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蚕丝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它的拉力强,吸湿、透气、富有弹性,并具有其他纤维无以比拟的光泽,真丝织物,向以华丽、轻柔及穿着舒适著称.古人有“薄似蝉翼,轻如烟雾”之喻,为其他纤维之莫及.丝绸的价值高,销路广.1982年我国丝绸出口收汇达八亿美元.创汇之多仅次于石油.发展养蚕.利国利民,它不仅为国家实现“四化”积累资金,而且对发展轻纺工业,对山区治穷致富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桑蚕新品种“两广2号”(932·芙蓉×7532·湘晖)是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合作选配的四元杂交种.该品种进行了两年的实验室、农村饲养、种场繁种及有关缫丝厂测试鉴定.分别比两广当前推广的“桂夏2号”和“两广1号”提高.自治区桑、蚕品种审定小组接受育种单位的申报.依据农业部(80)农业(经)字第9号关于《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规定于1992年2月29日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23.
广西是1955年先后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和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蓖麻蚕的.试养单位有石龙、岑溪、邕宁、容县、宁明等县的农业试验站和农垦系统的城北、石垌天西等垦殖场.据1955年石龙县科委何佑文等的试验报告,当年5月下旬、7月中旬各养一批,折万头(盒)产茧皮2.5kg.其他各试点的产茧量也差不多,普遍饲养成功.岑溪县县是1956年6月开始试养的,(石龙即今象州县;垦殖场现分别改为龙北、五星和宁明县华侨农场)该县的蓖麻多是零星种植,当年气候比较干旱,蓖麻长势很差,叶子不足,蚕养不好.同年9月,县农业局派干部邓启辉再到樟木区伏土乡木洪高级农业合作社第7队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25.
26.
我区农民种桑养蚕已有悠久的历史,建国后又有了发展。但生产有的年份上,有的年份下,多年来步履维艰,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到1978年,全区年产蚕茧不足2000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蚕丝生产才有长足的发展。从90年代起尤为迅速。1991~1995年五年,全区共产茧8万吨, 相似文献
27.
我区近年来桑蚕茧持续增产,1992年全区产茧量已持达1.83万吨,今年各地有增有减,预全年略减。这几年桑蚕生产之所以取得较快的发展,这除了党的富民政策以及茧丝市场导向之外,这与各级领导比较重视科教兴蚕关系极大。例如采用多种形式普及科学技术、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等等。 相似文献
28.
我国蓖麻蚕在应用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蓖麻蚕原产印度。我国引进后通过驯化、选育种、开拓代用饲料、蚕种越冬、饲养技术、防病和茧丝利用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一批成果,并已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蓖麻蚕已在我国安家落户,已成为次于桑蚕、柞蚕的第三大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