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正>肉鸡腹水综合征,又名肉鸡腹水征,是发生于幼龄肉鸡以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本病常发生于肉用仔鸡,对快速生长的肉仔鸡危害更大。以浆液性液体过多地聚集成腹水,肺淤血水肿,心脏扩张、肥大,肝脏病变等为特征。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凡有肉鸡的地方就有此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肉鸡养殖业的发展,故应做好肉仔鸡腹水综合征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鸡的呼吸道病是鸡的一种常见病,其种类很多,病因也很复杂;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且发病率高,还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继发感染,可使雏鸡生长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下降和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只死亡。在临床上,本地土鸡要外引的纯种肉鸡和蛋鸡抵抗力强,发病少。从临床症状和鸡群的表现上,很难确定发生的是哪一种呼吸道疾病,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龙陵县以及邻近的德宏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商业部门或部分个体  相似文献   
13.
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浆液性和纤维素性蛋白渗出性肺炎和胸膜炎为特征。而传染性脓疱,俗称"口疮"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和疣状厚痂。这两种病在我县和邻近的德宏州多为零星散发散发,且多见单独发生的病例,混合感染的病例在龙陵县为首次发生。文章介绍了羊传染性脓疱和传染性胸膜肺炎在龙陵县的流行情况、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所在群落物种多样性,完善物种数据,提高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通过野外样方设置,调查分析了该群落物种组成,计算其重要值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4个样地的群落物种丰富,群落内共有87个树种,隶属于38个科63属,以壳斗科、樟科、茜草科、山茶科、紫金牛科、藤黄科为主;(2)乔木树种主要以假鹊肾树、狭叶坡垒、石栎、大叶栎、黄杞和广西血桐为主,灌木主要以罗伞树、杜鹃、草鞋木和柏拉木为主;(3)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灌木层,1、2号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3、4号样地。综上所述,狭叶坡垒所在群落物种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人为因素对群落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为野生狭叶坡垒种群的保护及其恢复和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给南宁市行道树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对南宁市主要道路的园林绿化状况进行全面踏勘,在5个城区中筛选出143条道路,对其行道树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共有行道树41种,隶属于21科31属,树种组成较丰富;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为4.125∶1,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的比例为2.154∶1。常用行道树有天桃木(Mangifera persiciforma)、雅榕(Ficus concinn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和凤凰木(Delonix regia)等;天桃木(Mangifera persiciforma)和雅榕(Ficus concinna)的应用频度较高。行道树健康状况综合评分为81.68分,道路绿地达标率为83.11%,林荫路推广率为87.9%。除西乡塘区外,其他城区的行道树多样性指数与物种丰富度指数呈正相关;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兴宁区>青秀区>良庆区>西乡塘区>江南区。季相树种在兴宁区中的应用较均衡;整体来看,南宁市行道树季相变化不明显;春、夏季景观效果相对较好,秋和冬季...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而马尾松是中国人工林面积较大的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亚热带区域。马尾松适应能力强,耐干旱、瘠薄,是南方低山丘陵区群落演替的先锋树种,也是荒山绿化造林的主要树种,马尾松人工林对生态防护、生态治理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绝大部分马尾松人工林为人工纯林,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生态服务功能较差。人工林的近自然改造对于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提升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对中国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试验中心1993年造林的马尾松人工林进行4种不同强度(50%、40%、30%、20%)间伐后,套种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润楠(Machilus pingii)、红锥(C. hystrix)4个乡土阔叶树种,各种套种密度皆为120株/hm2。分别于间伐前(2004年)及2010年对群落生物多样性及人工套种树种生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间伐处理后,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物种种类和数量都有显著的增加,600 m2的样方中,物种数由(2.75±2.56)种增加到(11.17±4.32)种,个体数由(5.75±4.31)株增加到(32.17±19.09)株,群落中乔木亚层的优势种变化不大,主要有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水锦树(Wendlandia uvariifoli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破布木(Cordia dichotoma)、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等。新增加到乔木层的物种大都为之前群落中灌木层的种类,主要有三桠苦(Evodia lepta)、鸭脚木(Schefflera minutistellata)、白花龙(Styrax faberi)、中平树(Macaranga denticulata)、黄毛榕(Ficus esquiroliana)、华南毛柃(Eurya ciliata)、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木姜子(Litsea pungens)、毛黄肉楠(Actinodaphne pilosa)等。(2)间伐处理前,600 m2样方中出现的灌草种类数量为(24.63±4.24)种,间伐处理后,600 m2样方中出现的灌草种类数量为(27.58±3.80)种,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后林下灌草的优势种与间伐前大致相同,灌木层优势种为三桠苦,草本层优势种为弓果黍(Cyrtococcum patens)。不同间伐强度处理林分间,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且与间伐前林分也无显著差异。(3)间伐促进了4个乡土树种幼树的生长,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大叶栎、红锥幼树的高度和胸径显著增长;50%的间伐强度的林分中,阔叶树种幼树的长势要显著好于其他间伐强度,50%的间伐强度最有利于马尾松林下套种的阔叶树种生长。(4)在马尾松林下套种的4个阔叶树种幼树的初期生长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大叶栎与米老排幼树的早期生长速率要明显高于红锥和润楠。  相似文献   
17.
以南宁市金花茶公园人工种植的12种山茶属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叶和小枝的功能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差异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黄金花茶的9个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小于其余植物,最为稳定;越南抱茎茶的6个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大于其余植物,性状可塑性高;黄抱茎金花茶功能性状变异程度与其他10种金花茶接近。主成分分析表明,可以利用“总叶面积、总叶片鲜重、总叶片干重、茎鲜重”性状组合进行山茶属植物分类。聚类分析显示,12种植物可分为两大类:黄抱茎金花茶1种为一类,其余11种植物为一类;显脉金花茶与越南抱茎茶聚为一类,其余9种金花茶植物为一类;崇左金花茶和柠檬黄金花茶为一类,余下的7种金花茶中,小花金花茶、凹脉金花茶、毛籽金花茶最易聚为一类。越南特有种黄抱茎金花茶与中国特有种、中越都有分布的共有种在功能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表型性状上,在叶干物质含量、茎干物质含量、茎组织密度、出叶强度、比叶面积性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广西涠洲岛和斜阳岛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2023年在涠洲岛和斜阳岛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与2008年调查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涠洲岛和斜阳岛维管植物由84科239属314种(含变种、亚种、栽培变种和变型)增至126科427属608种。野生植物由240种增至393种;栽培植物由57种增至197种;入侵植物由17种增至73种。以草本植物及单种科和寡种科为主,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明显。涠洲岛和斜阳岛植物种类变化的原因为更深入的调查和新技术的应用、无意识引入及人为有意识引入,其中更深入的调查和新技术的应用为最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加强入侵植物治理和监测,严格开展检疫工作,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群生存现状及动态特征,基于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狭叶坡垒固定动态监测样地,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生存函数和存活曲线,分析2015年和2021年种群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通过Ripley’s L函数分析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狭叶坡垒种群结构总体呈倒“J”型,个体数随龄级增大而减小。2015年,生命期望值在第Ⅴ龄级前随龄级增加而增加,在第Ⅵ龄级减小,第Ⅶ龄级增加,之后随龄级增加而减小;2021年,生命期望值在第Ⅴ龄级前随龄级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第Ⅴ龄级后随龄级增加而减小。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Ⅲ型。生存分析表明,2021年种群的生存率相较于2015年稍有提高。狭叶坡垒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综上所述,群落中的狭叶坡垒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状态,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