将36羽体重相似的21日龄合浦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6羽(3公3母),预饲1周后进行42 d的饲养试验,期间对照组每天分别在8:00、10:00、12:00、14:30、17:00和21:00时投料6次;试验组投料3次,分别在08:00、14:30和21:00.鹅自由采食和饮水.后期同时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束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试验前、后期间,两组鹅的日均饲料采食量、日均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鹅的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也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鹅的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饲养实践中对28日龄后的鹅采用3次投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某场于 2 0 0 3年 7月 3日将 9头健康小公牛转移到成年西门塔尔母牛栏舍 ,当月 2 8日上午发现有一头西门塔尔小公牛头部有几只吸血后膨胀如黄豆般大淡灰色的蜱 ,当时用手摘下并用脚踩死 ,第二天 (2 9日 )早上发现 9头小公牛全部感染上了蜱 ,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症状患牛表现为被毛粗乱无光 ,身痒疼痛 ,躁动不安 ,迅速消瘦 ,精神倦怠 ,衰弱无力 ,同时牛体表肉眼可见到很多大大小小的蜱 ,最严重的 5头西门塔尔牛整个头部“果实”累累 ,身躯上也有大大小小的蜱 ,肉眼可见有数百只 ,其次是美国短角牛 (3头 ) ,相对于西门塔尔牛来说较少 ,身上…  相似文献   
19.
青年奶牛的饲养管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青年牛的概念 青年牛也称育成牛,是指断奶后到配种前的牛,年龄一般为6-18月龄(本文所指青年牛为断奶后至初产前的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荷斯坦牛品种、年度、年龄、季节、FSH品牌及剂量、卵巢状态、超排方法等方面做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年度间的头均采卵数、头均可用胚胎数差异显著(P<0.05)。不同季节、不同FSH品牌及剂量、卵巢状态的头均采卵数、头均可用胚胎数和可用胚胎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