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67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47篇
  31篇
综合类   289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254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周恒  罗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08-12410
[目的]研究不同的激素处理对非洲菊离体繁殖的影响。[方法]以非洲菊重瓣切花品种桑格瑞拉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BA、KT、NAA、IAA,对非洲菊进行诱导分化、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激素种类、组合及浓度对非洲菊诱导分化、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最佳的激素组合。[结果]在初代培养中,IAA0.1mg/L+BA10mg/L的处理对芽的诱导效果最好,芽的分化率最高;在继代培养中,IAA0.1mg/L+BA1.0mg/L的处理对芽的增殖效果最好,芽苗生长整齐,叶色深绿,芽苗高度达2cm以上;生根阶段以IBA0.01mg/L处理效果最佳,产生的根量适中,有利于苗的生长。[结论]选用合适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组合及比例对非洲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芽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2.
研究了军曹鱼胚后发育阶段不同日龄生长情况及蛋白酶活力的变化,包括胚后发育不同阶段消化酶活力最适pH的变化及昼夜变化.结果表明,军曹鱼仔、稚鱼的全长、体重与日龄之间呈幂函数相关;在胚后发育过程中,蛋白酶活力虽有波折,但整体不断增大;蛋白酶在7日龄出现1个低谷,应是一个饵料转换的关键时期.军曹鱼胚后发育不同阶段消化酶活力的昼夜变化,显示其稚鱼和幼鱼白天的蛋白酶活力远大于夜间且出现多个峰值,与其摄食情况存在一致,稚鱼和幼鱼蛋白酶都在12:00前后出现最高峰.在军曹鱼胚后发育不同阶段,鱼苗的蛋白酶最适pH值从仔鱼期的6.4逐渐升高到幼鱼期的7.5.  相似文献   
933.
海藻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其不仅为人类提供食品和药品,还是重要工业原料藻胶的主要来源[1-2]。藻胶,如琼脂、卡拉胶和藻酸盐等,作为海藻的增值产品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可以用作乳化剂、凝胶剂、稳定剂、增稠剂和悬浮剂等[3]。近年来,过度开采导致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  相似文献   
934.
东海群成熟带鱼卵巢变化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根据成熟带鱼卵巢变化的细胞学观察资料,对带鱼卵膜结构、卵母细胞发生及退化、核仁排出物的排出时机及排卵后滤泡上皮细胞去向等方面作了描述与探讨。并对东海群带鱼的卵巢发育、产卵类型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35.
李前  初梦苑  康熙  刘刚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15):159-169
奶牛跛行严重降低奶牛福利及潜在产奶量,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准确高效识别奶牛跛行,有助于奶牛肢蹄病的及早发现与治疗,促进奶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人工观察法识别奶牛跛行存在识别效率低、成本高、主观性强等问题。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通过无应激、无接触地采集奶牛行走视频数据,准确高效识别奶牛跛行。该研究从可见光相机、深度相机以及热红外相机3种视频采集手段出发,概述了当前奶牛跛行自动识别的主要研究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对比分析了各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指出个体差异性、跛行特征的优选以及早期跛行识别等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问题。同时,该研究从数据获取、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等方面,分析了奶牛跛行识别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挑战,展望了未来奶牛跛行识别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奶牛跛行的精准高效识别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36.
为了明确引起细绿萍黑腐病病原菌种类,研究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常用杀菌剂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形态学结合多基因联合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细绿萍黑腐病的致病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生物学特性表明,细极链格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均为25℃,全黑暗条件下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pH值在6.0~8.0时更利于其产孢,在CM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而在PS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碳源选择上,在丙三醇上生长速度最快,而甘露醇最有利于其产孢;氮源选择上,在硝酸钾上的生长速度最快,且酵母浸膏最有利于其产孢。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5种杀菌剂对细极链格孢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32.5%苯甲嘧菌酯SC的抑制活性最强,EC50为0.001 2μg·mL-1。  相似文献   
937.
文章主要介绍了昆明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并对马铃薯中68项农药及其衍生物残留进行了专项风险监测和风险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昆明市马铃薯在农药残留方面质量安全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禁用农药检出的问题。文章对昆明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解决禁限用农药残留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绿色产品种植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等5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38.
为明确冬小麦栽培中有机替代的有益作用,设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30%磷肥、有机肥替代60%磷肥、不施用基肥等处理,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探究了基肥运筹中有机肥部分替代化学磷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能够显著增加小麦穗数和千粒重、增加小麦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肥替代30%~60%磷肥能够显著增加小麦穗数,常规施肥小麦产量为7 455 kg/hm2,有机肥替代30%与60%磷肥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为7 404和7 257 kg/hm2;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降低了土壤容重。综上,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明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供应状况,有机肥替代30%~60%磷肥可以实现小麦稳产,提高小麦有效穗数、增加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是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实现小麦稳产的主因。  相似文献   
939.
9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