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07篇 |
免费 | 119篇 |
国内免费 | 25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80篇 |
农学 | 402篇 |
基础科学 | 332篇 |
348篇 | |
综合类 | 2844篇 |
农作物 | 335篇 |
水产渔业 | 207篇 |
畜牧兽医 | 1725篇 |
园艺 | 445篇 |
植物保护 | 1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186篇 |
2021年 | 208篇 |
2020年 | 172篇 |
2019年 | 267篇 |
2018年 | 230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33篇 |
2015年 | 148篇 |
2014年 | 393篇 |
2013年 | 298篇 |
2012年 | 375篇 |
2011年 | 372篇 |
2010年 | 304篇 |
2009年 | 325篇 |
2008年 | 261篇 |
2007年 | 273篇 |
2006年 | 257篇 |
2005年 | 246篇 |
2004年 | 212篇 |
2003年 | 153篇 |
2002年 | 184篇 |
2001年 | 155篇 |
2000年 | 195篇 |
1999年 | 160篇 |
1998年 | 166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123篇 |
1995年 | 146篇 |
1994年 | 148篇 |
1993年 | 153篇 |
1992年 | 117篇 |
1991年 | 144篇 |
1990年 | 102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12篇 |
1977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牦牛草地放牧系统管理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牦牛所处地理环境,即青藏高原的特殊性,以及牦牛放牧这一生产方式在该地区第一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国内外学者从牦牛放牧系统的管理出发,对该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响应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当放牧制度不同时,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的表现特征。从不同放牧制度中草地和家畜的特征表现,再到人为管理对这两种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者通过对比和试验进行了系统优化方法的探索。笔者通过对现阶段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概括在不同的放牧管理方式下草地放牧系统中的牦牛在生产力水平方面的差异,以及草地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探究青藏高原地区牦牛放牧方式如何影响草畜之间的互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改进管理制度优化生产的办法,并对牦牛放牧系统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播期和播量对橘园间作下山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橘园间作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经连续两年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对豆科绿肥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期、播量对山黧豆鲜草和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播量影响大于播期;2)山黧豆的鲜草和种子产量随播期推迟显著降低(P<0.05),9月20日播种的鲜草产量最高,达29 406.0 kg·hm-2,种子产量则以9月30日播种的最高,为1 616.1 kg·hm-2。早播(9月播种)时,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根瘤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均优于晚播(10月播种);3)播量为45.0 kg·hm-2时,其鲜草和种子产量均最高,播种量过大对产量和农艺性状均有负向作用。综上,山黧豆在四川西充与橘园间作下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最佳播种量为45.0 kg·hm-2。 相似文献
73.
74.
75.
沙拉沙星对实验性感染猪链球菌病及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兽医临床合理应用沙拉星(Sarafloxacin)提供理论依据,就其对实验性感染猪链球菌 病及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进行了研究。以试管2倍稀释法测得沙拉沙星对兰氏C群类马链球菌(C55120)和猪大肠杆菌(O55)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0.8mg/L及0.05mg/L。肌注给药对猪链球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的试验性治疗结果不明,低、中 高剂量沙拉沙星组2.5、5、10mg/kg)及环丙沙星组(5mg/kg)用药5d(每隔12 相似文献
76.
77.
<正>1病原及传播途径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其中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7N7和H9N2,而以H5N1的感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78.
射干麻黄地龙散对鸡脏器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射干麻黄地龙散对鸡生长的影响,选用120只21日龄三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给药组连续混饲给药28 d,对照组不给药,分别于第14天和第28天每组随机抽取5只和10只鸡测定其体重和脏器指数,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13项血常规指标。结果表明,给药第14天,低剂量组体重明显高于高剂量组(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而中间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中间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给药第28天,高剂量组粒细胞和粒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少6倍剂量的射干麻黄地龙散连续给药28d对鸡的生长发育和血常规指标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9.
试验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尝试揭示白头翁汤治疗猪腹泻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其基因功能、信号通路的机制。首先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数据库中检索白头翁汤的所有化学成分、作用靶点,进而利用STRING、DAVID、NCBI数据库,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靶点-通路网络,研究白头翁汤治疗猪腹泻的作用机制。通过化合物的口服利用度和类药性筛选得出白头翁汤11个活性化合物,化合物-靶点网络结果显示,11个活性化合物含有63个相应靶点;白头翁汤作用于猪腹泻的PPI网络图包含45个靶点,主要靶点是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ESR1)、CREB结合蛋白(CREB binding protein,CREBBP)、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等,与猪腹泻靶点基因直接相关的靶点是拓扑异构酶Ⅱβ(DNA topoisomerase Ⅱ,TOP2B)、ESR1、ESR2、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NR3C1)、AR和细胞核受体共激活剂2(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2,NCOA2);白头翁汤-猪腹泻PPI网络图关键靶点GO富集条目为5个,其中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相关的条目分别有3、1、1个;白头翁汤作用于猪腹泻PPI网络图KEGG信号通路有1条。白头翁汤可能主要通过金鱼草素、掌叶防己碱、8-异戊烯基二氢茆酚-7-葡糖苷、延胡索乙素、足叶草脂素、黄麻苷和8-羟基松脂醇等调控TOP2B、ESR1、ESR2、NR3C1、AR和NCOA2等靶点,基因功能富集于磷脂酶C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DNA模板转录、类固醇结合、细胞膜的组成部分,以及通过KEGG信号通路中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来治疗猪腹泻。 相似文献
80.
一种优化鸡胚成纤维细胞制备方法及生长曲线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来源方便,制备简单,耐受性好,且适合于许多病毒的生长繁殖,因此被广泛用于疫苗的生产、病毒的培养以及一些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然而传统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制备方法存在制备时间长、死细胞较多和细胞贴壁慢的问题。笔者根据经验摸索出一种实验室快速制备CEF的简便方法,并通过台盼蓝染色用细胞计数法绘制了原代CEF及次代CEF的生长曲线。该简便方法的建立为实验室快速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鸡胚成纤维细胞提供了方便,同时对其生长曲线的测定也为进行基因转染方面的研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